正文 第24章 以希望領軍(1)(3 / 3)

如果你認為希望隻是個人的就錯了,當希望變得壯大,就是一種社會性的問題,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往往每一次戰爭都是因希望挑起的,當希望相互矛盾時,就會有衝突。比如,你希望要一塊豬肉,但是這塊豬肉是屠夫最需要的,他並不希望給你,在這個過程中,你們的矛盾非常明顯,一個想要,一個不給,在這中間如果發生了語言上的爭執,就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

員工與管理者之所以對立,是因為員工不一定希望被管理,可是管理者一定會去管理員工。每一個員工被安排的時候,都不見得是心甘情願的,但是往往管理者不得不做出這樣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需要不斷溝通才能化解彼此的矛盾。

溝通的首要原則是從他們所希望的入手,你的管理方式是否正確,就要看他們希望的東西是否越來越廉價。加比是一位工人,他最初進入公司的目的是希望成為一位有貢獻的人,然而漸漸地他開始從高希望值往低希望值走。在他離職的前幾個月中,他一直保持的希望是隻要拿到薪水就足夠了,他不會去管公司的好壞,更不會去思考如何改變自己來改善公司,他隻想拿錢走人,這就是一種希望逐漸因為管理方式而失去的過程。

作為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能夠領軍希望的,你需要用你希望的去帶領你的下屬們,你要弄清楚你要什麼,你的下屬才可能幹出你要的事。如果你連自己要什麼都不清楚,你的下屬根本就無法去開展工作,如果你對他們施壓而不是並肩前進,又會讓他們消極工作。作為一名管理者,不但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要知道怎麼帶領下屬去追尋希望。

不見得每一個人進入公司後都非常清楚自己要幹什麼,希望什麼,可是作為管理者的你卻不能不知道。一個人的能力與技能都是與他所要幹的事情相關的,對於一個不善於言辭的人,你就不能讓他去做銷售;一個擅長技術的人,你就不能拉他去掃地。你要根據每個人的特性,為他們安排適合的工作。他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什麼近期的規劃,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當你錯誤領導後,他們的這些規劃、這些希望都會隨之消失。

當希望消失的時候,你所得到的就是失去。

朋友,在還沒有失去的時候,你要從幾個方麵開始深入地去領導希望。

第一個方麵,你要非常清楚你身邊的人。

你所帶領的是幾個人,你要非常清楚他們有哪些愛好,有哪些希望,有哪些技能,可以做什麼工作,能嚐試做什麼工作。如果這些你都不了解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比利那樣的情況。比利是一名經理,他帶領著幾位年輕的畢業生,因為忙於工作,他一時間也無暇去管理這些人。久而久之,閑置在那裏的幾位畢業生漸漸都走了。比利根本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所以他找了一位即將要走的下屬問:”你們為什麼都要離開?“那位下屬說:”我們在這裏就像是廢人,我想不出再留下去的理由。“”剛開始工作時都是這樣的,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行為去證明,這樣你才會有價值。“比利開始用領導的經驗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可那位下屬說:”先生,你連我們所擅長的都不知道,我明明不是做銷售的料,可你卻讓我走上大街小巷。每一次的出行都讓我特別煎熬,我不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每一次的失落都讓我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勇氣。“這位下屬說完就辭職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