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沒有了。
憐憐一無所有。
憐憐隻身走出了竹葉林,順便到了如江的沙灘上轉了一圈,作為懷念、作為謝意、作為告別!
憐憐走在大路上,雖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卻豁然覺得很愜意,陽光照著他,原來走在路上給人的感覺這麼好!就在這一刻鍾,憐憐堅定了信念,自己一定要勇敢地向前走,一直向前:向前,向前,向前,我的生命向太陽。
當災難要來不來時,人們總是要首先接受擔心、恐懼的煎熬,悲傷於他的無情和殘酷;然而,當它真正到來時,人們總是能一挺而過,過去了的就成為親切的懷念;方覺命運的強悍。正所謂沒有了你,地球依然轉動不息;沒有了小屋,憐憐依然自強不息!
沒有了奶奶,沒有了奶奶的小屋,憐憐發現自己無牽無掛,一身輕鬆。憐憐想,從此我要浪跡天涯,走遍天涯海角,一定要找到娘親!想到娘親,憐憐禁不住又傷起心來。剛才憐憐的愜意,都是思想麻醉劑的結果,就如泡沫幻想彩虹的影子;隻要“爹娘”這類字眼在憐憐的腦海裏閃現,他們通通都得破碎。破碎了,隻剩下一滴幹癟的肥皂水,塗抹著現實,化作眼淚,眼淚,真真實實的眼淚。憐憐猜著想著:娘親為什麼就不要我了呢?不要就不要嘛!為什麼要把我送進垃圾堆裏呢?!為什麼要讓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垃圾呢?想必娘親也是無可奈何才這麼做的,她也許是被逼的,也許是傷的太深、痛得太苦!憐憐有意無意地為娘親這麼做尋找豐滿、完美、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在他的內心裏,娘親有著天使一般的形象,是每個孩子心中不變的信仰,也是憐憐要堅持前走的動力!他很想見上娘親一眼,一麵,喊上一聲,體會一下有娘親的感覺。心中的信仰可以在現實裏汙濁和醜陋甚至是醜惡,但絕不能在心中受到半點懷疑;至少在憐憐的心裏是這樣。
憐憐在大路上漫無目的地行走著。走著,走著,憐憐悠哉悠哉卻不知道魔之將至。有一個魔鬼在一點一點地向他逼近,這個魔鬼別的而是饑餓。這些天,憐憐已經夠折騰了,走不了多遠,隻聽肚子裏“咕嚕嚕……咕嚕嚕”地傳出響聲,向主人索要食物。饑餓是什麼感覺隻有正在處於饑餓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和理解。俗話說,家中有糧心中不慌。憐憐摸摸衣袋,沒有一粒米,也沒有一文錢;心慌了!心一慌,肚子就愈發覺得饑餓難忍。這就迫使憐憐必須馬上找到些食物,才能止住心慌,緩解饑餓!
去哪兒找呢?
憐憐隻得沿著大路往前走,越走越餓,越餓就越要趕快往前走。隨著饑餓的加劇,憐憐四肢無力,胃裏空疼,頭暈目眩。這時他才發現小屋原來如此可愛和重要,憐憐開始懷念奶奶的飯菜!那時還嫌棄奶奶髒!憐憐真後悔,覺得自己千不該萬不該嫌棄奶奶。他想,都是學校裏的同學嫌棄我髒,他們用潔淨、衛生、漂亮、美觀、一塵不染天使般的標準來要求我,我當時不得不按著標準來,同時也學會了用這個標準去要求奶奶。而今我才發現,同學們是天上的使者,我自己卻是地上的垃圾。我應該我也隻能心甘情願,毫無半點怨言地做自己的垃圾,不可以和他們攀比,垃圾和天使哪能比嗎?也不能用這麼高的標準去要求奶奶,更不可以嫌棄奶奶。
憐憐在饑餓的驅使下,鬼牽神引地來到了奶奶奮鬥了一輩子的地方→垃圾堆。這個地方憐憐並不陌生,他知道當年奶奶就是從這裏把自己帶回家的。依傍在垃圾堆附近的是熙熙攘攘的大城市,裏邊有好多好吃的好喝的,可都不是自己的。憐憐癱坐的樓房下的牆角跟,守望著垃圾堆,好像在等狂風暴雨的到來,在風雨裏有娘親轉身離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