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托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關於“研究農戶小額信貸信用數據庫”的要求,完善農戶信用評價體係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關於“研究農戶小額信貸信用數據庫”的要求,中國人民銀行營口分行開展了農戶信用評價體係建設工作已經兩年了,已經對營口市各縣區進行前期調研,並落實了信息采集工作。農村信用社可以利用這個信用信息為基礎信息,從農戶小額信貸信用數據庫入手,進一步完善信用評價數據信息係統。
(四)建立信用信息評價指標體係,創立評分模式,研發出適當的評分係統
農村信用社必須要製定農戶基本信息、還款信息、農戶貸款開立信息、農戶年度家庭信息、特殊交易信息和農戶年度綜合信息等諸多評價指標體係。同時要參照國內外有關信用評級各類要素,建立適合的信用評分要素模型;還要開發出合理的評分係統。
農村信用社必須要製定農戶基本信息、還款信息、農戶貸款開立信息、農戶年度家庭信息、特殊交易信息和農戶年度綜合信息等諸多評價指標體係。同時要參照國內外有關信用評級各類要素,建立適合的信用評分要素模型;還要開發出合理的評分係統。
農村信用社(有的地方改為農村合作銀行,營口市尚未實行改製)信用等級評定小組負責對農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當然是在村級信用評議小組初評意見的基礎上,並且建立信用等級授信製度,對不同信用等級實施利率優惠、貸款傾斜等層次管理和差別化服務。農戶信用檔案建設一定要在實用性和科學性兩個方麵多下些功夫。實用性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科學性就是要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五)大力推動建立農村信用社農戶信用檔案數據庫係統
目前營口市農村信用合作社通過與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協商,將該社農戶信用評價指標體係的數據全部納入了正在建設的信貸管理係統,並參照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開發的農戶信貸信用信息數據庫係統,開發了農戶信用檔案數據庫係統,下發了《自然人客戶基礎信息采集表》,開始創立了農戶信用信息檔案庫。該檔案庫涵蓋了五級分類、農戶信用評價指標和個人征信係統等內容。
(六)改進服務,創新體製,大力地提高農村信用聯社的支農力度
第一,要積極推動和引導基層農村金融機構展開信貸業務創新,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去完善各項抵押擔保貸款的管理辦法,積極修訂有關製度流程,從法律層麵上規範貸款行為和操作流程。第二,積極探索多種多樣的貸款抵押擔保模式,快速實施聯動擔保和抵押。農村信用社可以積極地發展與各種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協作,為他們的成員提供可控限額的擔保服務;同時也可建立多戶聯保的風險保障機製,讓具有相同貸款條件的借款農戶之間形成一個團體,團體之間可以相互擔保負連帶責任。第三,要對現有的擔保方式進行改進。一方麵,加大對農村信用社工作人員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盡量避免法律知識缺乏而導致的法律與內部規定之間的衝突;另一方麵,要對現有擔保方式進行梳理,在做到充分防範貸款風險的基礎上,適當地提高農民貸款抵押物的擔保比例,盡量要簡化相關手續。第四,要在政策資源上給予傾斜,大力鼓勵各級縣級聯社開展創新,一方麵從認識上要提高對“三農”貸款的風險的容忍度,與各級地方政府溝通,要對“三農”貸款投放進行適當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麵建議各級地方政府,積極規範資產評估機構和擔保機構等信貸中介機構的行為,相關各部門的收費一定要統一標準,要爭取降低收費價格標準。同時和立法部門配合一定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擔保權的實施。
(七)和各級主管部門配合建立相應的外部配套機製
第一,要組建為農民貸款提供擔保的擔保機構,同地方政府合作鼓勵那些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籌建信用擔保機構,憑著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自身實力和信譽,為一定區域的農村專業戶和農民提供貸款擔保,促使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互利互盈。並且,要加強溝通,研發多品種、多形式的農業保險品種,有效防範貸款風險和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第二,建議國家積極籌建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發展農業保險。發展農業保險的主要目的當然是保護農民收入的穩定性。第三,采取“三鼓勵一扶持”政策,鼓勵商業保險公司代辦農險業務、鼓勵發展農村互助合作保險組織和鼓勵開展商業性農業保險業務還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總之,農村信用社結合外部力量開展的農村信用評級活動對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拓展農村信用社業務範圍,促進農村金融體係創新和改革都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