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經商本領出自於磨煉(2 / 3)

道彌爾認為:要想做一個企業家,不僅要學會工廠管理,還必須熟悉市場,了解顧客的心理和需求,銷售部門是企業的一個最重要的部門,不懂銷售業務就不能成為現代的企業家。因此,半年之後,他向老板遞交了辭呈,決定做推銷員。

他做推銷員之後,視野果然開闊了許多。他廣泛地同各種顧客打交道,豐富了銷售產品的經驗,鍛煉了交際能力和技巧,學會了如何去洞察和分析顧客的心理,同時也更深地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這對於一個來自異鄉的青年人來說,無疑又積累了一大筆無形的財富。僅用兩年時間,道彌爾便用自己的才智和心血編織了一個龐大的銷售網,成為當地最富有的推銷員。正在這時,道彌爾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將一家瀕臨破產的工藝品製造廠以高價買了下來,同時擁有70%的股份。也就是說,這家工廠差不多成了他的獨資企業,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進行整頓和改革了。

道彌爾首先從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實行整頓。他認為,生產環節方麵要提高效率、減少開支、降低成本。他針對不少員工對工廠的前景已失去希望,便借機大批裁員,而對留下的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提高他們的工資。銷售環節方麵,因為是工藝品,他廢止推銷辦法,改為行銷製度;提高產品價格,保持合理利潤;加強銷售服務,提高工廠信譽。

有人這樣問道彌爾:為什麼總愛買下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來經營?他回答得十分巧妙:“別人經營失敗了,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它失敗的原因,隻要把造成失敗的缺點和失誤找出來,並加以糾正,就會得到轉機,也就會重新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幹起要省力得多。”

因此,保羅·道彌爾被同行企業家們稱為企業界“神奇的巫師”。成功是在不斷的探索和失敗中發現的,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及不斷改變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猶太商人認為,事業上的失敗,主要是由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改變你自己。

《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狗家族中一條很有抱負的小狗向整個家族宣布:要去橫穿大沙漠。所有的狗都跑來向它祝賀,在一片歡呼聲中,這隻小狗帶足了食物和水上路了。3天後,噩耗傳來:小狗死在了沙漠裏。這隻很有理想的小狗為什麼丟掉了性命呢?檢查食物,還有很多;檢查水壺,裏麵還有水。經過研究分析得出結論:小狗是被尿憋死的。小狗之所以被尿憋死,是因為它有一個習慣,一定要在樹幹旁撒尿。大沙漠中哪有樹呀,可憐的小狗一直憋了3天,最後活活被尿給憋死了。

《塔木德》講這麼一則小故事是想告訴人們:習慣影響命運。一個人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是多年養成的,很難改變,如果能夠學會改變,那麼就不會落到失敗的境地。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真正的傑出商人,麵對種種失敗,從不介意。無論遇到多麼大的失敗,絕不失去鎮靜。因此他們能夠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改變自己,成熟自己,再接再勵,克服外在的一切境遇,堅持下去獲得成功。

逆境能把自己推向更高的起點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機會也不總是順風而來,蘊藏在逆境中的機會永遠都是非常巨大的,是足以改變人的一生的。所以,任何時候,對於逆境都應該抱著一種樂觀和歡迎的心態。有沒有麵對逆境的勇氣和頭腦,往往決定著一個商人的成功與失敗,也是判斷一個商人經商才能高低的重要標準。

麵對逆境,能坦然應之的當推猶太商人。猶太人認為,人生的際遇有兩種,一種是順境,一種是逆境,在順境中順流而上,抓牢機會,或許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但麵對逆境,若缺乏忍耐和智慧就會敗在陣下,在逆流中舟沉人亡。

猶太人能在危險來臨時,仍泰然自若地做生意,甚至把逆境看成是賺錢的最好時機。猶太人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機會也不總是順風而來,蘊藏在逆境中的機會永遠都是非常巨大的,是足以改變人的一生的,所以,任何時候,對於逆境都應該抱著一種樂觀和歡迎的心態。

下麵有一則關於猶太人麵對逆境的笑話:

不知從何時起,猶太人有個“不能在安息日工作”的規矩,要求人們必須在家休息,並勤做功課。但偏偏有人破壞規矩,在安息日卻照常營業。一次布道時,拉比指責這些店主褻瀆了安息日。當做完禮拜後,最愛破壞規矩的一個老板,卻送給拉比一大筆錢。

待到第二個禮拜時,拉比對安息日營業的老板的指責就不是那麼嚴厲了,因為他指望著那個老板給的錢會更多一些。然而他一個子兒都沒得到,拉比感到十分奇怪,便詢問其中的原由。那位老板說:“事情十分簡單。在你嚴厲譴責我的時候,我的競爭對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隻有我一個人開店,生意興隆。而你這次說話很客氣,恐怕這樣一來大家都會在安息日營業了。”

這雖然是一則笑話,難免出格,當然從這則笑話中,我們能發現逆境也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

猶太商人特別善於在逆境中發財。他們發現機遇的頭腦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磨煉出來的。他們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從事放債和貿易這些獲利頗豐厚的行業,他們首先知道自己的生意在哪裏,對每一個賺錢機會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敏感,因為神父講道時不準商店老板營業,而許多人害怕褻瀆神靈,便紛紛歇業。猶太商人沒有義務遵守基督教的教義,隻要合法,他們便大賺特賺屬於自己的錢。

因此,有沒有麵對逆境的勇氣和頭腦,往往決定著一個商人的成功與失敗,也是判斷一個商人經商才能高低的重要標準。

艾柯卡是美國汽車業無以倫比的經商天才。他開始任職於福特汽車公司,由於其卓越的經營才能,使得自己的地位節節高升,直至坐到了福特公司的總裁。

然而,就在他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福特公司的老板———福特二世擔心自己的公司被艾柯卡控製,解除了艾柯卡的職務並開除了他。

艾柯卡在離開福特公司之後,有很多家世界著名企業的頭目都來拜訪艾柯卡,希望他能重新出山,但被艾柯卡婉言謝絕了。因為他心中有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從哪裏跌倒的,就要從哪裏爬起來!”

他最終選擇了美國第三大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他要向福特二世和所有人證明:自己的才能和福特二世的錯誤。

艾柯卡到克萊斯勒公司後,對麵臨破產的克萊斯勒公司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辭退了32個副總裁;關閉了16個工廠,裁員和解雇的人員上千,從而節省了公司最大的一筆開支。整頓後的企業規模雖然小了,但卻更精幹了。另一方麵,艾柯卡仍然是用自己那雙與生俱來的慧眼,充分洞察人們的消費心理,把有限的資金都花在刀刃上,根據市場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型車,從而逐漸與福特、通用三分天下,創造了一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同樣震驚美國的神話。

年,在美國的民意測驗中,艾柯卡被推選為“左右美國工業部門的第一號人物”。

年,由《華爾街日報》委托蓋洛普進行的“最令人尊敬的經理”的調查中,艾柯卡居於首位。

同年,克萊斯勒公司營利24億美元,美國經濟界普遍將該公司的經營好轉看成是美國經濟複蘇的標誌。

有人曾經在這一時候呼籲艾柯卡競選美國總統。如果在福特公司的艾柯卡是福特的“國王”,那麼在克萊斯勒的艾柯卡無疑就是美國汽車業的“國王”。

艾柯卡之所以能創造這麼一個神話,完全是受惠於當年福特解職的逆境。正是因為這一逆境,才使艾柯卡的事業步入無限的輝煌。從艾柯卡的經驗中,可見,逆境有時也是一種成功的捷徑。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任何逆境裏邊都孕育著機會,而且這種機會的潛能和力量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些善於抓住機會的智者,十分注重利用逆境,因為他們知道,逆境將把他們推向又一個更高的起點。

一切勝利皆始於個人求勝的意誌和信心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一個人隻要有自信,那麼他就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一個人要永遠保持成功的自信!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挖掘自己,發揮自己,隻有你自己才能主宰自己。

《塔木德》上說:“相信自己,便會攻無不克,不能每日超越一個恐懼,便從未學得生命的第一課。”

在猶太商人看來,對一個商人來講,自信是自身的一種信念,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這將使他人尊重並信任你,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不信任,又怎麼能指望別人也信任你呢?

在猶太商人看來,在遇到挫折時,如果你認為自己被打倒了,那麼你就是真正地被打倒了。如果你認為自己仍屹立不倒,那你就真的屹立未倒。如果你想贏,但又認為自己沒有實力,那你一定不會贏。如果你認為自己會失敗,那你必敗無疑。如果你自慚形穢,那你就不會成為一個強者。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挖掘自己,發揮自己,隻有你自己才能主宰自己。

猶太人伊莎貝拉由於看到房產銷售的情勢大好,決定代理銷售活動房屋。當時很多人都告訴她不應該這樣做,說她不可能做得好。當時她僅有30000美元的積蓄,而別人告訴她最低的資本投資額是她的積蓄的許多倍。

“你看競爭多麼激烈呀!”她的顧問這樣忠告她,“此外,你在銷售活動房屋方麵又有多少實際經驗?更別提業務管理了。”

伊莎貝拉女士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她承認自己的確缺少資金,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她也缺乏經驗。“但是,”她接著說,“我收集的資料顯示,活動房屋這個行業正在擴展,我也徹底研究了我可能遇到的競爭。我知道我在銷售方麵可以做得比鎮上任何人都好。我也預料到會犯一些錯誤,但我會很快地趕上別人。”

於是,她毫不動搖地行動了。最後她那堅定不移的信心贏得了兩位投資者的信任,也使她得到了幾乎不可能的優惠———一家活動房屋製造商答應,在不需要現金的條件下,供應她一些很少量的存貨。就這樣,伊莎貝拉大獲成功。當年,她賣出了超過100萬美元的活動房屋。這一切的成果都歸因於她對自己的信心。

可見,一切勝利皆始於個人求勝的意誌和信心。一個人隻要有自信,那麼他就能成為他希望成為的那種人,在日常生活中,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是,勝利者都屬於有信心的人。一個人要永遠保持成功的自信!在每做一件事前告訴自己這一次一定會成功,信心將隨著你每一次目標的實現而增長。隨著信心的增長,你會設置更高的目標,取得更大的成功。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要成為一位傑出的商人,你可以不相信天,不相信地,不相信偉人或名流,但是,你不可以不相信自己。天無法改變你,地無法改變你,偉人或名流也無法改變你,但是,你自己卻可以改變自己,走向成功。

保持警覺,適時變化,敢於撤退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麵臨多變的時代,要想成功,一個商人需要在變化方麵提高警惕,保持警覺,而且有效加以駕馭。成功沒有秘訣,不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便應在應變技巧上下功夫。一旦發生變動,可以反應敏捷,馬上認清變動原因,采取有效的應變措施。一旦發現情況不利時,就要下決心勇於變化,敢於放棄,一旦遲了一步,就無法處置。

猶太商人在經商過程中,能依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變化而相機應變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這確實很高明。市場中沒有變化,就沒有機會。競爭環境中,有人會被淘汰,有人能找著機會。若能使自己的公司經常保持高度的警覺性,知道如何去變,能夠駕馭變,這種公司則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反之,一個商人不善變化,凡事拖延,必然備感辛苦,而且效果甚微。

當然,無論是多麼有遠見的商人,都不可能把未來競爭的細節描寫清楚。所以,製勝之法“不可先詰”;妙算之策,不是包打勝仗的保證。置身於商場競爭中,能隨機應變,才是用謀取勝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