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脫京口(十五首選十四)(1 / 3)

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渡江到瓜洲。到瓜洲見過阿,後又被押回京口候船北行,因此有機會計劃逃走。終於在二月二十九夜和杜滸等十二人逃出京口,三月初一日到真州。《脫京口》是總標題,詩共十五首,各首另有標題和序,是記述這次逃脫艱險經過的一組詩。京口:地名,今江蘇鎮江。

定計難

予在京城外,日夜謀脫,不得。間者,謝村幾去;至平江欲逃,又不果;至鎮江,謀益急。議趨真州。杜架閣滸與帳前將官餘元慶,實與謀。元慶,真州人也。杜架閣與予雲:“事集,萬萬幸;不幸謀泄,皆當死,死有怨乎?”予指心自誓雲:“死靡悔!”且辦匕首,挾以俱。事不濟,自殺。杜架閣亦請以死自效。於計遂定。

南北人人若泣岐,壯心萬折誓東歸。

若非斫案判生死,夜半何人敢突圍!

序言的意思是:我在京城臨安外時,就日夜計謀著逃脫,但不行。在從京城到鎮江的路上,在謝村時,差點逃脫了;到達平江時想逃又沒逃成;到達鎮江時,更加急於設法逃脫。我們幾個商議脫逃後直奔真州。整個計劃是杜滸與帳前將官餘元慶製定的。餘元慶是真州人。杜滸對我說:“事成了,萬幸;如果走漏風聲,事敗了,大家都得死,真要是死,你有怨恨嗎?”我用手指著心說:“死無怨無恨!”並準備了匕首,帶在身邊。事不成,就自殺。杜滸也願不成功便成仁,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間者:不久之前。謝村:今浙江杭縣北。真州:今江蘇儀征。集:成功。事集:是說如果逃脫的事能成功的話。靡:無。

南北人人若泣岐,壯心萬折誓東歸——岐:也寫作“歧”,分岔,分出的路。泣岐:《淮南子·說林》:“楊子見逵路(即岐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萬折:曆經千難萬險。這兩句是說:在京口這個岔路口上,選擇向南還是向北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但我和杜滸、餘元慶等表示了決心,立誓要百折不撓地向東走。

若非斫案判生死,夜半何人敢突圍——若非:如果不是。斫案: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順江東下,聲勢強大,威脅東吳。東吳有人倡議迎降。周瑜力排眾議,主張抵抗。孫權揮刀斫奏案,說:“諸將吏敢複有言迎操者,與此案同!”表示決心。斫:砍斷。判:同“拚”。判生死,即一拚生死的意思。這兩句是說:要不是下決心一拚生死,誰敢冒險半夜逃跑呢?

謀人難

杜架閣如顛狂人,醉遊於市,遇有言本朝而感憤追思者,即捐金與之,密告以欲遁之謀。無不願自效。以無舟而輟。前後毋慮十數。其不謀泄,真幸耳!

一片歸心似亂雲,逢人時漏語三分。

當時若也私謀泄,春夢悠悠郭璞墳。

序言的意思是:杜滸就像瘋子一樣,神誌不清地徘徊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遇到有人在感慨萬千地追思、談論宋朝時,就把金錢送給人,並把自己想偷偷逃離元軍的計劃告訴對方,人人都願意幫助他,但終因沒有船隻而放棄。如此這般的前後不下十幾次,我們的逃離計劃沒有泄露,真是算幸運的。捐金:贈送金錢。輟:停止。杜架閣:杜滸(見前選《杜架閣二首》“題解”部分)。

一片歸心似亂雲,逢人時漏語三分——這兩句是說:杜滸歸心似箭,心亂如雲;遇人說話時,總是要把心中的逃離計劃告訴給別人。

當時若也私謀泄,春夢悠悠郭墳——春夢悠悠:意思是美好的願望化為泡影。郭璞墳:郭璞(276—324),字景純,晉時人,為王敦殺害。據清代《一統誌》載,郭璞墓在鎮江西北的金山下。這兩句是說:如果當時我們的計劃泄露了,不僅美好的願望化為泡影,連死也無葬身之地,隻有與郭璞的墳墓為鄰了。

踏路難

京口無城,通衢多隘,去江尚十裏。偶得一老校馬,引間道出三數巷,即荒涼野。走至江岸,路頗近。若使不知間道,隻行市井正路,無可出之理。

煙火連甍鐵甕關,要尋間道走江幹。

何人肯為將軍地?北府老兵思漢官。

序言的意思是:京口沒有城牆,在各街市路口元軍都設立了盤查站。京口離長江尚有十裏路。偶然的機會,我們遇到了一位養馬的老兵,帶著我們走小路,拐過三四個巷子,就到了荒涼的野外,再走到長江岸邊,路就很近了。如果不知道小路,隻走街市正路,是絕不會走出城的。踏路:勘查線路。踏:勘驗,實地考察。通衢:交通要道。老校馬:養馬的老兵。周代稱養馬的人為校人。

煙火連甍鐵甕關,要尋間道走江幹——煙火連甍:表示人煙稠密。甍:屋脊。鐵甕關:鎮江古城為三國吳時所築,極堅固,有“鐵甕城”之稱。江幹:江岸。幹:通“岸”。這兩句是說:鎮江城,人煙稠密,多通衢要道,但都有元軍把守,我們隻得找小路往江邊走去。

何人肯為將軍地,北府老兵思漢官——將軍地:比喻辦事留有餘地。《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謂灌夫曰:‘程(不識)、李(廣)俱東西宮衛尉,今眾辱程將軍,仲孺(灌夫字仲孺)獨不為李將軍地乎?’”作者借此說明老校馬帶他們從小路到江邊,替他們留得了餘地。“北府”句:《後漢書·光武帝紀》:“更始將北都洛陽,以光武行司隸校尉,時三輔吏士見司隸僚屬皆喜不自勝,老吏或涕曰:‘不圖今日複見漢官威儀。’”這裏作者用思漢老兵來比喻老校馬,說明人心思宋。這兩句是說:是誰替我們想好後路,帶我們出了城呢?是心裏一直向著大宋朝的養馬老兵。

得船難

北船滿江,百姓無一舟可問。杜架閣與人為謀,皆以無船長歎而止。是後,餘元慶遇其故舊為北管船,遂密叩之,許以承宣使,銀千兩。其人雲:“吾為宋救得一丞相回,建大功業,何以錢為!但求批帖,為他日趨承之證。”後授以一批帖,約除廉車,及強委之白金。義人哉!使無此一遭遇,已矣!

經營十日苦無舟,慘慘椎心淚血流。

漁父疑為神物遣,相逢揚子大江頭。

序言的意思是:長江裏到處都是元軍的船隻,可老百姓手裏沒有一條船。杜滸與人謀求船隻,都搖頭歎息,說沒有船。後來,餘元慶遇到一位熟人,他替元軍管理船隻,餘元慶秘密去拜見他,答應給他承宣使職位,並給一千兩銀子。那人說:“我救宋朝丞相回南方,算是立了大功。我要錢幹什麼?我隻求給我寫個帖子,以後作為見丞相的憑證。”給他寫了帖子,答應給他宣承使職位,並強行給了他白金。如果沒有遇上此人,這件事就無從談起了。批帖:書麵公文。趨承:謙詞,服侍的意思。這裏指今後麵見丞相。承宣使:宋代留後觀察的官,舊名節度觀察留後,類似於後來的廉訪司。下文的“廉車”是承宣使的別稱。密叩之:偷偷地去拜見他。遭遇:際遇。

經營十日苦無舟,慘慘椎心淚血流——經營:想方設法。椎心:人當悲痛時每每自己捶擊胸部。這裏形容很痛苦。這兩句是說:十幾天來一直想方設法尋找船隻,可是一無所獲,令人椎心痛恨。

漁父疑為神物遣,相逢揚子大江頭——漁父:春秋時,楚國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兄伍尚均被楚平王殺死。伍員投奔吳國。至江邊,無船可渡。江上有一漁父,知伍員有難,幫他過江。伍員贈以寶劍,漁父不受。這裏指餘元慶的故舊。神物遣:古人把意外的所得,說成是神的差遣。這兩句是說:遇到熟人又很義氣,肯為我們幫忙。真是神靈差遣而來,使我們能相逢在揚子江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