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統籌重慶城鄉發展的相關問題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付娟
摘要: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通過對西北重鎮重慶市城鄉統籌工作的調研了解,從背景分析入手,對財政支持下的城鄉統籌工作的問題及成因進行淺顯分析,並結合實際提出重慶市做好城鄉統籌工作的相關對策措施。
關鍵詞:西部地區;城鄉統籌;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F2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一、重慶市城鄉統籌的背景
2007年,國務院正式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著重城鄉統籌,注重協調城鄉二元發展,繼續探索“城市帶動農村”的城鄉均衡發展模式,促進中國西部地區的快速發展。重慶市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在我國西部大開發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2年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實施“一統三化兩轉變”戰略,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這是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是縮差共富之道,是富民興渝之基,是科學發展之魂,為重慶發展定向導航。其中,“一統”即統籌城鄉,是縮差共富之道。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的空間結構於一體,“二元”經濟結構問題表現尤為突出,區域差異、城鄉發展差異、貧富差異表現尤為明顯,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突出,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人口增長、經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城鄉要素流動及製度創新仍然困難重重。隻有區縣富強、農民富裕了,重慶才能真正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市第四次黨代會把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作為首要戰略目標,高屋建瓴,定位準確,是逐步縮小收入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正確決策,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
二、財政支持加快統籌麵臨的總體形勢
統籌城鄉發展的方向是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使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走向一體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作為政府配置資源的重要手段和履行職能的重要工具,決定了財政與統籌城鄉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統籌的過程就是政府要依托財政工具拿出“真金白銀”,逐步償還對“三農”的欠賬,最終實現城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財政支持加快統籌重慶城鄉發展中,在財力供需矛盾、財政資源配置失衡等方麵麵臨的突出問題。
1.支持城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力供需矛盾突出
通過運用計量模型對加快重慶城鄉統籌的新增財力供需進行測算:其中財力供給包括一般預算收入、基金收入、中央稅返和轉移支付補助;財力新增需求包括農村公共產品重點投入、農民公共服務重點投入、農業支持重點投入;最後計算得到支持城鄉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力供需缺口。結果表明重慶在加快城鄉統籌方麵財力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2.支持區域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衡化的財政資源分布錯位
2.1 縱向財政資源分布失衡。1994年全國實現分稅製財政體製改革後,逐步形成財權向上集中、事權向下轉移的模式。中央上收地方財權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層層進行了財權集中,導致財政資源在各級政府間的分配不均衡,大大削弱了縣鄉一級財力,帶來基層財政困難。重慶作為全國首個探索城鄉統籌發展的試驗區,財力的合理高效配置是加快城鄉統籌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強大支撐,財政資源縱向配置失衡將阻礙城鄉統籌步伐,使得現行財政體製與城鄉統籌任務之間的矛盾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