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在異國他鄉生存下來,從15歲起,他就跟隨父親到處打工。每次出門前,父親都這樣告誡他:隻要有人答應教你英語,並給一頓飯吃,你就留在那兒給人家幹活。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邊的一個小飯館裏做服務生。因為他勤快、好學,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賞識。為了能讓他盡快學好英語,老板甚至把他帶到家裏,讓他和自己的孩子們一起玩耍、學習。
有一天,老板告訴他,給飯店供貨的食品公司將招收營銷人員,如果他願意去試試的話,老板願意幫助引薦。於是,他很幸運地獲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銷員兼貨車司機。
臨上班時,父親有告誡他:“我們祖上有一遺訓,叫‘日行一善’。在家鄉時,父輩們之所以成就了那麼大的家業,都得益於這四個字。現在你到外麵去闖蕩了,最好也能記住。”
也許就是因為那四個字吧,當他開著貨車把燕麥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時,他總是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幫店主把一封信帶到另一個城市;讓放學的孩子順便搭一下他的車……就這樣,他愉快而滿足地幹了4年。
第五年,他忽然接到了總部的一份通知,讓他去墨西哥統管拉丁美洲的營銷業務。理由據說是這樣的:該職員在過去的4年中,個人銷售量占佛羅裏達州總銷售量的40%,因此應予以重用。
後來的事似乎就有點順理成章了,他很快就打開了拉丁美洲的市場,後來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亞太地區;1999年,他被調回了美國總部,任首席執行官。
就在他被美國獵頭公司列入可口可樂、高露潔等世界性大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候選人時,美國總統布什在競選連任成功後宣布,提名卡羅斯·古鐵雷斯出任下一屆政府的商務部部長。而這個人,正是他。
現在,卡羅斯·古鐵雷斯這個名字已經成為“美國夢”的代名詞。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古鐵雷斯成功背後的故事。不久前,《華盛頓郵報》的一位記者采訪了古鐵雷斯,就個人命運讓他談點看法。古鐵雷斯說了這麼一句話:
“一個人的命運,並不一定取決於某一次大的行動,我認為,更多的時候,取決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舉。”
後來,《華盛頓郵報》以“凡真心助人者,最後沒有不幫到自己的”為題,對古鐵雷斯做了一次長篇報道。在這篇報道中,記者寫到,古鐵雷斯發現了改變自己命運的簡單的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總是期望別人能幫助自己做些什麼,可是我們是否想過為別人去做些什麼呢?也許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善因就已經種下了,那麼你所獲得的也一定會是善果。幫助別人,其實也就是在幫助自己。
嚐試著為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一點好事吧,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但不求回報。遇到乞討者,給他點飯或錢;上車時,遇到老弱病殘或者孕婦,主動給他們讓座;雨雪的時候,或者天冷的傍晚,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報的,剩得不多了又不能回家的,能全買就全買,不能全買就買一分,反正吃什麼都是吃,看什麼都是看,買下來了,幫助他們早點回家;遇到迷路的孩子或者老人,能送回家的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就送到派出所,如果有電話也可以替孩子或老人打個電話再走;遇到學生出來打工或者勤工儉學的,尤其是中學生、小姑娘,他們賣什麼你就買點,如果他們不是家庭困難,出來打工也需要勇氣的,給他們一些鼓勵……
所有的這些,對你來說僅僅是一些平凡的舉動而已,但是可能卻給予了別人極大的幫助。相信,如果每一個人都能這樣,那麼我們也一定會成為其中的受益者。常懷感恩的心,便能夠自然而然地對身處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並因此感到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