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海口》一詩序言說:“淮海本東海,地於東中,雲南洋北洋。北洋入山東,南洋入江南。人趨江南而經北洋者,以揚子江中諸沙為北軍所用。故經道於此,複轉而南,蓋遼繞數千裏雲。”德祐二年閏三月二十二日,作者船由北海口進入大海。《出海》二首,記錄了作者從江淮重重危難中解脫出來,為大海景色所陶醉時的歡快之情。
二十一夜宿宋家林,泰州界。二十二日出海洋。極目皆水,水外惟天,大哉觀乎!
其一
一團蕩漾水晶盤,四畔青天作護闌。
著我扁舟了無礙,分明便作混淪看。
序言的意思是:閏三月二十一日夜住在宋家林,這地方屬泰州地界。二十二日出海,極目望去,海水茫茫,水天相接,真壯觀啊!
一團蕩漾水晶盤,四畔青天作護闌——護闌:即護欄。這兩句是說:大海與藍天相映襯;大海就像一個大大的水晶盤子,而藍天就是這個水晶盤四周的欄杆。
著我扁舟了無礙,分明便作混淪看——扁(piān)舟:小船。混淪:原是形容水波翻滾輪轉的樣子,這裏用來描寫水天相接、無邊無際的景色。這兩句是說:水天一片茫茫,沒有邊際;我乘一隻小船,於其間任意往來,無拘無束。
其二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太清。
我愛東坡南海句,“茲遊奇絕冠平生”。
水天一色玉空明,便似乘槎上太清——水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處指水天相接。玉空明:像玉一樣明澈澄淨。這裏是寫月光下的大海。乘槎(chá):晉張華《博物誌》卷十載,天河與海相通,年年八月有浮槎往來。有居住在海濱的人乘槎浮海而至天河,見到牛郎織女。後便以“乘槎”指到了天上。槎:竹、木筏。這兩句是說:月光下海天一色,就像玉一般澄澈透明。我似乎也像古人一樣,乘木筏來到天上了。
我愛東坡南海句,“茲遊奇絕冠平生”——蘇軾於宋哲宗紹聖四年六月渡南海往海南島貶所,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最後兩句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冠(ɡuàn):位居第一的意思。這兩句是說:我很欣賞蘇軾讚美月光下的大海的那句詩:“茲遊奇絕冠平生。”
這是文天祥詩集中比較歡快的兩首詩,是作者艱難困苦流亡生活告一段落後喜悅心情的流露。作者似乎遠離了亂世的喧囂,“著我扁舟了無礙”,既是解脫後的輕鬆,又是鯤鵬展翅的希冀,“便似乘槎上太清”則似乎是飄飄欲仙了。
作者在這兩首詩中,不僅善於寫景,而且能做到景情交融,並且毫無拚湊的痕跡。第一首詩寫的是青天白日下的大海,作者以巨人倚天的氣概,在極為寬廣的空間背景下把大海比作一個水晶盤,而藍天此時則成為這個水晶盤的欄杆。想象奇特,比喻新奇。第二首詩把月光下的大海比作一塊渾然一體、澄澈透明的玉石,與張孝祥“玉界瓊田”之比有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