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最讓人學習的是他在事業上的成就,這些事業上的成就有著什麼樣的秘訣,才促使卡耐基的事業如此輝煌?
其實,有一個良好的榜樣,並且去努力、克服挫折,再加上不錯的宣傳,你照樣也是一個事業成功的人。
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有一個人對卡耐基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正是這種榜樣的力量,讓卡耐基這位劃時代的大人物散發著光彩。卡耐基是以誰為榜樣呢?這個人就是鼎鼎有名的林肯。從卡耐基的事業征途中,可以看出對林肯不一樣的視角。林肯也就像一麵鏡子,折射著卡耐基的方方麵麵。
卡耐基的童年和林肯的童年是十分相近的,所以有一種時曾相識的感覺。在第一能量書中主要介紹了卡耐基的青少年時光,在這個能量書中,我們先來看看林肯的經曆。
林肯在十五歲的時候才開始識字,以至於隻是能閱讀部分文字,卻沒有寫作的能力。1824年,一個外地的老師來到林肯的家鄉設立私塾,林肯就可以去求學了。這個老師叫阿策爾·朵西,他相信隻有大聲地朗讀才能看出一個是否用心。他在教室裏走來走去,誰要是不讀書,他就會用教鞭打他一下。因此,林肯每次都會很吃力地閱讀。
林肯上課的這個教室既矮又粗陋,阿策爾·朵西也很難站直腰。他們閱讀的教材主要是聖經,他們練字的模本是華盛頓與傑佛遜的筆跡,因此,林肯的字體和這兩位總統的十分相似。林肯由於買不起書,就向別人借,然後用信紙抄下來,做成一本自製的書。在林肯去世之後,卡耐基還聽說,他的繼母的身邊還保留著這樣的一種書頁。
林肯在上學時不僅想寫出自己的觀點,還經常寫詩,有時候會把自己寫的詩句拿給鄰居威廉·伍德指教。林肯有一篇文章曾經發表在俄亥俄州的報紙上。而林肯在寫第一篇文章時,表達了他對動物的憐憫之心。林肯在學校裏上學的日子總共還不到一年。
卡耐基便認為自己在學業上比林肯幸運,而林肯後來知識那麼淵博,在於他艱難困苦之下仍發奮讀書,這一點是卡耐基應該向他學習的。直到1874年林肯當選國會議員時,還在他的教育程度一欄裏填上“不全”二字。在他被提名為總統之後,還說:“我小時候知道的並不多,但我能讀能寫,之後就沒能夠上學了。我缺少基礎的教育,但我之所以有今天,在於我自修取得的結果。”
林肯學會了閱讀,讓他主動去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據說,在林肯的繼母到來之後,給他帶來了五冊藏書:《聖經》、《魯賓遜飄流記》、《伊索寓言》、《天路曆程》和《水手辛巴達》。當時的林肯就把它們視為無價珍寶,從中也鍛煉了自己的文風、說話方式。可除了這些書之外,林肯渴望擁有其他的讀物。他曾經向一位律師借閱了修訂版的印第安那法典,又嚐試閱讀了“獨立宣言”與“美國憲法”。
卡耐基很讚賞林肯的這種刻苦求學的精神。還聽說林肯對書非常著迷,總會借著月光看到很晚,在林肯要睡覺的時候,會把書塞在圓木縫裏,等第二天陽光灑照而來的時候,拿起來再讀。在林肯借書的事件中,卡耐基最清醒的是《史考特教本》這本書了。這本書教會了林肯怎樣公開發言,讓林肯認識了古希臘的雄辯家西塞·狄莫西尼斯和英國文藝複興時期的大文學家威廉·莎士比亞。林肯酷愛這本書,也增長了他的很多才幹。
林肯的父親老湯姆是不喜歡林肯在下田時還閱讀書的,他經常會對在田裏看書的林肯嘮叨,說林肯是一個懶漢!林肯卻毅然接受父親的這種責罵,因為隻要他能看書就是他最在乎的了。然而,老湯姆多次嗬斥林肯沒有起到效果,就在某一天當著大家的麵給了林肯一個耳光。林肯被打倒在地上,流出了眼淚。從此,林肯和父親之間產生了隔閡。卡耐基在了解這一段時,說:“如果當時的林肯的父親能促使林肯讀書,林肯就會更有成就了!”卡耐基便進一步關注著林肯的人生曆程:
1830年,“牛乳症”蔓延到林肯所生活的地方,由於林肯的父親老湯姆喜愛搬家,這一次“牛乳症”讓他們損失了不少。二十多年後,林肯還回憶說:“真想不到當初會再一次遭遇那種風險!”
在荷思敦的《林肯傳》中便有這樣的記載:“那天,林肯向我講述遠行的經過,他說,當時白天路麵上已經冰雪融化,到晚上的時候會凍結,所以走起路來非常費勁。由於河上沒有橋,所以就要繞更多的路。還記得有一次,小狗脫了隊,當我們過了河,小狗還站在對岸,並不停地叫著。我的家人都建議丟掉那條小狗,但看到它慌得亂叫亂跳的樣子,我還是再涉水回去,終於得意地夾著發抖的小狗趕上隊伍。”
這其中便見林肯的愛心,也是卡耐基所很為重視的。而就在林肯的全家穿過草原的時候,國會正在激烈地辯論著州政府是否要退出聯邦。期間,丹尼爾·威伯斯特從參議員席站起來,用低沉嘹亮的聲音演講了一篇《威伯斯特答海書》,這讓林肯深受啟迪,把它視為“美國最堂皇的演說範本”。林肯還說:“自由和團結是不可分割的!”恰恰是有這些堅定的信念,促使了一個趕著牛車向往伊利諾州的小夥子,最終實現了美國的統一。
卡耐基便說,在事業成就之前,要有堅定的信念。這信念會促使一個人不動搖,最終與成功接軌!
林肯正是憑借這種信念,深刻地打動了卡耐基。卡耐基也是因為以林肯為榜樣,最終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卡耐基還說,如果林肯娶了安妮·魯勒吉,可能會幸福一輩子,但不會當總統,因為安妮·魯勒吉不是要逼他拚命爭取功名的人。但正是林肯娶了瑪麗·陶德,而瑪麗·陶德一心想入住白宮,才促進了林肯的進一步政治生涯。
林肯在走上政治舞台的道路上是艱苦的,在一開始政敵就指責他為異教徒,而且由於林肯與高傲的陶德與愛德華家族聯姻,政敵便說他是財閥與貴族利用的工具。但麵對這些捉弄,林肯則是顯得很坦然。
第一次林肯沒有競選上,這是他政治生涯所遭遇的第一次失敗。兩年後林肯又出馬了,這一次競選上了,讓妻子瑪麗·陶德十分高興。就給林肯製定了一個新的晚禮服,以便自己能夠更好地進入華盛頓的名流之列。可是當她到東部和林肯回合之後,才發現事情不像想象的那麼簡單。林肯在沒有領到政府的薪水之前,要先向史蒂芬·A·道格拉斯借錢來開銷,由此林肯夫婦隻能暫住在杜夫格林街史布裏格太太的宿舍。宿舍門前的街道沒有鋪石板,人行道上都是由灰土與砂石構成的,房間陰森森,還沒有水管設備。後院裏有一棟小屋、一個鵝欄與一個菜園,鄰居們養的豬隻時常會闖進來吃青菜,史布裏格太太的小兒子時不時會拿著木棍跑出來趕牲畜。
這種環境對林肯來說便又是一種曆練,能讓他平淡中和人民走得親近。但林肯的妻子卻不願意過這種生活。她一直想進入華盛頓的名流,無奈被紛雜的世界所叨擾,隻好忍耐著。但這種情形與當時潛伏起來的政治風險相比較,根本算不得什麼。林肯在進國會的時候,美國和墨西哥正在打經曆了一年的戰爭,這場戰爭是由國會中主張蓄奴的人刻意挑起的,目的是推廣奴隸製度,並選出讚成蓄奴的參議員。在這場戰爭之中,美國取得了兩項的利益,一個是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州割讓給了美國,一個是奪取了墨西哥的一半領土,改建為新墨西哥州、亞裏桑納州、內華達州與加利福尼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