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全力以赴,迸發完美的執行力(1)(3 / 3)

總經理說:“我不是特意告訴你讓老司機開車去接嗎?你為什麼要自作主張?”李宏宇很委屈,自己明明是好心,並且已經完成了任務,怎麼反而挨了批評呢?

其實,李宏宇要是懂得要充分領會領導的意圖的話,在派人去接之前,就一定要知道一些細節:要接的人是什麼身份?與公司是什麼關係?總經理打算用什麼規格的禮遇等等。還有特別叮囑老司機去接是什麼意思?

隻有弄明白了總經理是要借“迎接”這個機會,向客人表達相當級別的禮遇,就會知道,總經理要的這個司機不僅駕駛技術好、道路情況熟,而且對公司認同感強、談吐得體,懂得什麼時候在客人麵前說什麼話,知道在酒店開什麼檔次的房間……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隻要完成了任務,有了結果,過程就不重要了,何必非得按照領導的吩咐按部就班呢?我們說條條道路通羅馬,這種理解也沒錯。但是,很多時候,執行的靈活性是要有一個大前提的,就是不違背了領導的意圖。

領導是決策者,不可能將每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向下級解釋得一清二楚。但作為一名優秀的執行者,必須在領導下達任務的時候,一點就透,多想、多琢磨。這就要求我們在與領導打交道的時候,能夠認真傾聽領導的指示,能夠站在領導的角度去審視、去思考領導說的問題和指示。當然,我們作為員工,來可以通過這些方麵來領會領導意圖,從而保證執行的準確度:

1.從主動詢問中掌握:受領某項工作任務前,作為下級要主動向領導請示、詢問,了解領導的考慮和想法,盡量避免少走彎路。

2.從平時言談中捕捉:領導的思想、主張,大都是通過言談闡發出來的。在處理日常事務中,對領導的發言以及主要觀點和主張,要反複領會。

3.從日常行為中發掘:行為是思想的客觀反映,領導的意圖必然要通過一定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對領導要善於“察言觀色”,注意從領導的行為表現中發現其思想和主張。

4.從綜合分析中領悟:通過將領導在下達任務前後流露出的零碎“信息”彙總串連,連貫分析,梳理領導意圖。

藏獒堅守論:

藏獒隻有準確領悟主人的指令,才能將指令不折不扣的執行;工作中,如果員工能清楚知道領導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就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更容易找到一個好辦法來滿足他的要求。

與企業的目標保持一致

與主人默契配合是藏獒能夠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而藏獒能與主人之所以會默契配合,就在於藏獒的目標與主人的目標相一致。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企業中,一個企業是否會站穩腳步,就在於企業目標與個人是否一致,兩者一致管理效果就越好。因此,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必須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

在人與人之間實現平等,產生依賴,有共同追求的目標。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與團隊的目標一致,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整個企業、團隊的效率就會提高;員工穩定,企業也相對穩定;員工的目標不一致,企業的建設就很難有突破性、持久性發展。

為了成就共同的事業與目標,而承擔共同的責任,激勵和支持企業員工共同進步,要由衷地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目標結合在一起,有歸屬感。隻有團隊或是企業有了發展,自己才會發展。自己要為團隊的目標而盡心盡力,對團隊無限忠誠,決不允許有損害團隊利益的事情發生。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從前,在一個教堂工地中,有人問三個石匠在做什麼?第一個石匠說:“我在混口飯吃。”第二個石匠一邊敲打石塊一邊說:“我在做全國最好的石匠活。”第三個石匠眼中帶著想象的光輝仰望天空說:“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我想成為一個優秀的石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是:在通常情況下,員工個人的目標都會有差異的,如何使差異最小化,以達成員工和公司的目標方向一致,最大合力去爭取市場,這就是我們日常目標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