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場合上,卡耐基會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能量,他是如何把負麵的心態變成正麵的心態呢?這一能量書中會以重點去詳解。
首先,看看卡耐基與芝加哥大學校長羅勃·海南·羅吉斯關於如何取得快樂的談話。在遇到這個問題時,羅勃·海南·羅吉斯校長說:“我會遵照一個小的忠告去做,這也是已經去世的西爾斯公司董事長裘利亞斯·羅山渥教會我的辦法,這個辦法是‘如果有個檸檬,就要做成檸檬水’。”
這是一種把負變正的樂觀心態,也是芝加哥大學校長羅勃·海南·羅吉斯采用的教育方法,隻是卡耐基發現,很多人在遇到生命給他的一個檸檬時,會這樣自暴自棄:“命運怎麼對我一點不公,我徹底完蛋了!”接著就會詛咒世界,沉溺在自憐之中。如果是一個聰明的人,當生命給他一個檸檬時,他會這樣認為:“這件事情是不幸,我要發覺自己能夠學到的,並且要改變我現在的情況,努力把這個檸檬變成一杯檸檬水。”這樣子的話,會讓人發現隱藏著的潛能。
曾經用一生時間研究人類與人們所隱藏的潛在能力的心理學家阿佛瑞德·安德爾說:“要想激發內在,就應該能夠把負麵的變成正麵的。”卡耐基便舉了一個有趣也有價值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卡耐基認識的一位女人,她的名字叫瑟森。瑟森講述了她的經曆:“在戰爭的時候,我男人駐守在沙漠附近的訓練營裏,我為了與他接近,也搬到那裏去住。對於我這個生長在大都市裏的人來說,住在沙漠的邊緣讓我感到深惡痛絕。我從來沒有這般苦惱過,尤其是我男人被派到沙漠裏做事,隻留下我一個人待在小屋子裏。這真讓人受不了,要知道,沙漠的氣溫很高。周圍都是印第安人,我與他們的溝通也成了難題。聽著風不停地吹著,看著到處飛揚的沙子,我陷入了絕望之中。但是,我在一番痛苦之後,還是寫信給遠在都市的父母,告訴他們我受不了想要回家。一個多月後,我接到了家裏的回信,在信裏卻有兩行字:兩個人同時從監獄內望向窗外,一個人看到的是爛泥,一個人看到的是星星。我把這兩行字認真地研讀著,感覺內心慚愧。我要在這些不好的狀態下發現那些星星,從而讓自己變得積極樂觀起來。我便開始與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也令我十分驚奇。由於我對他們的紡織品和所做的陶瓷感興趣,而他們又無法把這些賣給觀光的客人,我便發揮自己的英語的好處,不光為他們贏得了錢財,還得到了他們贈送我的禮物。同時我會仔細地觀察著沙漠裏仙人掌的狀態,並仔細地分析著土拔鼠的有關知識,我看著沙漠裏的日升日落,還去不遠處找貝殼,聽說三百萬年前這片沙漠是海床。是什麼讓我發生如此大的改變呢?要知道,沙漠沒有變,周圍的居民沒有變,變了的是我的內心,這讓我獲得了嶄新的能量,後來我還寫了一本小說。我真的從這沙漠中的監獄裏看到了星星!”
瑟森的心態樂觀了,她能很好地與人交流,這便見證了把負變正的樂觀心態的神奇能量。
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就有這個道理:那些最好的東西,是最難得到的。還有,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說:“愉快大部分不是享受,而是勝利。”就要明白,這種勝利不僅是一種成就感、一種得意,而且是把檸檬變成檸檬水的樂觀心態。
卡耐基就此拜訪過一個居住在佛羅倫薩的農夫,這個農夫在與卡耐基交往時顯得很樂觀,卡耐基認為,他把一個毒檸檬變成了檸檬水。當農夫買下農場的時候,隻見這塊土地上生長的隻有白楊樹和響尾蛇,以至於既不能養豬也不能種植水果。不過,農夫並沒有就此妥協,他要把這些變成一些有用的資產,就把那些響尾蛇做成了肉罐頭,還把它們圈起來用來參觀。接著,農夫把某些白楊樹賣掉,某些白楊樹留在那裏為自己增加價值。他的生意越來越大,他養的響尾蛇那裏獲得的蛇毒被運送到各大藥廠,做成了蛇毒的血清;響尾蛇的蛇皮還以很高的價錢賣出去,做成了女人的鞋子與皮包;裝著響尾蛇肉的罐頭運送到全美各地。
這位農夫把有毒的檸檬變成了甜美的檸檬水,他不僅人緣越來越廣,而且錢包越來越鼓。
介於此,卡耐基在全美各地的旅行中,注意了所見到的女人和男人,發現那些交際良好的人,都會有一種把負變正的能量。想到這裏,卡耐基又想到了已經去世的威廉·波裏索,他是《十二個以人力勝天的人》一書的作者,他說:“生命中很關鍵的一件事是不能把自己的收入做資本,除非你是傻子想從損失裏獲利。那些稍微聰明的人,都不會這麼做的。”在說這段話時,威廉·波裏索剛在一次事故中摔斷了一條腿。卡耐基還知道另外的一個人,他斷掉了兩條腿,卻照樣把負能量變成了正能量,這個人叫班。卡耐基是在喬治亞洲大西洋城一家旅館的電梯裏遇到班的。卡耐基第一眼見到班時,覺得他很開心,雖然他的兩條腿都沒有了,還坐在一張輪椅上。當電梯停到他要去的那一層樓時,班很高興地問卡耐基是否能讓一下,以便他轉動輪椅。卡耐基看了班,發覺他臉上露出一種十分溫暖的微笑,“真對不起,這樣麻煩您了!”班說。當卡耐基走到自己要去的房間時,剛才的那個雙腿殘廢的人還曆曆在目,卡耐基便不再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就決定去找班,想了解班的故事。班聽卡耐基對他的故事十分感興趣,就麵帶笑容地說:“這件事情發生在很多年以前了,那時候我砍了一大堆樹木的枝幹,以便用來做菜園的撐架。我把那些樹木枝子裝在我的福特車上,接著開車回家。誰知,在車子急轉彎的時候,一根樹枝滑到車上,卡在引擎上,車子衝出了路邊,我便撞到了樹上。以至於我的脊椎受了傷,兩條腿也麻痹了。那時候我還不到二十五歲,自從那次事件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走路的機會。”聽班這麼說,卡耐基深呼吸了一口氣,還不到二十五歲,就被判定終身坐著輪椅,真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怎麼活。卡耐基問班他如何接受了這個現實,班說:“我也怨天尤人過,但那樣過去了一年時間,我發現我一事無成,而且陷入了惡劣的狀態,當然也給別人帶來了壞的影響。但是我看到大家對我都很友好,我就應該做到對他人也有禮貌了。”卡耐基接著問:“經過了這麼多年之後,你認為那一次是你最可怕的不幸嗎?”班搖搖頭說:“不是的,我現在感覺到很慶幸!要知道,當我克服了當時的恐懼與悔恨之後,就開始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之中。我開始看書,對經典名著了解了不少。在這些年裏,我至少看過了一千四百多本書,這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感覺,發現了之前不知道的精彩。另外,我開始聽音樂,聽世界那些最經典的樂曲,讓我從中震撼。在這些年裏,我最大的改變是有時間去認真地思考,我可以仔細地看看這個世界,也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念。我還發現之前所追求的事,很多是沒有必要的,這樣就能讓我更輕鬆地活著。”班通過看書,對文學有了愛好,通過坐著輪椅演說,認識了很多人,後來他成為了喬治亞洲政府的秘書長。這裏借鑒尼采的一句話:“在必要情況下要忍受一切,而且還要喜愛這種情況。”卡耐基便建議,事業越成功者,就會越發覺阻礙他們的缺陷,從而促使他們加倍努力以獲得更多的豐收。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缺點會帶給我們意外的收貨。”還有把負能量變成正能量的密爾頓,他可能就是因為雙目失明才寫出更好的詩篇;還有貝多芬,可能因為聾了才譜寫出更優秀的曲子;還有海倫·凱勒,她的輝煌的成就可以說取決於她的瞎與聾;還有柴可夫斯基,他的婚姻要不迫使他走向自殺的邊緣,他的生活如若不是那麼的悲催,他就難以寫出不朽的《悲愴交響曲》;還有思妥也夫斯基與托爾斯泰,他們的生活要不是充滿折磨,他們的小說就不會登峰造極。這裏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一句話:“如果我沒有這種殘疾的話,就難以完成這麼多的工作。”在達爾文出生的時候,美國的未來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也出生了。如果林肯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在哈佛大學畢業,並且擁有完美的婚姻,他可能就會像平常人一樣度過一生,不再有在蓋茨堡發表的不朽演說,不再有美國統治者最美又高貴的話“不要對別人懷有惡意,要對每個人抱有喜愛”。
卡耐基又說到了艾默生·福斯狄克,艾默生·福斯狄克在他的《洞視一切》一書中說:“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人有一句俗語,我們都能夠用來鼓勵自己:北風造就維京人。我們為何認為,有一個十分有安全感而非常舒服的生活,什麼困難都沒有,舒適和清閑,這些就可以讓人變成好人或者很快樂呢?反之,那些可憐自己的人會可憐他們自己,就算舒服地躺在一個大墊子上時也不例外。但是在曆史上,一個人的個性與他的幸福,卻來自各種不一樣的環境,好的、壞的,隻要他們肩負起個人的義務。所以我們再說一遍:北風造就維京人。”
就不能總是頹廢了,有必要有把負變正的樂觀心態。我們為什麼要這樣試一試呢?願意在於兩點:
原因之一是,我們可以成功。
原因之二是,就算難以成功,隻要有把負變正的心態,就會讓我們向前看。還有,用“一定”代替“否定”,會激發我們的創造力,會讓我們沒有時間去思索那些憂慮的事情。
我們要培養帶來平安與快樂的心態,並遵守這一條原則:“當命運遞給我們的是一個檸檬的時候,要把這個檸檬變成檸檬水。”
卡耐基便說,他的另外的一個朋友馬克,因為學會了怎樣擁有,不再為缺乏而憂慮,還走出了悲劇的邊緣。來看一下馬克的經曆:
馬克的生活十分忙亂,在城裏開了一間語言學校,在亞利桑那大學學風琴,並且他參與了很多大宴小酌、舞會與在星光下騎馬。有一天早上,馬克的心髒病發作,便去找醫生,醫生說:“你需要躺在床上靜養一年!”這些話並沒有讓馬克堅信自己能夠強壯起來,他想在床上躺一年,就會成了一個廢人,就有可能死掉了。馬克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碰到這樣的事情,也不明白做錯了什麼,但還是按照醫生的話躺在床上。馬克的鄰居史密斯,他是一位藝術家,對馬克說:“你如果認為躺在床上是一個大悲劇,那是不對的。那樣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去認識真實的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你將會在思想上成長,這會比你這麼些年來得到的還多。”馬克便平靜了下來,想一想接下來的生活,他認為看許多書能啟迪思想。有一天,馬克聽見一位新聞評論員說:“你隻能談論你知道的事情。”這一句話深入到馬克的心裏,決定能夠健康而愉快的生活。於是,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馬可會對自己說:“我沒有痛苦,我有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我的耳朵能聽得見,我的眼睛能看得見,還有感受著美妙的音樂,看看書,吃得好,還有親朋好友,這些讓我十分高興,看來我的生活充滿著樂觀。”從那時開始到現在,馬克都每天過著豐富有意義的生活。他十分感謝躺在床上的一年,那是他在亞利桑那州度過的最有意義最愉快的一年。現在馬克已經很開心,這讓他得到了珍貴的生活。
卡耐基說到此,便引用了羅根·皮爾薩爾·史密斯的幾句話,羅根·皮爾薩爾·史密斯說:“生活中會有兩個目標,第一個是要得到想要得到的,第二個是在得到後可以享受它,隻有聰明的人才會做到第二步。”
如果你去了解,先看一本能給人以勇氣、啟迪人的書。推薦波紀兒·戴爾的《我希望能看見》。波紀兒·戴爾在書中寫到:“我是一個似乎瞎了近五十年的女人,我隻有一隻眼睛,而眼睛上還有疤痕,隻能通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去看外界。在看書的時候,我要把書拿得很近,而且盡可能地把眼睛往左邊斜。我一開始拒絕他人的憐憫,不想在他人眼中是怪人。在我小時候,我想與其他的孩子玩跳房子,但是卻看不到地上畫的線,在其他的孩子回去之後,我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貼在線上瞅來瞅去。我會把朋友們所玩的地方記在心裏,也很快成為玩遊戲的高手了。我在家裏看書的時候,有時眼睫毛都會碰到書本。我獲得了兩個學位,第一個是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獲得的學士學位,第二個是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的碩士學位。我在一開始教書的時候,是在明尼蘇達州雙穀的一個小村子裏,後來到南德可塔州奧格塔那學院的新聞學與文學教授教書,我在這裏教了十三年,也到很多婦女俱樂部發表演說,還到電視台主持節目。在我腦海的深處,我懷著一種完全失明的恐懼心理,為了克服這種心態,我對生活采取了很樂觀而近乎戲謔的心態。但是,在1943年,我52歲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我做了一個很成功的手術,比以前的清晰度增加了四十倍,於是,一個嶄新、可愛、讓人興奮的世界出現在我眼前。我開始發覺,就算在廚房裏洗碗、碟子,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我可以在洗著碗盆時開心地玩著肥皂沫,我會把手伸進去,抓著一大把肥皂泡沫,並把它們朝著光的地方舉起來。通過陽光,我看到裏麵綺麗的世界。我應該感到慚愧,因為忘掉了自己天天生活在一個可愛的童話王國裏,我都在混日子,看不見生活的美好與多姿多彩。”
那麼,你要記住這條原則:要想想你開心的事,而不要理會你的煩惱。
卡耐基曾經收到一封來自北卡羅來那州艾爾山的信,這封信是伊德太太寄的。卡耐基打開這封信,看到上麵有這樣的話:我從小就敏感而且靦腆,由於我的身體太胖,我的臉蛋也看起來胖許多。我的母親很古板,她認為弄髒漂亮的衣服是愚蠢的行為。她總是這樣對我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所以,她就以這句話幫我穿衣服。我也很少與其他的孩子到室外去活動,所以體育課的成績就很差。我看起來害羞,這讓我和其他的人顯得不同,因此就難以引得別人喜歡。長大以後,我嫁給了一個比我大幾歲的男人,可是我並沒有改變。我丈夫的一家人也很友好,這讓我充滿了信心。我用最大的努力希望像他們一樣,但是我卻做不到。他們為了讓我快樂而做的每一件事,最終隻是使我蜷縮到龜殼裏去。我變得緊張和煩躁不安,開始躲避朋友,情況糟糕到我都害怕聽到門鈴聲。我便認為我是一個失敗者,還擔心丈夫會發現這種情況。所以每當我出現在社交場合的時候,我就假裝很開心,結果卻做得很過分。我明白我做得太過分,也會為此感覺到難過。最讓我不開心的是,我感覺到生活了無意義,想到了自殺。可這種方式能解決我不快的日子嗎?我便陷入了沉思。有一天,我聽到婆婆在談怎樣教養她的幾個孩子,他說:“不管事情發展到如何地步,我都會要求他們保持原來的本色。”“保持原來的本色”這幾個字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發現我之所以那麼痛苦,是因為一直在嚐試著一個不適合我的生活。從那天開始,我就完全改變了,我試著保持自我的本色,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優點,並且盡可能地穿適合自己的衣服。我主動去結交朋友,便參與了一個社交團隊,起先是參加一個小的團隊,在團隊裏需要我發言,一開始我會緊張地說不出話來。但隨著發言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的勇氣也在逐漸地增加。現在我感覺很快樂,是以前難以知道的結果。我在教養孩子時,也要求他們要保持自己的本色,這樣才能去除掉負麵的能量,讓自身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