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高登·季爾基博士說:“保持自己的本色,就會像曆史一樣悠久又古老,也會像人生一樣的普遍。”不願意保持自我本色的人,是許多精神與心理問題的潛在因素。寫過十三本書及數以千計文章的幼兒教育專家安吉羅·帕屈說:“那些做的事情與自己的本色不符的人是最痛苦的。”而這種渴望做不一樣人的觀念,在好萊塢很流行。就像是好萊塢最知名的導演之一山姆·伍德,他說在啟迪一些年輕的演員時,遇到一個很困擾的問題,那就是讓他們保持本色。不過,他們都想做二流的拉娜透納或三流的克拉克蓋博。不過,這是種裝腔作勢,完全模仿別人,就會失去了自我。
卡耐基便如此說,保持自我本色,不會生活得很痛苦。
卡耐基曾經問素凡石油公司的人事室主任保羅·包延登:“求職者犯的最大的錯誤時什麼?”保羅·包延登說:“他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堅持自己的本色,他們不敢用真麵目示人,就顯得不坦誠,這樣會讓人覺得他們是一個偽君子,結果就難以得到錄用。”
卡耐基便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女孩,她想當歌唱家,隻是她的臉長得不好看,尤其是她的齙牙,讓她在每次演唱時都覺得不美觀,便要去掩飾,但是活得不自在。後來,有一個評委對女孩說,‘你很有天分,隻是我發現你在表演的時候總是在掩藏什麼,我知道你是在說你的牙不好看,不過,齙牙有錯嗎?如果你不能張開你的嘴巴,怎麼更好地發出聲音呢?如果你讓觀眾看到了你的實在,我想他們會喜歡你的。再說了,那些齙牙說不定會給你帶來好運!’這個女孩接受了評委的忠告,從此不再去留心牙齒,她愉快地歌唱著,最終成為了電影界與廣播界的一流紅星。”
威廉·詹姆斯便說:“一般人隻發覺了自己10%的潛在能量,我們也隻是睡了一半,而對我們身心兩方麵的能量,我們用的很少。如果再擴大一點,人會具有更大的能量,懂得如何去做以及做得更為出色。”
卡耐基接著說:“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考慮其他的人,因為我們是這個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確,我們是這個世界上的新鮮事物,之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有和我們完全一樣的人。遺傳學家還告訴我們,你之所以是你,必是由於你父親的二十四個染色體與你母親的二十四個染色體遺傳的是什麼。在每一個染色體裏,有幾十個到幾百個遺傳因子,在某些狀態下,每一個遺傳因子都能變化成一個人生。就算父親與母親結婚之後,生下的這個人正好是你,也是三十億萬分之一的概率。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三十億萬個兄弟姐妹,那麼他們可以和你完全不一樣,這是經過科學論證的。
堅持自我本色,會讓你不一般,來看看歐文·柏林給已經去世的喬治·蓋許文的忠告。當柏林與蓋許文第一次見麵的時候,柏林已經十分有名,而蓋許文還是一個普通的作曲家。柏林十分欣賞蓋許文的才能,就問蓋許文要不要做他的秘書,薪水相當於他當時收入的三倍。但是,柏林告誡說:“如果你接受的話,你可能成為一個二流的柏林,如果你堅持自己的本色,你會成為一流的蓋許文。”蓋許文認識到這個忠告之後,決定要成為美國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還有金·奧特雷、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威爾·羅吉斯、卓別林都堅持自己的本色,結果能量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就拿卓別林來說,在卓別林開始拍電影的時候,導演讓他去學當時很有名的一位喜劇演員,但是卓別林卻後來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表演方式,才能夠功成名就。鮑勃·霍伯也有類似的經驗,他很多年在歌舞片上努力,卻沒有什麼成就,直到發覺到自己有說笑話的才能之後,才一舉成名。威爾·羅吉斯一開始在雜技團裏辛辛苦苦地幹了很多年,但直到發覺自己在幽默上的天分之後,才獲得了成功。在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夢剛進入廣播界的時候,她希望當一名喜劇演員,但是沒有得以實現。後來,她甘心在廣播裏出人頭地,終於成為了紐約最受聽眾喜愛的廣播明星。還有金·奧特雷在出道時,想改掉德州的鄉音,穿得像是城裏的紳士,自稱是紐約人,可是卻招來了大家的嘲笑。最後他試著彈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進行了了不起的演藝生涯,成為了全世界在電影和廣播兩方麵都著名的西部歌星。
卡耐基便說,你是這個世界的新事物,要為此感到慶幸,要盡量利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所有。歸根結底,成就都和本人的事實潛能有關。你隻要唱你自己的歌,隻要畫你自己的畫,隻要做一個因為你的經驗、你的環境與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管好壞,你都得造就自己的小花園,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自己的音樂。
就像是愛默生在《論自信》這篇散文裏寫到:在每一個人的教育經曆之中,他必定會在某時期發覺,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不論好壞,他必定保持本色。固然廣大的宇宙之間充滿了好的事物,但是除非他耕作那一塊給他耕作的土地,要不他並不能得到好的收成。他一切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種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沒有人明白他能做出什麼與知道些什麼,而這都是他要去嚐試獲取的。
詩人道格拉斯·馬羅區也說:
要是你不能成為山頂的一株鬆
就當一叢小樹生長在山穀中
可須是溪邊最好的一小叢
要是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就做灌木一叢
要是你不能成為一叢灌木,就做一片草綠
使公路也有幾分歡娛
要是你不能成為一隻麝香鹿,就做一條鱸魚
可須做湖裏最好的一條魚
我們不可以都做船長,我們得做海員
世上的事物,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我們要做的工作,就在你的手邊
要是你不能做一條公路,就做一條小徑
要是你不能做太陽,就做一顆星星
不能憑大小來判斷你的輸贏
不管你做什麼都要做最好一名
要想培養能帶給你平安、消除憂慮的心態,請記住這條法則:“不要模仿他人,要找到自己,堅持自我的本色。”
卡耐基在這些方麵上佩服已經去世的佛烈·富勒·須德,他也有一種正能量。在他還在費城當編輯時,有一次,他在大學畢業班講演,他問大家:“有鋸過木頭的嗎?有的話請舉手!”接著很多學生舉手,佛烈·富勒·須德又問:“有人鋸過木屑嗎?”結果沒有人舉手。這也是說木屑是已經鋸下來的,是過去了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再去鋸木屑。
不要沉浸在過去的悲傷之中,會找出新的方式彌補內心的創傷。
卡耐基便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包括那些犯了罪的人。有一次,卡耐基來到監獄,讓他驚奇的是那些囚犯看起來像外麵的人一樣快樂。不過,監獄長告訴他,當囚犯剛進來的時候,都情況十分糟糕。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就忘掉了那些不快,並盡可能地把眼前過好。
為何要浪費眼淚在過去呢?就算是拿破侖,也有三分之一的敗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負麵的變成正麵的。
卡耐基便由此感慨,每個人都會麵臨著一個問題,要清楚自己的心態,找到快樂的源頭。
的確,快樂的源頭源於心態,如果我們想到的都是快樂的念頭,那麼我們就會快樂;如果我們想到的都是悲傷的事情,那麼我們就會悲傷;如果我們想到的是可怕的場景,我們就會害怕;如果我們想到的是壞的念頭,我們就會擔心;如果我們想到的是失敗,我們就要失敗;如果我們沉浸在自憐之中,大家都會躲開我們。
這便是暗示的作用,我們要習慣性地用樂觀的心態去麵對,這樣采取正麵的態度就會讓我們變得更積極。
要是一個人總關心一些嚴重的問題,怎能在衣襟上插著花昂首闊步呢?
有一次,卡耐基協助羅維爾·湯馬斯主演一部有關艾倫貝與勞倫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征的影片。羅維爾·湯馬斯事先拍好了戰爭的場麵,用影片記錄了勞倫斯與他那支多彩多姿的阿拉伯軍隊,同時記錄了艾倫貝征服聖地的整個經曆。他那穿插在電影中的演講——“巴勒斯坦的艾倫貝和阿拉伯的勞倫斯”,在倫敦與全世界都大受轟動。在倫敦成功之後,又在其他的幾個國家獲得了成功。接著,他用了兩年的時間,拍攝了一部在印度與阿富汗生活的記錄影片。但是,卻麵臨著巨大的債務,以至於羅維爾·湯馬斯垂頭喪氣,在觀眾眼裏也變得一文不值了。羅維爾·湯馬斯麵對此次挫折,做好了準備的心理,就會在每天早上出去辦事之前,買一束鮮花插在衣襟上,接著昂首闊步地走著。他沒有對挫折所擊倒,對他來說,挫折隻是生活的一部分,他有必要心態樂觀。經過了這一番奮鬥,他最終擺脫掉了困境。這說明了心理素質強的正能量,卡耐基接著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美國內戰時期的傳奇故事:
瑪麗·貝克·艾迪是基督教信仰療法的創始人,不過一開始她感覺生命中隻有貧窮、疾病、痛苦與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結婚後不久就離世了,第二任丈夫又把她拋棄。她有過一個兒子,隻是由於貧病交加,在兒子四歲的時候就送給別人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兒子。她雖然健康狀況不好,可對“信心治療法”十分感興趣。這是她生命中的轉折點,就發生在麻省的理安市。那是一個很冷的天氣,她走著走著便跌倒在了路麵上,而且脊椎受了傷,她不停地痙攣著,醫生也說她活不了多久了,醫生還說,就算她能活命的話,也難以再行走了。躺在病床上,瑪麗·貝克·艾迪打開《聖經》,她讀到馬太福音裏的句子:“有人用擔架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麵前來,耶穌對癱子說,開心吧,你的罪赦了!起來,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結果那人就站起來,回家去了。”正是這兩句話讓她產生了一股正能量,一股可以醫治她的神奇的能量,使得她“馬上下了床,馬上行走”。瑪麗·貝克·艾迪說:“這種經驗太神奇了,就像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一般,讓我獲得了新生。我現在總結到,這一切都是心理把負變正的能量所帶來的作用!”
而卡耐基雖然尊重基督教,但卻不是這個教派的信徒,卡耐基會有著思想的正能量。在卡耐基從事成人教育三十五年的時間內,深刻地了解到男人和女人都是可以消除掉負麵的心態的。關鍵是在於你是否願意改變,改變了則會讓自己發現新的美好。卡耐基見過這樣子的事情很多了,所以就見怪不怪了。
還在三百年前,密爾頓瞎眼後,認識了一個道理:“思維的使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夠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法國的哲學家蒙坦說:“一個人由於發生的事情所遭受的傷害,不及因為他對發生事情所擁有的觀念來得深。”也就是說,我們對所發生事情的觀念,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當你被煩擾所困擾之時,當你緊張不堪時,把負變正會讓你走出這一漩渦。
實用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行動幾乎是隨著感覺而來,可是事實上,行動與感覺是同時發生的。要是我們使自己在意誌力控製下的行動規律化,也可以間接地讓不在意誌力控製下的感知規律化。”便要得知,不能隻憑“下定決心”就變化情感,但是卻可以改變我們的動作,當動作改變的時候就會改變了感知。威廉·詹姆斯還說:“如果感覺不到快樂,那麼就尋找快樂的方法,讓你的言辭及行動使得你看起來是快樂的樣子。”這種方法是否會湊效呢?你不妨去體驗一下!讓你的臉露出一個開心的笑容,然後挺起胸膛深呼吸一口氣,接著唱一小段歌,要是你不能唱,就吹口哨,要是你不會吹口哨,就唱一段歌。你很快就能發現,不能再這樣頹廢與消極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