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積極宣傳發動
通過召開村黨員會、村民小組組長會、村民代表會議,並利用黑板報、村務公開欄、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多種形式,宣傳股份合作製改革的政策和意義,統一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同時,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
3.搞好清產核資
由鎮集體資產管理部門和村民主理財小組聯合組成集體資產清理小組,根據農業部《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所有權界定暫行辦法》和《江蘇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本村集體所有的各類資產進行全麵清理核實,從賬麵資產清理到實物核實,對債權債務逐筆核查,摸清資產家底。集體資產清查核實和產權界定的結果,報鎮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後,由村民代表會議予以確認。如果大多數村民要求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聘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4.清查核實人員
各村對本村所有人員進行分類排隊,全麵摸清本村農業人口的實際情況,核實各人的年份段,人員的增減變動情況,包括出生、死亡、遷進、遷出及遷進遷出的原因、時間。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確定股東名單,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進行登記造冊和張榜公布。如澄江街道通運村以1985年1月1日第一輪土地承包為起始日,以2004年12月8日村民小組撤組為截止日,整個時段為係數“1”,人員界定時對照標準,不管是出嫁女、大學生、還是死亡人員,在村裏有一年算一年、有一月算一月,相應按照村齡折算股份。
5.擬定量化方案
在分清各類股東人員和確定集體資產量化數額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折股量化範圍和股權設置類型。折股量化的範圍,原則上為村集體的經營性淨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暫不列入折股量化的範圍。股權設置的類型一般有集體股和個人股兩種。集體股所有權歸全體股東所有,收益為村集體所有,主要為村辦公益事業籌集資金、保障村日常行政開支。集體股所占比例,可根據村級集體收益狀況、村級年度正常開支情況確定,一般集體股份占總股本30-50%。個人股主要有基本股和享受股兩種。個人股用於個人年終享受紅利分配。各村根據村級集體經營性淨資產的形成過程和村級資產總量的構成情況,因村製宜合理確定個人股中的基本股和享受股。個人股中基本股的量化,一般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製改革時基準時點戶籍在村的農業人口,按照年齡分類分級定檔確定各類人口的分配係數。個人股中的享受股是根據相關人員在村的勞動年限以及戶籍變動中的有關曆史因素,分級定檔,合理確定一定比例的分配係數。對可享受基本股和享受股具體對象的確定必須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後進行登記造冊和張榜公布。如澄江街道通運村對本村集體經營性淨資產進行量化,總股本為6122.18萬元,分集體股和人口係數股兩種。集體股占總股本的38%,計 2326.43萬元,人口係數股占總股本的62%,1.6萬元為1股,共計2248.702股,計3795.75萬元。
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人的股權確定後,由股份合作社向以戶為單位的持股成員(股東)出具統一印製的《股權證書》,作為領取紅利的依據。股份一經量化確定,原則上不再隨人口的增減而變動,但可以依法繼承、轉讓和贈與。
6.製訂合作章程
新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必須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製定《股份合作社章程》,規範股份合作社的管理和運作。章程必須明確建立股份合作社的目的、性質、股權設置、股東資格、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組織機構及其職能、資產經營、財務管理、收益分配等內容。章程經股東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後生效。
三、江陰市實施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麵臨的主要問題
1.村幹部改製動力不足的問題
江陰市在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製改革初期出現了兩頭熱中間冷的局麵,市鎮兩級領導幹部和老百姓是擁護的,而有些村幹部在起初對改製往往持觀望態度,主要是存在“三怕”思想。
一是“怕失穩”。部分村幹部對改革存在顧慮,生怕引起社會的不穩定,影響正常的農村社會發展秩序。其實,不改革時的穩定是脆弱的表象,隨著農民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的覺醒和提高,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越來越重視,集體資產產權和收益分配權的模糊不清必將成為一個重大隱患,隨時都有可能引發社會的不穩定。實踐證明,在改革過程中隻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陽光操作,堅持按程序辦事,就不會造成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