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統籌重慶城鄉發展的相關問題研究(2 / 3)

2.2 橫向財政資源分布不均。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長期以來就麵臨著城鄉差距明顯、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從區域發展發展來看,重慶目前共有40個區縣,以重慶主城區特大城市為中心、以一小時車程為半徑的“一圈”區域,涵蓋了23個區縣,這一區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GDP占全市總量的80%左右,是重慶的經濟主體和產業聚集區。而以三峽庫區為住的渝東北11個區縣和渝東南6個區縣(“兩翼”),受自然地理因素的製約和曆史條件的影響,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總量偏小、貧困人口集中,還麵臨著長期落後與限製開發的雙重壓力。無論從收入還是支出方麵,一圈都占據明顯優勢,而在重慶城鄉統籌的探索中,渝東北、渝東南“兩翼”地區是重慶發展中的短板,是重慶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麵小康的重點和難點,承擔著轉移人口、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務。所以在著力打造“一小時經濟圈”,強化“一圈”的引領和率先作用的同時,還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橫向財政資源配置分布不均的問題,滿足“兩翼”地區在勞動力轉移就業、緩解生態環境和資源的壓力、快速提升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麵對財力的巨大需求。

2.3 各級政府財力與事權不相匹配。目前重慶市地方財政實際包含了三個基本層級:一是直轄市本級財政;二是承擔城市和農村地區公共事務管理的區縣級財政;三是鄉鎮政府。現實中,鄉鎮政府承擔了一係列繁重而艱巨的任務,解決三農問題,其責任的落實與否、完成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城鄉統籌的成敗。然而,與鄉鎮政府龐大事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鄉鎮政府的財力來源種類少、數量小、絕大部分鄉鎮政府依靠負債維持運行。各級地方政府間財權與事權不匹配、不清晰,直接導致在支持重慶城鄉統籌過程中出現基層政府主體“有心無力”而上級政府主體卻因為信息不對稱而“有力無心”;財政支持針對性、靈活性不夠;資金效益難以實現最大化等一係列矛盾,對加快重慶城鄉統籌發展形成極大製約和障礙。

三、財政支持加快統籌重慶城鄉發展的措施建議

重慶直轄十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依然存在城鄉差距、財政供需缺口、財政資源分布失衡等突出問題,財政實力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為全國城鄉統籌先行試驗區,任務十分艱巨。目前,我市應著力構建創新財政支持機製,提速提檔發展經濟,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立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以及城鄉公共服務產品的均等化方麵作為財政支持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努力探索出西部地區統籌發展之路。

1.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取向,不斷拓展和充分發揮財政調理、管理的重要職能作用,在未來一段時期,財政支持城鄉統籌發展,堅持以做大財政收入這塊“蛋糕”、並切好蛋糕、吃好蛋糕為總體要求,以建立穩定的財政收入增長機製、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財政體係建設為重點,加大三農投入保證,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科學配置有限的資金資源,實現財政投入效益最大化,實現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建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長效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