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可避免地會涉及懲罰和獎勵,也會涉及讓孩子體驗真正的自由等。教育的藝術也正體現在這些方麵。下麵我們就這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一、懲罰的藝術孩子雖然還小,心智發展還不成熟,但是他們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不懂事,他們隻是自控能力差一點而已,隻是還不會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應把孩子當作成人看,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教他學會承擔責任,學著約束自己,而不是無限度地容忍孩子的不良行為,甚至為孩子的不良行為尋找借口。適當的懲罰是愛的表現,也是規範孩子行為的有效手段。懲罰遠遠不隻是打孩子的小屁股那麼簡單的事情,懲罰是一門藝術,是如何讓孩子懂得責任和事理的藝術,這才是懲罰的根本目的所在。懲罰絕不應該是父母憤怒時發泄的途徑。
下麵介紹幾種懲罰孩子的有效方法:
1.冷處理,讓孩子自行停止。冷處理是消除孩子任性的好辦法。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隻要不影響到別人,父母們一般都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了別人,就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其實孩子的哭鬧隻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如果因為孩子哭鬧而受到過於嚴厲的懲罰,就會造成孩子同父母關係的疏遠,也會挫傷孩子的感情。
2.讓孩子體驗後果。有時孩子也會選擇無理取鬧來表達自己的任性,如把東西丟在地上,這是全世界的孩子的通病。這時候家長一般會要求孩子把東西撿起來。有的時候,孩子可能也會耍賴,不肯去撿,家長們也不必強迫他撿,而選擇自己把東西撿起來給孩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孩子要父母陪著玩,家長們就要不失時機地對孩子施行教育:“你把東西扔的到處都是,現在我要去收拾,沒有時間陪你玩。”這時候,孩子在父母的提醒和懲罰下,會體驗到他不良行為的後果,就會明白,他真的不應該這樣做。
3.嚴肅的說理配合適度的懲罰。屢禁不止是孩子的通病,當你的孩子在屢次的“警告”後仍執迷不悟時,你該怎麼做呢?我們來看看加拿大的父母們如何對付這種孩子。加拿大是不主張體罰孩子的國度,家長們普遍認為,懲罰孩子應該製定一個長遠目標,並圍繞這個長遠目標來進行。首先,家長們一般會給孩子定一些必須遵守的規矩,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線究竟在哪裏,一旦越過這個底線,他就會受到懲罰。這個底線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遵守的承諾,家長不得越權,孩子不得違規,這樣就避免了家長對孩子濫施懲罰。
不要放縱孩子的任性,這是一種不負責的愛;也不要對孩子大加嗬斥,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恰當的方法就是告訴孩子,我愛你,但是現在你犯了錯,你就應該受到懲罰。
說起美國,總讓人感覺那是一片追求個性的土地,那裏的父母也的確十分關注孩子的個性、創造性、獨立性與心理健康等問題,因此,對美國父母來說,懲罰是一件需要慎重對待的事情,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也會盡力讓孩子體會到其深厚的愛意。美國人從來不打罵孩子,因為他們認為打罵會損害孩子的自尊。但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會心慈手軟,他們也會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
在家裏,每次孩子有比較過分的舉動時,一些父母都會以很嚴肅的限神看著孩子,讓孩子從父母的情緒變化中反思錯誤。大多時候,孩子立刻就會明白家長的意思,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討。當然每個孩子也有不乖巧的時候,如果孩子的錯誤比較嚴重,家長會采取一些措施對他們進行懲罰,比如取消周末孩子最喜愛的活動等,讓他們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美國的幼兒園、學校也會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懲罰。他們的懲罰方式是:讓犯了錯誤的孩子一個人到某個角落單獨呆上幾分鍾。當孩子意識到他所犯的錯誤帶給了自己麻煩之後,老師就會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錯在哪裏。
在我國的教育界,也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當兼職校長的時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同學用磚頭與同學打架,便將其製止,並讓他先到校長室去。等陶先生回到辦公室的時候,男學生已經在那裏等候了。這時陶先生掏出一顆糖獎給這個男生:“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又掏出一顆糖:“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陶先生又說:“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別人,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你一顆糖。”這時這個男生不好意思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你一顆。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通過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知道批評孩子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麵:
注意事項:
1.批評要注意地點場合。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如果在公共場合當眾受到老師或家長的責罰、辱罵,就會感覺自尊受到了傷害,處境會非常尷尬,容易形成對立情緒。所以,在公共場合教育孩子要給他“下坡的台階”,先“冷處理”,讓他把偏激的情緒平息一下,然後換個地點再個別談話,這樣容易取得預期的效果。
2.批評要注意用語。態度粗暴,言語尖刻,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剛剛開始,雙方已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壁壘。這種“獨裁教育”是家長和老師的大忌。
3.批評要挖掘潛在優點。孩子犯了錯誤,批評時不能用“一點論”,必須用“兩分法”,既看到缺點,又看到優點。老師和家長必須不斷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練就一雙善於看到孩子潛在優點的敏銳目光。同時也要注意,批評前多作調查分析,給孩子申述的機會,設身處地體會孩子的心理感受,以便分清是非,以理服人,激勵進取,獲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批評要簡潔,點到為止。孩子對老師或家長的批評,最怕的就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糾纏不休,反複地說教隻會加重孩子的敵對情緒。
每個孩子都是有活力的生命個體,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正如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即使是孿生的兄弟姐妹,也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迄今為止,我們的教育還沒有一個完全適用於每個孩子的完美辦法,但是,它有一些共通的原則,是值得每位家長參考的,我們在教育中要把這些原則和孩子的個性相結合,讓孩子能夠以自已特有的性格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