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發展了這麼多年,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可曾停下自己的腳步,仔細回想一下,看看我們到底教給了孩子些什麼。在學校裏,孩子們學會了多元方程的解法,卻不會合理使用手裏的生活費,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學會背誦了唐詩宋詞,卻寫不好一封家書……在家裏,孩子學會了飯來張口,自己卻做不熟一頓飯;學會了衣來伸手,卻不去洗一件衣服,隻會將髒衣物從學校背回家……“高分低能”成了孩子們的代名詞。我們的教育本著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最終卻事與願違,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然而他們多數有了“才”,卻未必成“人”,更有甚者兩者皆無。
這就是我們教給孩子的,我們總是責怪孩子這做得不夠好,那不會做,卻沒有反思過,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到底我們的教育應該教給孩子些什麼?
家長和老師期待孩子們可以升入一所好高中、好大學,將來可以找到好工作,可過分地注重孩子們的成績往往導致對其他方麵教育的疏忽,於是,有許多孩子即使考上了好學校,依然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或是心理上不健全,或是人格上有缺陷,這些都讓孩子們在頂著繁重的學習壓力、競爭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社會壓力,這是我們的教育者和家長應該深刻反思的地方。
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隻小貓自己不會抓老鼠吃,總是貓媽媽抓到了喂給它吃。有一天,貓媽媽要回娘家幾天去看自己的媽媽,臨行時非常發愁,不知道留下小貓應該怎麼辦。後來貓媽媽想了一個辦法,烙了一張特別大的餅,在中間給小貓挖了個洞,給它套在脖子上。貓媽媽走了以後,小貓每天隻吃自己眼前的這一塊,因為它不知道怎麼把脖子後麵的餅轉到前邊來吃。過了幾天,貓媽媽回來的時候,小貓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
我們的老師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給孩子一個定理並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讓孩子學會使用這個定理來解決問題,才是老師教育的目的。
同樣對我們的家長來說,你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告訴孩子一個得數並不能真正幫助他,更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這道題應該如何解答。這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之教育理念,傳授給人既有的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掌握釣魚的方法。
道理誰都懂得,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實踐。
我們的家長在孩子剛剛踏入社會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擔心:害怕孩子不會照顧自己,或不會做某些事情。因為從小到大,這些事情都是由家長和老師來完成的。
童童上幼兒園後,每次吃飯他都不會動手拿勺,老師沒辦法,隻好喂他;因為不會脫褲子而經常尿濕褲子;午睡後超床,童童總是坐在那兒等老師來幫他穿衣服鞋襪……所有這些都是因為上幼兒園之前,童童不會自己吃飯,每次都是媽媽或奶奶喂飯;他也不會自己上廁所,因為褲子脫下來他就穿不上去了;睡覺沒有媽媽陪,他就不肯睡……園園第一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出遊,媽媽給她帶了兩個煮雞蛋,沒想到,遊玩回來後,兩個煮雞蛋原封未動。媽媽問她為什麼不吃,園園說,怎麼吃啊?這倆雞蛋圓溜溜的又沒縫,怎麼咬呀?原來每次吃雞蛋,都是媽媽把皮剝好了的,這次沒剝,園園就不知道怎麼下嘴了。
小凡今年剛考上大學,走之前媽媽給他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好了包,送到學校後,又給他鋪床,打掃,結果小凡天天打電話回來,問媽媽東西放在了哪裏。放假回來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帶,隻背了一大包髒衣服。
小勇現在已經二十幾歲了,讀書時成績就不怎麼樣,家裏好不容易托關係給他找了個民辦高校上學。現在畢業了,家裏又要動用一切人際關係幫他找工作。工作穩定下來了,家裏又想著給他找女朋友。而他卻隻顧在家玩電腦打遊戲,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米飯如何煮熟都不知道……也許是隻有一個孩子的緣故,一直以來父母為孩^子遮風擋雨,將所有的關愛和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事事為孩子們操心考慮,可謂關心到了極致,而孩子們似乎忘記了自己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
為什麼家長的良苦用心適得其反?正是家長看似周到而無微不至的嗬護和幫助,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自己嚐試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正是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誤區。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於家長關愛的需求程度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嬰幼兒期,家長絕對有責任也有必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麵去照顧、幫助孩子,因為缺乏這樣的保護,孩子是無法存活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一天天長大,就需要你給孩子適當的空間來讓他自己動手動腦。有些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總是不放心,習慣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自覺地就去幫上一把,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更快地獲得成功。但是,如果家長像這樣繼續全麵掌管著孩子的生活,不讓他自立,其結果必然會遲滯了孩子全麵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由於自身的作用始終被替代,孩子得不到鍛煉,就喪失了最合適的發展時機。在成人後的社會生活中,不僅沒有自信心,也很難有獨立性,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他就像“成人寶寶”,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始終無法長大。
為此給家長們如下建議:
1.讓孩子從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這是孩子脫離父母的溺愛、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從心理上剪掉孩子的臍帶,不要讓他們成長在家長的繈褓裏,因為我們的孩子最終是要獨立的。
2.讓孩子做一些家務活。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讓他感受生活的責任,從小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同時也讓孩子體會家長的辛勞,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這也是對一個孩子綜合素質的要求。
3.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孩子接觸、玩耍。不要因為孩子可能會發生衝突而禁錮孩子的自由,這樣的過度保護隻會讓孩子脫離社會、脫離現實,這樣的孩子最容易成為“成人寶寶”。
4.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而不要直接提出解決方案,甚至直接幫孩子做。
對孩子來說,解決問題的結果並不重要,是否能做得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義的是讓他學會獨立思考,享受解決問題的過程帶給他的成就感,這不但可以促進能力的培養,促進智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對完善人格的過程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聚——為孩子的發展助跑在教育中,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時常會忽略對孩子的愛的教育。這種“愛的教育”,不是指現在一直在提倡的“用愛教育”
的全新教育理念,而是去彌補“教會孩子去愛”的教育盲點。我們教會了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知識,政治、曆史、數學……卻忽略了他們是要在社會中生存,是要與別人相處的;卻忘記了教給他們如何去愛別人、愛自己、愛生活;等等。愛的意識的缺失讓他們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會與人相處,失去了愛的能力,他們不得不生活在愛的沙漠和荒原裏。
愛是一種很重要的生存能力,愛可以讓人們活得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意義。
從醫學上講,愛是讓人健康的有效途徑。對他人無私的愛,幫助他人時所充盈的真摯,與人為善的態度,這些積極的因素都可以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因為你對自己和他人都充滿愛心,這種精神和由此產生的積極心態,會在血液淋巴細胞中產生抗病功能,增加身體的免疫力,提高身體素質,克服生理病變,對身心健康都是大有益處的,所以,醫學家和心理學家都認為——愛是靈丹妙藥,有助於健康。
一個缺乏愛心的人往往敏感,好發怒,容易激動,情緒時常波動很大,思想多變,性情乖戾不易相處。由於缺少仁愛之心,對別人的苦難袖手旁觀,重利益輕義氣,不樂善好施,不熱心公益,當朋友們認清他之後,就會逐漸疏遠他,不屑與之為伍。而他則更加孤獨憂鬱,心情不好,長此以往可能就會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
心中有愛的人,總是熱情洋溢,情緒平和,對他人充滿關愛,對人生樂觀進取,讓人願意接近,且具有自尊心與自信心,克己而又樂於了解別人,善解人意,樂於助人,因此人緣很好,無論什麼場合都遊刃有餘,得到大家的喜歡。他們時刻生活在一種積極的態度裏,保持著快樂和自信。也由於他們對別人的幫助,讓他們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從而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左右逢源。
記得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好友向我講起了他上高中時的一個小“遭遇”。有一年暑假,他外出旅遊,遊覽名山大川,一路走來,他把自己遇到的那些優美的風景用照相機一一記錄了下來。
正當高興之時,他不慎將照相機摔壞了,大好的風景眼看要成為過眼煙雲。當他在一處景點前流連難舍、為不能留影而深感遺憾時,有個陌生女孩兒拿著即可拍相機走過來了。
他實在不想錯過這樣的美景,於是鼓足勇氣上前說:“你好,能幫我拍個照嗎?我的照相機壞了。”女孩兒笑了,非常高興地為他拍了照,滿足了他小小的願望。他感到過意不去,要給女孩兒錢,女孩兒卻執意不要。本以為女孩兒的這份情誼沒機會報答了,偶然間在去酒店的路上他又遇到了那個女孩兒。女孩兒當時蹲在路邊,無奈地敲打著她的自行車,原來是自行車鏈條掉了,他毫不猶豫地幫她將自行車的鏈條裝好……講完故事後好友深有感觸地說:“很多時候,我們幫別人也等於幫了自己,付出的愛總會有回報的。”
生活的哲學就是這樣的,學會愛別人,才會得到別人愛的回報。愛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回聲,你給予它怎樣的態度,它便回報給你怎樣的態度。記得有這樣一個很久遠的小故事,講述的是一種自然現象回聲,也講述的是生活的哲理和愛的哲學。再次把這個小故事拿出來分享,相信會有新的收獲的。
山上住著一戶人家,有一天,孩子因為做錯了一件事而遭到了母親的責罵,男孩兒內心對此忿忿不平,為了發泄壓抑的情緒,他一個人跑到屋外,坐在山腰上獨自哭了一陣,感到還是無法平衡,然後就大聲喊叫:“我恨你!”山穀遠方立刻傳來同樣的回聲,充滿了憤懣和怨恨。他頓時被嚇住了,以為有人很凶惡地在罵他,心裏的委屈更甚了,又繼續放聲哭了起來,整個山穀裏都是那種嘶啞的哭聲,震得耳朵嗡嗡地響。
小男孩兒抹了把眼淚,快步跑回家告訴了母親方才發生的事情。母親聽了沒有說話,反而溫和地笑笑,溫柔地替兒子擦幹眼淚,牽著他的小手,又來到山崖邊剛才哭泣的地方,要小男孩兒大聲喊:“我愛你!”對麵山穀也傳來同樣稚嫩而親切的回聲,友好地說著“我愛你”,小男孩兒破涕為笑。母親把他抱在懷裏,意味深長地說:“孩子,你給別人什麼,你才會得到什麼。”
這故事雖然淺顯卻意義深遠,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都應該告訴孩子這樣一個簡單的生活道理:生活是一麵鏡子,愛和恨都是相互的,你是以什麼樣的情感去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你。愛自己也愛別人的人,往往可以超越愁苦,給自己充分“生”與“活”的力量和信念。當然,愛的出發點並不在於一定要求回報,隻要將愛的深意植於內心,讓它生根發芽,緣於本性地去自然流露和傳達,在真誠與包容中,才會感受到人生的溫暖與和諧,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愛,可以說是一個人的靈魂的升華,也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一個充滿愛意的世界也充滿了希望,它能支撐起人類生命的發展和延續,也能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在相互的關愛中,在愛的奉獻中,我們的生命才能充滿無盡向前、向上的力量。愛,是我們充分地活著的證明,是我們自己的生存能力。
還有一個發生在費城的故事,一個多雨的午後。一位老婦人走進一家百貨公司,大多數的櫃台人員都覺得她隻是避雨,沒必要浪費口舌,也就都不去理她。隻有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微笑著問她,是否能為她做些什麼。老婦人回答說隻是在等雨停,這位銷售人員並沒有轉身走開,而是為她搬來了一把椅子,讓她歇歇腳。過了很久,雨停了,這位老婦人在離開之前,溫和地向年輕人說了聲“謝謝”,並向他要了一張名片。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幾個月之後,這家店主很意外地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個年輕人往蘇格蘭收取裝潢一整座城堡的訂單!這封標誌著財富的信,就是那天曾在百貨公司避雨的老婦人寫的,而她正是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當這位年輕人準備去蘇格蘭時,他已不再是一個小小的銷售人員了,他已升格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這個年輕人之所以受到幸運之神的如此青睞,就在於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對他人無私的關愛,而且這種關愛已經成為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的“本能”行為,也就是成為了一種習慣。而那些與幸運之神擦肩而過的人,也正是缺乏這樣的一種做人最重要的品格——關心他人的精神,崇高仁愛的良知。而這種幸運,或者說這種精神和良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須從小抓起,從小培養。
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愛是一種生存的能力。愛是相互的,想要獲得別人的關心幫助,首先要學會關愛別人,並且要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孔夫子也教導後人“欲立者先立人,欲達者先達人”。一個懂得關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關照,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