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吃包子吧!您的孫子青煙來看您了。我給您帶來了好好吃的包子。還有香、紙!”
憐憐把一柱香抽了出來,用火柴點燃了插在奶奶的墳前。一柱、兩柱、三柱……像點著了的紙煙,一點一點地往下燃燒,騰起一縷縷青色的煙。直到將一把香全部點著了,全插上了。憐憐又把那刀紙點燃。火苗竄起。憐憐不知道給奶奶燒這些東西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他隻是學著別人這麼做。或者說,別的老人死了,都會有很多人到他們的墳前燒香、燒紙;而奶奶呢,除了我青煙還有誰會這麼做呢!對於青煙來說,他這麼做更多是寄托自己對奶奶的思念、感恩和敬意。憐憐看著燃燒著的香和紙,青煙嫋嫋升起。奶奶還是那麼沉默,絕對的沉默,不給憐憐任何回應。升起的煙霧,在半空中被風輕輕一吹,就消散在渺茫的天和地之間,再也回不來,聚不起;而燃盡的香、紙終為塵灰,化為泥土。就如奶奶的離去,隨著他人的一聲宣布: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見不著了;無論你等待多麼久,也無論你多麼多麼的思念!憐憐很是感慨,他一邊燒香,一邊在奶奶墳前細語:
“奶奶,感謝您把我養大!我知道,這對您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您為何走得如此匆匆?還沒有等到我能報答您的大恩大德,您就這樣離我而去!”
……
“請原諒青煙曾是那麼無知,在家裏還嫌棄您!奶奶,是青煙的不好,請您原諒他!假如您能再回來,我一定會好好的照顧您。即使我們沒有了小屋,我也可以把您接到臂枕宮。我每天給您買包子,送清水,給您端屎端尿!好好孝敬您,奶奶!”
……
“奶奶,這是我用撿垃圾攢下來的錢,給您買的香紙。我不知道,您在陰間裏怎麼使用,反正我是學著別人給您燒了,希望對您有用處。在裏邊沒有人照顧您,也不知道您是不是也經常忍饑挨餓,受人欺負!這包子奶奶您趕快吃了吧!哦,對了,吃包子時喝點水有助於下咽,尤其是您老人家。”
憐憐把自己瓶子裏的水,用蓋子倒了一點,挨著包子放下。憐憐接著念叨道:
“奶奶,以後青煙會掙很多的錢,給您買更多的香、紙,我會常常到這裏來給您掃掃地,拔拔草!”
憐憐又瞟了一眼地上白白胖胖的包子,才覺察到似有些饑餓了,可能是已經過了平日裏吃晚飯的時刻了。憐憐這才回頭看了看,發現太陽早已落山,陰沉沉的天色在這深林裏傾軋下來,好似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悄然而來。憐憐頓時心生害怕,納悶這破天怎麼黑得這麼快。再看看奶奶的墳前,紙早已燒盡,隻有一簇香腳意猶未盡地吐著煙。那三個包子很是奪人眼目。憐憐想:這可是我今天的晚飯啊!已經給了奶奶,我還能帶走嗎?憐憐知道,擺在這兒奶奶也不會真的把包子吃了。就想把它們帶走。轉而想又覺得這樣不太好。哎呀!一頓不吃也罷!明天掙錢再買。
“奶奶,等我以後再來看您!”
憐憐往身後張了張望,就像戰士們在衝鋒前認真察看一下前方的敵情。急忙向奶奶告別。然後拔腿就開跑,越跑越感覺後麵有索命的餓鬼追來!憐憐不要命地狂奔,一口氣衝出了鬼搖樹林。到了田邊,他憤怒地往回張望:
“你媽,你這火燒的林子,怎麼突然這麼嚇人呢?!!!”
在稻田邊,憐憐懼怕成怒,破口大罵。罵過了以後,也就不怕了;隻是饑餓的感覺越來越明顯。不過憐憐還是很高興,因為實現了給奶奶燒香、紙的心願。他把手一揮,自言自語道:
“沒事,明天再吃包子!你放心,一晚上餓不死!”
憐憐也不知道自己何時變得這般有魄力了,這麼一來倒也滋生了他好多傲氣!憐憐傾身趴到溝傍上喝了喝小溝水,蹦跳著回家去了。回臂枕宮去了。
也許你不太了解香和紙是什麼來頭,其實呢就是給死去的人燒的東西。香是變質的明鬆根打成細粉用水活勻,裹包在預先破成比筷子更細長的竹棍,曬幹即可。紙了就是草紙,草紙的製造應該和蔡倫當年造紙的技術相差不多,用的是些樹根、竹子之類的材料(抱歉具體我也不太了解)。把造好的草紙,用專門的打紙簪子將紙打上有規則的紋路,就算完事了。給死者燒了,說是給他們當錢使用(一種迷信的說法)。憐憐給奶奶燒的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