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學會把時機貨幣化(1 / 3)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七:如果良機不在,就自創良機美國猶太商人克立茲說:“機遇從來不會同情弱者。”是的,機遇就是財運。抓住有利於你的機遇,你就能獲利萬千,反之,如果沒有把握好機會,你就會事倍功半。你要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去緊緊把握機遇,賺取世人不敢想象的財富。

在機會來臨前,你一定要學會掌握它,做好它,千萬不要讓它溜走了,這樣,成功便會降到你麵前。

用智慧創造機會和財富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有的人抓住了機遇,但是由於缺乏智慧,並未理解到這一機遇的全部內涵,因此他們也沒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曆來成就大事業、躋身超級富豪之行列的人,無不具有非凡的智慧才能,並能夠抓住不尋常的機會,勇於創新,成為財富的主人。

猶太人認為,智慧就是財富。也許你會問:“智慧值多少錢?”其實,智慧的價值很難用金錢衡量,智慧就是力量,就是資源,就是財富。

從猶太人的一則笑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智慧與財富的關係。

兩位拉比在交談:

“智慧與金錢,哪一樣更重要?”

“當然是智慧更重要。”

“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為何要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卻不為有智慧的人做事。大家都看到,學者、哲學家老是在討好富人,而富人卻對有智慧的人露出狂態呢?”

“這很簡單。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錢的價值,而富人卻不懂得智慧的重要呀。”

拉比即為猶太教教士,也是猶太人生活一切方麵的“教師”,經常被作為智者的同義詞。所以,這則笑話實際上也就是“智者說富”。

拉比的說法不能說沒有道理,知道金錢的價值,才會去為富人做事,而不知道智慧的價值,才會在智者麵前露出狂態。

有的人一生中曾有過許多很好的機遇,但他們不懂得充分利用這些機遇,結果喪失了使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的機會。也有的人抓住了機遇,但是由於缺乏智慧,並未理解到這一機遇的全部內涵,因此他們也沒能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曆來成就大事業、躋身超級富豪之行列的人,無不具有非凡的智慧才能,並能夠抓住不尋常的機會,勇於創新,成為財富的主人。這樣的例子可是數不勝數。旅館大王、猶太人威爾遜就是這樣一個既有智慧又善於經營自己智慧的人。威爾遜在創業中,全憑個人苦鬥,才有了出頭之日,一躍成為國際假日旅館集團的老板。

威爾遜創辦新型假日旅館的想法,出自於一次開車旅行。1951年,威爾遜帶著母親、妻子和5個孩子,開車到華盛頓旅行,一路所住的汽車旅館,房間矮小,設施破爛不堪,有的甚至陰暗潮濕,又髒又亂。幾天下來,威爾遜的老母親抱怨地說:“這樣的旅行度假,簡直是花錢買罪受。”善於思考問題的威爾遜聽到母親的抱怨,又通過這次旅行的親身體驗,得到了啟發。我為什麼不能建立一些便利汽車旅行者的旅館呢?他經過反複琢磨,並暗自給汽車旅館起了一個名字叫假日旅館。

遠見卓識、敢想敢幹的威爾遜,冒著失敗的風險,果斷地將自己的住房和準備建旅館的地皮作為抵押,向銀行借了30萬美元的貸款。1952年,也就是他旅行的第二年,終於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夏日大街旁的一片土地上,建起了第一座假日旅館。

威爾遜頗有經營之道,為了賺錢、招攬更多的顧客,在假日旅館裏,增設了很多設施和娛樂場所。為了節省旅客的費用開支,在父母的房間裏,免費設置了嬰兒床,深得父母的歡迎。在假日旅館內,設置了蒸氣浴、遊泳池、高爾夫球、保齡球等服務項目。這些設施和活動場所,所需開支都打入總費用中去,當顧客一住進假日旅館中,就可以自由利用這些器具、場所。連看病的診視費(藥費除外)也免了。這樣就贏得了很多顧客,這就是威爾遜經營的絕招,他的掙錢之道。正如威爾遜所說:“人們一般都有一種心理,他不在乎花大錢,但卻喜歡占小便宜。如果,樣樣服務都跟他們算小賬,不僅麻煩人,也使旅客每次都覺得被敲了竹杠,自然非常反感。我們把這些可能提供的服務費預先打進總費用中,旅客使用時,不再收費,他們會覺得占了點便宜,有一種優待的滿足感。”

這就是威爾遜的高明之處。

威爾遜精明的經營思想和獨到的服務特色,使他的假日旅館事業蓬勃發展。如今,他的個人財產早已超過50億美元。但他仍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威爾遜的成功是抓住機遇的典型事例,足以讓我們明白抓住機遇的重要性。但是,有時候機會就擺在那兒,我們卻由於眾多原因,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以致機會從手中溜走,這樣的事例還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這正是由於我們往往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借機遇而一夜暴富,對自己缺乏足夠的信心的表現。

而那些成功者都似乎從沒有這種憂慮,因為他們總是敏銳地抓住時代性、行業性的機遇,抓住了大機會,使自己的產業不斷擴大。一句話,就是因為抓住了大機會,才使那些成功者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商場如戰場,這是最需要智慧的地方。看準機會並把握它,將它變成現實的財富,這是每一個夢想成功者最明智的選擇。然而,經營需要智慧,對於同樣的事業,擁有智慧的經營者才能創出更好的成績。

有頭腦的人善於發現致富良機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市場的機遇沒有注定要被誰發現。善用頭腦、細心觀察的人在普通的事物中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機遇。而對凡事馬馬虎虎的人來說卻怎麼也找不到機遇。

猶太人認為,致富的機遇是客觀的,它並不因為人的喜惡而改變。因此,一般說來機遇是平等的。想認識機遇的奧秘,你就必須有的放矢,有一個標準來辨別機遇,那就是說你必須認得出機遇的特征。

機遇是指能促進事業獲得成功的偶然的或一閃即逝的現象、先兆或時機,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一些很小的不方便。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小改動或小發明,就可能成為發財賺錢的好機會。可為什麼這種人人都遇到的小麻煩卻被少數幾個人抓住機遇來發財了呢?這就是善不善於發現機遇的問題了。

市場的機遇沒有注定要被誰發現。善用頭腦、細心觀察的人在一般普通的事物中就可以發現許多的機遇。而對凡事馬馬虎虎的人來說卻怎麼也找不到機遇。

猶太人銀行大王拉裴薩托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啟示:

拉裴薩托年輕時,有一段時間找不到工作。有一天,他獨自到一家銀行去找董事長,要求被雇傭,然而一見麵便被拒之千裏。這種經曆對他而言已是第52次了。當他心灰意冷的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門前的地上有一根大頭針。他覺得如果有人為了它而受傷就不好了。於是他就把大頭針拾了起來。

這件小事被董事長看見了,他忙叫住快要走開的拉裴薩托,當場雇傭了他。因為在董事長看來,這麼小心的人很適合當銀行的職員。拉裴薩托是一根針也不會放過的人,因此他才能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直到成為法國銀行大王。

以色列大衛證券公司的創業者阿沃豐年輕時也是靠一次誠實的行動獲得成功機會的。

阿沃豐13歲就出外謀生,20多歲時開了一個小商店,同時替一家機器製造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非常順利,在半個月內同33家顧客順利做成了生意。後來他發覺他所賣的機器比其他公司出口的同類機器要貴一些,他認為不能讓顧客當冤大頭。於是阿沃豐花了3天時間逐一找到33位顧客要求解約,並如實聲明他所賣的機器貴了一點。可那33位顧客很佩服阿沃豐的誠實,沒有一個解約。

後來人們就像被磁鐵吸住一樣,紛紛來他的店買東西或購買機器。不為別的,就因為對阿沃豐感到放心。阿沃豐就這樣逐漸發達了,靠自己的誠實抓住了成功的機會。

這位出身貧寒的阿沃豐成為大企業家後說:“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素是誠實,誠實像是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別想要有生命了。”他還常對員工說:“你們應該記住,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要有為顧客著想的正確觀念,那比玩弄花招來得有效多了。”

可見,機遇隻有有頭腦有準備的人才能獲得,再給大家舉個小得不能再小的例子,它離我們的生活是那麼近。1973年,年僅15歲的猶太人格林收到別人送給他的聖誕禮物———一雙冰鞋。他非常高興,因為他一直渴望有滑冰的機會。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拿到這件禮物後,格林馬上就跑出屋子,到離家很近的結了冰的河麵上去溜冰。可能是他初次出來溜冰的原因,他感覺天氣太冷了,一溜冰,耳朵被風吹得刀子割似的發疼。他戴上了皮帽子,把頭和腮幫捂得嚴嚴實實,結果時間長了,又悶又熱直流汗。

格林想:應該做一件能專門捂住耳朵的東西。他終於琢磨出一個大概的樣子,回家後請媽媽照他的意思做。媽媽擺弄了半天,給他縫了一雙棉耳套。

格林戴上棉耳套去溜冰時,果然很起保暖作用。一些朋友看見,都向他要。格林和媽媽商量了以後,把祖母請來,一起做耳套。經過幾次修改,耳套做得更適用、更美觀了。格林把它叫作“綠林好漢式耳套”,並且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

你也許會問:一副耳套值多少錢?申請專利又有什麼用?你如果這樣想,很遺憾,類似的機遇你一生也抓不住、看不見。

告訴你:格林後來成為世界耳套生產廠的總裁,因為這項專利,他成為了千萬富翁。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致富機遇是廣泛存在的,又是公平與客觀的。當你失去機遇時,你不能怪誰,隻能怪自己。它一直在那兒,你卻沒發現。別人發現了,那是因為腦筋轉得快。

一旦看準就敢於大膽行動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幸運喜歡光臨勇敢的人,冒險是表現在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當別人看不見希望的時候,你卻看見了發財的機會。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險中有夷,危中有利。做人必須學會正視行動的正麵意義,並把它作為走向成功的惟一條件。

猶太人認為,經曆風險是所有超越平凡、脫穎而出的成功者的必須階段。所以猶太人在時機麵前從不等待,他們都是積極行動的信奉者。

猶太人桑福特·韋爾讀完大學之後,多次應征經紀所的招聘,結果屢屢失敗,他一度覺得前途非常迷茫。然而,韋爾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絕不甘心命運的擺布,他很快又投入到新的創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