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憐捂著肚子,大口喘著粗氣。隻見原來高聳入雲的核桃樹萎靡在腳下,奮力欲與石峰比高低而不得。抬頭,真所謂“月明星稀”,大大的玉盤懸掛在碧藍的天空,幾粒星星有意無意地眨著眼睛,幾片白雲悠哉閑哉。後麵,還有比石峰更高的山;放眼望去,又是參差不齊的山峰綿延,沐浴在這月光中。山的那邊傳來陣陣燈火,憐憐知道,那是恩陽。
“果真。站高了,果真看得遠!”
憐憐不覺想唱歌,唱什麼歌呢?憐憐可不會唱什麼流行歌曲。在學校裏曾教過一首《世上隻有媽媽好》的歌,憐憐最初唱歌,唱的就是它。憐憐當時也學得不怎麼會,他不理解歌中的深意,隱隱約約覺得這是一首讚美偉大娘親的歌。哎呀!別管那麼多了,管它讚美誰,不就隨便唱唱嘛!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憐憐是好長時間沒有唱歌了,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同理,歌唱多了,意思也就能理解一二。憐憐開懷大唱,詩曰“居高聲自遠”,憐憐倒也不知道遠處有耳朵的東西是否能聽見他唱歌。一個個字從憐憐的口裏蹦出來,突來靈感,憐憐對這詞也就理解了好多。他暗問自己,這是誰寫的歌呀!他為什麼要這樣寫呢?“世上隻有媽媽好”就是說除了媽媽其他人都不是好人囉?真是這樣的嗎?
“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
憐憐接著又唱。這回是憐憐自己唱到自己的傷口上了。他覺得像根草的比喻非常真實。雖然他不曾有過媽媽懷抱的感覺,但沒爹沒娘的痛苦就像孤魂野鬼附了身,與他形影不離。他知道沒有媽媽懷抱是什麼感覺。
憐憐一時傷心,又頭涔涔淚潸潸了。他控製不住哭了起來。唱是唱不出來了,那就喊一喊吧!
“娘…………”
憐憐略帶幾分憤怒地支起嗓子大喊:
“爹…………”
“娘…………”
……
“爹…………”
“娘…………”
憐憐可真是使盡了渾身力氣。
“爹…………,娘…………,你們到底在哪裏?!”
憐憐降低聲調,哭著說:
“青煙那麼乖,你們為什麼就不要他了呢?!”
嗚嗚嗚…………
憐憐不知道是因為饑餓,還是心情低落,索性癱坐在地上,無奈地擦著腮邊的淚水。
這一時,這一刻。就在五指峰的對邊山,有一個走夜路的人,聽到了憐憐的叫喊聲。他知道這聲音來自“五行山”。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應該喊“師父,師父”才對呀!原來這個人也神經質了,他又不是西去取經的唐僧,如何讓憐憐不得喊爹喊娘,非得喊師父。真是豈有此理。他振了振作,清醒過來,也覺得自己的想法可笑。那明明是死去的孤魂野鬼在喊冤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