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猶太人古川隻是一家日本公司的小職員,平時的工作是為上司幹一些文書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報刊材料。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高,他總琢磨著想個辦法賺大錢。
有一天,他經手的報紙上有這樣一條介紹美國商店情況的專題報道,其中有段提到了自動售貨機。上麵寫道:“現在美國各地都大量采用自動售貨機來銷售商品,這種售貨機不需要人看守,一天24小時可隨時供應商品,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營業,它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可以預料,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新的售貨方法會越來越普及,必將被廣大的商業企業所采用,消費者也會很快地接受這種方式,前途一片光明。”
古川開始在這上麵動腦筋,他想:日本現在還沒有一家公司經營這個項目,將來也必然邁入一個自動售貨的時代。這項生意對於沒有什麼本錢的人最合適。我何不趁此機會走到別人前麵,經營這項新行業。
於是,他就向朋友和親戚借錢購買自動售貨機。他籌到了30萬日元,這一筆錢對於一個小職員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他一共購買了20台售貨機,分別將它們設置在酒吧、劇院、車站等一些公共場所,把一些日用百貨、飲料、酒類報刊雜誌等放入自動售貨機中,開始了他的事業。
古川的這一舉措,果然給他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人們頭一次見到公共場所的自動售貨機,感到很新鮮,隻需往裏投入硬幣,售貨機就會自動打開,送出你需要的東西。
一般地,一台售貨機隻放入一種商品,顧客可按需要從不同的售貨機裏買到不同的商品,非常方便。古川的自動售貨機第一個月就為他賺到了100萬日元。他再把每個月賺到的錢投資於售貨機上,擴大經營的規模。5個月後,古川不僅還清了所有借款,還淨賺了2000萬日元。
古川在公共場所設置自動售貨機時,為顧客提供了方便,受到了歡迎。一些人看這一行很賺錢,也都躍躍欲試。古川看在眼裏,認為必須馬上製造自動售貨機。他自己投資成立工廠,研究製造“迷你型自動售貨機”。這項產品外觀特別嬌小可愛,上市後,反應極佳,古川又因製造自動售貨機大發了一筆。
在古川致富的事例中,他從起步到成功,時間跨度相當的短。真可謂一步登天,而他的秘密法寶卻很簡單,那便是“速度”。機會很多,快速抓住它才是上策,優秀的企業就是如此。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現代商場上,掌握先機變得越來越重要,經營實踐證明,先機就是金錢。信息抓得越快越準,賺錢的機遇就越多。誰對得到的信息反應最為敏捷,並迅速采取行動,誰就可能成為贏家。
善於抓住創意致富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猶太諺語說,“熱鬧的馬路不長草”,意思是說在別人習以為常的地方是不大可能會有生意的。不過,如果善於從司空見慣的事情裏找出創意來,更能發大財。有時將自己的思維模式或方向,巧妙地加個轉變,就可以看到更開闊的壯麗美景。
一個商人要在競爭中立足,必須具備強烈的信息意識,通過各種手段捕捉有效信息,從而掌握市場主動權。作為一個商人如果不能及時把握瞬息萬變的經濟情況和市場情況,往往會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在猶太商人中普遍流行這樣一個觀點:掌握住信息,就是掌握住商人所創事業的命運;失去了信息,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因此,可以這麼說,有效的信息,是一心想發家的商人所創事業的生命,它可以給每一位商人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其實,商人早就應該明白,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信息是幹事業的靈魂,是獲得成功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誰閉目塞聽,誰就會吃虧,誰善於在信息時代利用有利信息,誰就等於抓住了發財的機會。
商場上,閉目塞聽者都應清醒過來,要知道,處處留心信息,就能給人帶來財富,使其走上一條發達的事業路。在報紙上和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這樣的信息:一條信息救活了一個工廠,一條信息賺了很多的錢,一條信息使一個窮光蛋變成一個大富翁,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美國佛羅裏達州有一位生活潦倒的猶太人李浦曼,因為他太窮,隻有一些簡陋的畫具,僅有的一支鉛筆也是削得短短的。
有一天,他一心一意在繪畫時,找不到橡皮,費了很大的氣力好不容易找到它,把畫麵擦好之後,又找不到鉛筆了,為此他大為生氣。之後,他將橡皮用絲線接在鉛筆的頭部,但隻使用一會兒橡皮又掉落下來。他下定決心要弄好它,這樣弄來弄去,幾天後終於想了一個好的方法。於是他剪下一小塊薄鐵皮,把橡皮和鉛筆包繞起來。果然,下一點工夫做起來的這個玩意兒,相當管用。“說不定哪一天這個東西會替我賺進一筆橫財。”他對自己說。
他一想,的確有必要申請專利,就向親戚借錢辦理申請手續。這項專利日後賣給RABA鉛筆公司得到55萬美元。當時的55萬美元是一筆天文數字,李浦曼的生活一下子就得到了改善。
還有一則抓住創意致富的故事。一個世界級的牙膏公司銷售業績不佳。為了使目前已近飽和的牙膏銷售量能夠再加速成長,總裁巴布爾不惜開出重金懸賞,隻要能提出足以令銷售量增長的具體方案,該名業務主管便可獲得高達十萬美元的獎金。
在開會時,所有業務主管無不絞盡腦汁,在會議桌上提出各式各樣的點子,諸如加強廣告、更改包裝、鋪設更多銷售據點,甚至於攻擊對手……等等,幾乎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而這些陸續被提出來的方案,顯然不為巴布爾所采納。所以巴布爾冷峻的目光,仍是緊緊盯著與會的業務主管,使得每個人皆覺得自己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在會議凝重的氣氛當中,一位進到會議室為眾人加咖啡的新進小姐,無意間聽到討論的議題,不由得放下手中的咖啡壺,在大夥兒沉思更佳方案的肅穆中,怯生生地問道:“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嗎?”
巴布爾點頭同意。
這位女孩出主意說:“我想,每個人在清晨趕著上班時,匆忙擠出的牙膏,長度早已固定成為習慣。所以,隻要我們將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點,大約比原口徑多40%,擠出來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這樣,原來每個月用一條牙膏的家庭,是不是可能會多用一條牙膏呢?諸位不妨算算看。”
巴布爾聽後大聲叫好,實行後果然銷量大增。你看一個清新簡單的好主意,往往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精彩成果。
正如故事中那位女孩所提出的意見一般,有時將自己的思維模式或方向,巧妙地加個轉變,就可以看到更開闊的壯麗美景。
在這方麵成功的還有位名叫範德維格的猶太人,他開發了一種嵌有指南針的地毯,作為穆斯林教徒祈禱的專用品,在阿拉伯一上市,立刻成了搶手貨,很快就賣掉2.5萬多塊。他也因此而成為富有人。
範德維格是一位專做地毯生意的商人,有一次,他到阿拉伯一些國家去推銷地毯,當他看到那裏虔誠的穆斯林教徒每天守時不輟跪在地上祈禱,而且還必麵向聖城麥加時,他忽然感覺到這是個商業機遇,因為他想到了辨別方向的指南針。
於是,他回去後,立即開發出了這種嵌有指南針的祈禱地毯。自然,指南針指的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始終指向麥加城。這樣,這些伊斯蘭教徒們,隻要擁有他的地毯,不論走到哪裏,隻要把地毯一鋪,就可以準確地找到麥加城的方向,以便頂禮膜拜。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機遇與人的感悟有著很大的關係,機遇是種客觀存在,關鍵在於能不能抓住它,全取決於人的悟性和靈敏程度。感悟就在於為人們抓住機遇提供悟性、靈敏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