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是專項任務生產的頭道工序,由於工期緊,下料工段每天必須處理幾噸重的鋼材、鋁板,為了確保後續工段的正常生產,該工段的3名女職工和男同誌一樣,咬著牙每天堅持工作到深夜。鉗工工段職工24小時連軸幹,加班加點加工部件……
奇跡最終出現,“東華人”不可思議地提前兩天完成了專項任務。“這麼做究竟值不值?”老職工指著牆上懸掛的“企業靠我發展,我靠企業生存”的標語大聲地說:“值!”
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條永不過時的真理。誰不重視團隊的力量,誰就將在一意孤行中敗下陣來,甚至身敗名裂。任何一名員工,都應該以團隊為重,都應該熱愛和重視自己所屬的團隊。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就應該團結一致,把自己融入企業中。隻有每一位員工把自己融入企業中,才會發揮最大的力量。
令人遺憾的是,在當今職場中存在著這樣一些人,他們從不承認團隊精神對企業、對自己有何幫助,即使接受過幫助也認為這是團隊的義務;他們遇到困難喜歡單幹,從不和其他同事交流;他們好大喜功,專做不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
一個人如果以這些態度對待團體,那麼其前途必將是暗淡的。隻有把自己融入團隊中的人才能取得大的成功。要讓自己擁有團隊意識,首先就要摒棄“獨行俠”的思想,要和“狂妄”、“自視清高”、“剛愎自用”堅決作別,代之以“眾人拾柴火焰高”、“眾誌成城”、“齊心協力”的團隊意識。
藏獒堅守論:
一個人的成功算不上成功。在這個講究合作的年代,真正優秀的員工不僅要有超人的能力、驕人的業績,更要具備團隊精神,為團隊整體業績的提升做出貢獻。個人要將力量融入整個團隊中,充分調動每一個團隊成員參與的積極性,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配合,才能將集體力量發揮到最大。
同心同德,與同盟者共同進退
青藏草原上有一個可靠而精誠的同盟,同盟的成員包括牛、羊、馬、牧羊犬和藏獒等動物。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合作和互助使它們成為同盟的一部分。它們患難與共,情誼篤厚,正是在這種超凡的情誼下,成就了藏獒所在團隊的輝煌成就。
1984年,在白雪皚皚的萬仞山峰深處,在西藏阿裏曾經充滿萬物之靈的土地上,發生了一個關於藏獒與馬的動人故事。
那年的夏天,年輕的攝影師車鋼隨拉薩市歌舞團赴阿裏采訪。當車鋼信步在草野上閑逛時,他發現了一匹白馬的屍體和在白馬身旁蹲坐的一隻黑色的藏獒。
白馬屍體完好,黑獒既髒又瘦,毛發蓬亂,憔悴萎靡,失去勇猛威嚴,那雙眼睛裏仿佛閃動著悲愴絕望的目光,鼻翼兩側流淌著兩條新鮮的淚痕。黑獒苦守在白馬身旁,像一尊雕塑。
這時,數百隻烏鴉鋪天蓋地地俯衝下來,黑獒像是聽到了戰鬥號令,陡然亢奮起來,騰躍撲咬,烏鴉們難以落地,呼啦啦地倉皇飛走。
烏鴉們改變了戰術,在地麵散成大圈跳躍著包抄過來。黑獒見狀,立即抖擻精神,環繞著白馬四麵出擊,鴉群丟下滿地羽毛和幾具屍體後再次潰退。
後來,車鋼從白馬的主人那裏得知:白馬已經死了3天,烏鴉也進攻了3天,黑獒和小馬駒3天來滴水未進,一直守候在白馬身旁,千呼萬喚也不回來。又過了3天,黑獒和小馬駒雙雙倒斃在白馬身旁。
團隊的成就不是一個人能鑄就的,如果我們不能與團隊夥伴同心同德,甚至做背後插刀的事情,那麼團隊的效益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