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第七能量書——不要去針尖對鋒芒(3 / 3)

卡耐基便如此認為,要是輸了,那就是輸了;要是贏了,還是輸了。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當你勝利時,把對方批評得千瘡百孔,你自然會洋洋得意,可是卻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即便他表麵上會屈服你,可是內心卻會怨恨你的勝利,這就是口服心不服了。就如班傑明·富蘭克林所說:“如果你時常地與別人爭辯、反駁,即使會偶爾地勝利,但這種勝利隻是空洞的,無法讓你獲得良好的印象。”你就應該好好地衡量一下,是想要表麵上的、字麵上的勝利,還是別人對你良好的感覺呢?

要想改變他人的主意,你就不能針尖對鋒芒,不然的話會讓你一錯再錯。還在美國總統威爾遜任職期間,財政部部長威廉·麥肯鐸用自己多年的政治經驗總結了這麼一句話:靠辯論是不能讓無知的人服氣的。卡耐基更進一步證實,不論對方的才智如何,都不要靠辯論去改變他人的觀念。在《點點滴滴》一書中,便提出了不爭論的主張:

(1)歡迎不一樣的意見,記住這一句話:“當兩個人意見總是不相同的時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要是有些地方你沒有想到,可有人提出來的話,你就要表示衷心感謝!不同的觀點是你避免重大失誤的最佳時機。

(2)不要相信你直覺的感覺,當有人提出不同觀點的時候,你最先的自然的反應是自衛。你要謹慎,保持平靜,而且小心你的直覺反應。這也許是你最差勁的方麵,而不是最好的方麵。

(3)記住控製你的脾氣,你能夠根據一個人在怎樣情況下發脾氣的狀態來測定這個人的度量與成就到底是什麼樣的。

(4)先聽為上,讓你的反對者有說話的時機。請他們把話說完,不要抗拒、護衛與爭辯。不然的話,隻會增加相互溝通的障礙。努力增加了解的橋梁,不要再加深誤會。

(5)尋找同意的觀點,在你聽完了反對者的話以後,首先去想你同意的觀點。

(6)要坦然承認你的錯誤,而且老實地說出來,為你的過錯道歉。這樣能夠有助於解除反對者的武裝與減少他們的防衛。

(7)同意詳細考慮反對者的觀點,同意出於真心。你的反對者提出的觀點可能是正確的,在這時,同意考慮他們的觀點是比較明智的做法。要是等到反對者對你說:“我們早就告訴你了,但是你就是不聽。”那麼你就要遭殃了。

(8)為反對者關心你的事情而真誠地感謝他們,肯花時間表達不同意見的人,一定與你同樣對同一件事情覺得關心。把他們當作要幫助你的人,也許就能夠把你的反對者改變為你的友人。

(9)延遲采取行動,讓雙方都有時間把問題考慮清晰主張當天稍後或第二天再舉行會議,這樣一切的事情才可以都考慮到了。在準備舉行下一次會議的時候,需要這樣反問:“反對者的意見是完全正確的,還是部分正確的?他們的角度、理由是不是很有道理?我的反應是在減輕了問題還是在增加了一些麻煩?我的反應會讓反對我的人親近我還是疏遠我?我的反應會給我帶來失敗還是勝利?我最終要付出怎樣的代價?要是我沉默,反對者會保持沉默嗎?這個難題對我來說,是不是一個新的契機?”

卡耐基便又舉了一個故事,他說:“音真·皮爾士是一位歌劇男高音,他結婚有三四十年了。有一次,音真·皮爾士說:‘我和太太在結婚前就定下了約定,那就是不論我們對對方如何不滿,都要遵守著這條約定。約定是這樣子的:當一個人大吼大叫時,另一個人應該保持沉靜,不然兩個人都大吼大叫,就無法溝通了。’”

這讓我們要記住這樣的一個約定:要想在爭論中獲勝,唯一的辦法是避免去爭論。

卡耐基還說到了洛克菲勒的故事。洛克菲勒曾經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他的企業的工人罷工浪潮不能平息。這讓洛克菲勒很苦惱,但洛克菲勒還是讓罷工者接受了他的觀點,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洛克菲勒首先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去結交朋友,並接著對工人發表了演說。這個演說帶來了神奇的作用,平息了要將洛克菲勒吞噬的仇恨風暴,並且讓洛克菲勒贏得了很多支持者。洛克菲勒在演講中讓罷工工人回來工作,卻不提提高工資的事情,他字裏行間還流露出善意。要知道,洛克菲勒演講的對象是和他在針尖浪子口的工人,他隻能像傳教士那樣和藹謙虛,他用了這樣的語言:“我今天能站在這裏,完全是靠各位的支持與捧場”、“現在我希望我能以朋友的身份而不是陌生人的身份與你們講話”、“我去過你們的家,見過你們的妻兒”、“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要友善互愛”,等。

正是洛克菲勒的這些詞語,化解了針尖對鋒芒的緊張氣氛。而要是洛克菲勒采用另一種方式,例如與工人們爭論,用嚴重的事實來恐嚇工人們,那麼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隻能惹來更多的憤怒、更多的仇恨與更多的反抗。

請記住這樣的一句俗語: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更能捕捉到更多的蒼蠅。人也是如此,要是想讓他們讚同你的觀點,那就應該首先讓他人相信你是他們忠實可靠的朋友。用一滴蜜獲得他的心,就能讓他們走上理智的康莊大道。

這更進一步說明,贏得勝利的方式並不是爭論。就沒有必要總是爭論了,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總是抬杠、反駁,就算你偶爾會取得勝利,但這種在社交場合中的針尖對鋒芒隻會和對方之間的關係不會得到緩解,說不定你一不留神就會被紮成重傷。關於這些,卡耐基還是讚揚林肯的。有一次,一位青年軍官與同事發生爭吵,林肯對他說:“要想有所作為,就不應該在私人的爭執上耗費時間。在跟他人解決不了的情況下,說明你們各有50%錯誤和各有50%正確,這時候你要先讓一步。如果你確實是對的,你可以少讓一點,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咄咄逼人。”

對於這讓步,讓到哪一程度才能讓自己心安理得。卡耐基說,要對這個問題全麵地考慮,就像是要求漲工資,要首先明白最大的可能性是多少。讓步會有一定的限度,不然隻會讓對方都僵在那裏。另外你需要思考的還有,當你提出你的要求後,對方也會給你提出一些要求。還以你要求漲工資為例,老板會讓你肩負更多的責任。要是你不想這樣,隻希望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工資的話,這肯定是不現實的。既然你要加薪就一定要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樣,付出有回報,兩個人之間都會得到平衡。關鍵是每個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努力而得到最大的回報,這是理想主義者的行為,有的付出了未見得有回報。此時就會有針尖對鋒芒的緊張氣勢,在此種情況下也要做好讓步的準備。可以創造出更多的條件,做出更多的貢獻,等待合適的時機提出增加工資的要求。

無論如何,都要處理這一劍拔弩張的棘手問題,會從卡耐基在寫給你的第七能量書中讓你得到一個很好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