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是很重視現實與實際的,這讓他是一個充滿理智的老師,而不被學生認為在胡說八道。
卡耐基有時候會麵對著與學員之間的不友好協商,但卡耐基都會本著人文的關懷去處理,畢竟自己是他們的老師,就應該能原諒、容忍他們。這樣才會讓他們看到可觀,當然會有助於自己的前程。
說到這裏,卡耐基便要告誡那些勢不可擋的有身份的人物了。一個人要想發展事業,在事業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除了要去戰勝外,自己本身也要保持一種低姿態,不能和別人斤斤計較。這是做人的一條起碼的準則,也是成就自己人生與前程的一條法則。
卡耐基在離開青年會後,在社會的顛簸中,更深刻地體會到,有時候我們做的並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這時候要全麵思考,要重新定位。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再多麼努力到最後也可能會功虧一簣。
因此,卡耐基會經常對自己說:“這個課程采用這種方法合適嗎?我下一次再陷入這種困境該如何處理?遇到了突如其來的困難,如何去化解?我要找到各種途徑去解決它們,這些途徑是什麼呢?”卡耐基便會在自己的教學失敗之後,總結經驗與教訓,從而讓學員們滿意。
卡耐基在這一方麵上做得是很突出的,不然問題解決不了就難以是一位稱職的老師。
卡耐基也說:“在麵對困難與挫折時,會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如果能從中突破,就會烏雲過後一片豔陽天。所以我樂意去戰勝困難與挫折,因為我渴望呼吸困難與挫折後的新鮮空氣。”
卡耐基如此說,便更為重視每一個到來的棘手問題。在卡耐基遇到學生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時,卡耐基總會用新穎的辦法讓他們覺悟。
這一點是卡耐基事業成功的觀念,他也時常會去圖書館,以便讓自己的講課變得活潑。有時候卡耐基會遇到一些煩惱,在這些煩惱解決之前,卡耐基會搜腸刮肚地想對策。不然,第二天還有第二天的事情要做,這樣一再拖延的話,隻會影響工作與進程。
卡耐基看到這樣的一些故事:一連串的失敗之後,如果放棄的話就無法成功,再堅持一步就可能成功;困難與挫折是常有的,笑對這些的人會活得瀟灑、愜意;在困難與挫折中是一種痛苦的過程,如果想想之後的甘甜,會很好地去應對;那些一遇到困難與挫折就打退堂鼓的人,一生中會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當然也會活得不自在。
卡耐基便經常講到林肯的故事,林肯在遇到他人的批評之時,會寫信寫詩揶揄他人,然後把那些信件撕掉。有人會覺得荒唐可笑,林肯說:“把心中的不滿寫出來會發泄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重歸一個良好的起點,如果把這些不滿告訴對方,就不是解決的措施了。把這些不滿遺失掉,才不會帶著負擔前行,才能更好地讓對手尊敬。”
林肯便是這樣贏得世人愛戴的,當然林肯也有不愉快的經曆,關鍵是他沒能恰當地處理好這些困難與挫折。林肯曾經在《春田時報》刊登了一封沒有署名的文章,嘲笑一位自負而又好鬥的愛爾蘭人。結果讓這位愛爾蘭人怒火中燒,他通過各種途徑找到寫那篇文章的人是誰。就找到林肯,要與林肯決鬥。好在後來有別人協調,才避免了一決生死的決鬥。
卡耐基便說,我們不要總嘲笑他人的缺點,這是讓人所記恨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之中,有的人我們可以與其開玩笑,有的人則不可以,我們要分清對象去說笑。且在那些說笑的對象之中,會遇到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的話,君子不會和你斤斤計較,大不了老死了不相往來,如果是小人的話,你這一生可就沒玩沒了了,他會通過各種方式去造謠中傷你,讓你總是煩惱不斷。
因此,卡耐基建議,不要得罪小人,得罪小人就會給自己的前程堵一堵牆。我們都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同樣的道理小人多了路就沒法走了!
我們就要很好地去選擇事業夥伴了,要知道該和什麼樣的人合作不該和什麼樣的人合作。合作對象往往會決定我們的輸贏!
在找到靠譜的合作對象之後,即使會出現困難與挫折,也要想辦法去解決。不能一遇到不愉快就要結束合作,要知道,找到一個值得依賴的合作對象是很困難的事情。如果那個對象確實靠譜,就應該和之間更好地合作。當然,之間並不會一帆風順,不能戰勝這些困難與挫折的話,你到最後隻會靠自己的力量孤掌難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