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問題與思考(1 / 2)

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問題與思考

地方經濟

作者:楊俊 王楨

摘要: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對外貿易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能夠做大做強的企業為數不多,本文對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促進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中小外貿企業一般是指在對外貿易中,相對於大型企業來講,正處於創業階段和成長階段的,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於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合法產品享有進出口經營權,生產經營規模屬於中小型的各種所有製和各種形式的企業。在我國,中小企業是以量的標準進行劃分的,主要包括雇員人數,實收資本,資產總值等。[1]

一、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

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對外貿易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從數量上看,中小外貿企業占據了我國企業的絕大多數。據調查,在2009年,江蘇外商投資企業出口貿易額為21556.3億美元,在2011年,據南京海關統計的數據,2011年上半年江蘇省外貿進出口額達2573.9億美元,相比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累計實現貿易順差375.9億美元,增長23.8%[2]。中小外貿企業的對外貿易在推進國民經濟適度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實現科教興國,吸引民間投資和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盡管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對外貿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是由於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出口的產品大都是屬於價值的中低端,獲得的利潤比較低,高新技術產品占的比重較低,沒有形成自主品牌,銷售渠道範圍窄,據估算,我國自主品牌的出口金額比重低於10%[3]。目前,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質量和獲得的利潤空間不高,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局麵並不能長遠發展。

二、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中的問題

目前,從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在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非關稅壁壘阻礙了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非關稅壁壘已經成為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這個現象使得江蘇中小企業的對外貿易受到了衝擊。在非關稅壁壘措施中,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是最主要的形式,是直接阻礙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的貿易保護手段。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生產、消費安全及人民健康為理由,製定一些苛刻繁雜的規定,使外國商品難以適應,從而起到限製外國商品進口的作用。[4]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中主要出口的是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其采用的國際貿易方式以加工貿易為主,自動化和標準化程度比較低。而發達國家對此普遍規定了嚴格苛刻的技術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商品不得進口,這就導致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出口受到阻礙,影響其對外貿易發展。

綠色貿易壁壘又稱環境壁壘,是一些國家利用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綠色消費觀念來限製某些產品的進口,從而達到保護本國工業和市場目的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而且隨著世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綠色貿易壁壘限製或禁止進口變得日益頻繁。由於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出口的工業製成品加工程度和技術含量普遍比較低,生產的大都是高汙染的產品,這就違背了保護環境的準則。進口國往往以保護環境為理由,限製或禁止某項產品進口,使得江蘇中小外貿企業的對外貿易受到不利的影響,在對外貿易中步履維艱,受到很大的技術挑戰。

2.我國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影響了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中出口的產品是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擁有份額,主要在價格上占優勢。但是,目前由於歐美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導致人民幣升值,使勞動力的成本提高。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價格就會提高,國外的消費者減少對我國產品的購買,縮小江蘇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市場份額,導致我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貿易逆差。當貿易出現逆差時,外國企業就會減少對我國企業的投資,我國的外彙儲備就會減少,人民幣的信用下降,我國的經濟也隨之衰退。當國外的消費者對我國的產品減少購買時,國內許多閑置資源不能夠被充分利用,進一步影響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結構調整,限製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