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挑戰,勇於冒險
對藏獒來說,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冒險的旅程。因為在茫茫草原上,狼虎橫行,雖然藏獒的力量很強大,但它也會隨時麵臨被殺死的危險。為了生存,為了保護好自己的主人,再危險的情況,藏獒都不會害怕。因為隻有敢於去冒險,放手一搏,才有可能在與虎狼拚殺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從而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人類也是如此,隻有像藏獒一樣敢於冒險,去嚐試,去磨煉自己,才有可能獲得人生和事業上的成功。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一個人若想盡享風光的無限魅力,就要有敢於攀登險峰的勇氣。藏獒就是憑借其敢於冒險的精神而享有“草原之王”美譽的。一個人如果隻想通過坦途順利到達頂峰,那無異於癡人說夢。
“不會冒險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戴爾·卡耐基總是把父親的這句話拿出來,調適別人的心態,激勵人們戰勝困難。
戴爾·卡耐基小時候,有幾年旱災非常嚴重。那時整個美國經濟大蕭條,農民受到更大的煎熬,沒有人會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春天該來的雨“缺席”了,使新種的玉米和小麥得不到雨水的滋潤。卡耐基的父親把他的所有積蓄都花在了做種用的玉米上。
當卡耐基看到用家裏最後的一點兒錢換成的種子,他一直在擔心,父親怎麼敢將種子撒在那片土地上,種子可能會幹枯而一無所獲。於是,他問父親:“為什麼要冒這個險呢?”
“不會冒險的人永遠不會成功!”這是父親的哲學。
隻要無懼於嚐試,沒有人會徹底失敗。
然而,小河裏的水日趨減少並幹涸,隨後,整個夏季被大旱折磨著,河流幹枯了,魚兒一條條死去。最可怕的是,穀物全都枯萎了。
到了秋天收獲時,卡耐基的父親從這半英畝土地上僅獲得了半輛貨車都不到的玉米,如果是正常年份,卡耐基的父親早就期待著豐收的玉米裝滿數十輛的貨車。
這些收成,也算不錯了,因為半輛貨車的玉米比什麼都沒有要好。事實上,也好不到什麼地方去,這些數量和他們之前所播下的種子一樣多。一無所獲?不,他們沒有得到什麼,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什麼也沒失去!
卡耐基忘不了父親那晚在餐桌前的一段話:
“親愛的上帝,感謝你讓我今年什麼都沒有失去,你把種子還給了我,謝謝你!”
要想成功,就得冒風險。你必須花費你的時間、金錢和努力,冒險一試。隻有當你樂於付出時間、金錢和努力去承受風險時,機會才會浮現。要想抓住成功的機會,就得冒一點風險,否則,就會喪失許多可能是人生重大轉折的機會,從而使自己的一生平淡無奇、毫無建樹。當然,敢於冒風險的人並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但成功者中,有很多人是敢於冒風險的人。
達爾文的父親一直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名牧師,可是,由於不斷地冒險,達爾文給自己創造了進軍生物領域的機會。為了實現理想,他自學了西班牙語,並且跟著一支地質考察隊進行了一次野外考察,這在當時已經被人們看成是冒險行為了。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膽量和獨立工作的能力,達爾文還一個人穿越了荒無人煙的斯諾登山區。在經過多次冒險後,他終於獲得了一次環球旅行考察的好機會。
航行剛開始,達爾文便迫不及待地投入了工作。他在船尾設置了一張大網,用來考察水生生物。他把捕捉到的動物逐個鑒定,然後登記造冊,有的還做了解剖,畫了解剖圖。輪船每到一地,達爾文就登陸考察,地質結構、風土人情、生物種類等情況在達爾文厚厚的筆記本上都有詳細記錄。1832年,達爾文終於登上了令他神往已久的南美土地。在這塊熱帶土地上,他考察了整整3年,得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標本。他明白了為什麼鴕鳥都是集體下蛋,而不各下各的;他看到了火山噴發和已經滅絕的動物遺骨;他登上了南美最南端的火地島,看到了生活在那裏的原始人……
離家5年以後,達爾文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帶回了幾百萬字的考察筆記和數不清的生物標本。
達爾文繞地球一周,走過了許多別人沒有走過的地方,吃了許多別人沒有吃過的苦。但艱難坎坷並沒有使達爾文退卻,他仍然一如既往地走自己的路,盡管這條路上隨時都有可能遇到困難,甚至會有死神的威脅。在遠航考察的過程中,船上先後有3個人染病死了,但達爾文沒有被嚇倒,他思考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問題,而是如何才能考察到更罕見、更奇特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