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總認為,母親是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擔者,這不僅包括生活上對孩子的照料,也包括對其思想認識的教育,這無意中就把父親本應承擔的那部分教育責任也附加在了母親的身上。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母親是無法取代父親的作用的,父親在教育中的缺席無疑給孩子的全麵發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現在我們呼籲父親角色的回歸,呼籲父親們擔當起教育的重任,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盡職。
在美國1998年6月的《Parents》雜誌中,父親被認為對孩子的一生有下列影響——1.父親跟母親是不同的;2.父親更愛與孩子玩鬧;3.父親對孩子的推動作用更大;4.父親使用的語言更複雜;5.父親對孩子的約束更多;6.父親使孩子更社會化,為他走進現實世界做準備;7.介紹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行為;8.父親支持妻子;9.父親更會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看過之後,作為父親的你是否突然領會了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呢?是否會生出這樣的疑問——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親到底應該怎麼做?
一、放下舉起的棍棒不知道我們的家長都是怎樣和孩子進行心理的溝通的,有些時候,我們的家長給孩子的答複往往是舉起的棍棒,雖然這些情況似乎在減少,但我們還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聽到了孩子的哭泣。
2000年4月北京市郊8歲男孩兒王闖因撕碎作業本,不認真學習,被自己的親生母親打成腎衰竭,以致生命垂危。
2001年1月24日晚11時30分,鄭州市16歲的少年張某回家後,發現父親又在打小妹,他一刀將42歲的父親捅死。長久以來“打孩子”是張家父子(女)兩代人主要的情感表達方式,到底挨過父親多少次打,他已經記不清了,這次他再也忍不住了。
2001年4月26日,湖南衡陽縣洪市鎮李家村15歲的兒子投毒毒害全家,在交代作案動機時,他說:“父親總是打我,把我不當人,我這麼做隻想報複一下。”
看過之後我們的家長是否感到了脊背發涼,打他們是為了他們好,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呢?難道我們的孩子也變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
家長們很委屈,孩子是自己的,打孩子誰不心疼啊,“打在兒身,疼在娘心”,本來打孩子隻是想讓他往好的方向走,可怎麼到了最後卻走上那麼一條路啊!家長麵對悲劇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親生骨肉怎麼會對父母下如此毒手?其實很簡單,“打”
掉了一個人的自尊和人格,他什麼都沒有了怎麼會顧及親情。孩子也很委屈,隻是犯了點小錯誤,甚至連錯誤都算不上,至於大動幹戈,對他們拳腳相加嗎?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爸爸們舉起的手也不知道該落在哪裏了。教育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麵,我們就得胃考了。
在家教方麵中國有句流傳甚廣的古訓,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
那麼這棍棒底下到底出了多少孝子,多少才子?棍棒隻是一種形式,教化的形式,它所對應的應該是強製性,甚至有點獨裁性。
在現在的教育中,棍棒成了橫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把雙刃劍,鋒利的刃割傷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心,也有父母的心,它不但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而且當子女忍無可忍時,往往會出現反暴力事件而造成令人心寒的家庭悲劇。
魯迅先生在《上海的兒童》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終日給以冷遇或嗬斥,甚至於打罵,使他萎萎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麵去,則如暫出籠的小禽,他不會飛鳴,不會跳躍。
如此看來棍棒底下決走不出孝子,決走不出才子,因為這些孝子,還沒等高飛就被打斷了翅膀,他們成才的理想早已在棍棒下泯滅,他們真實的個性、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都已在棍棒下迷失,這樣的孩子連做個獨立、健全的人都不能,又怎能成才呢?更有甚者,有些父母把孩子當成了出氣筒,工作不順心,生意不如意,夫妻關係不和,仕途受挫,股票下跌,甚至連打牌輸了錢等等,都要拿孩子出氣,這一類的父母其實根本不配做父母。”
當然我們的父母,很少有哪個是像魯迅先生說的“甚者”那樣對孩子濫施暴行,但我們卻很容易犯前者的毛病。也不能說家長不是出於美好的願望,但是方法似乎偏差了些,導致了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曾說,鞭打會毀滅羞恥感,這種奴隸式的管教,其所養成的也是一種奴隸似的脾氣。換句話說就是粗暴的管理必將培養出粗暴的人才。這種奴隸式的管教並不是我們家長出於本意的把孩子當做奴隸,而是我們在教育中站錯了位置,沒有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來解決問題。
棍棒帶給我們的教育成果是什麼呢?
在打罵中長大的孩子,就像在風雨中盛開的梨花,或者尚沒有盛開,就已經在風雨裏敗落了,隻有空空的枝頭在訴說自己的哀傷。他們自卑,怯懦,性格孤僻,壓抑,不愛與人交往,父母一個不滿的眼神,一句高聲的話語,往往使他們身體一抖,心中一顫,如受驚的小兔,膽戰心驚,畏縮不前。家長們可能此時才會明白,我們的教育似乎用錯了方式,愛是沒錯的,但我們要的不是這樣的結果。父母本應是孩子最親近、最信賴的人;家,本應是孩子感覺最安全、最溫馨的地方,可一個“打”字卻讓這一切都變了,孩子在家裏唯唯諾諾,心驚膽戰,唯恐哪裏做得不好招來父母的打罵。家成了一個沒有溫情的冰窟,讓孩子瑟瑟發抖。
經常挨打的孩子,很可能由於“久經沙場”而變得軟硬不吃,甚至達到“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地步,破罐子破摔——不就是一個“打”字嗎,你打死我,我也不改,看你能把我怎樣——等到了這一步,孩子的恥辱之心也就被打掉,他們已不再顧及自尊和人格,他們會設法在父母的監管之外生活。這樣的孩子已經喪失了自信心。打到這種程度,我們的教育也就該收場了,已經宣告徹底的失敗了。
不要認為打幾下沒關係的。棍棒落在了孩子們的身上,看似是在鞭打他們的肉體,其實是在鞭打他們的心靈,鞭打他們的人格和尊嚴。家長一次次舉起棍棒,孩子的自尊和人格就一次次在棍棒下被蹂躪,那純潔無邪的心靈也在一點點被擊碎,在這些有裂痕甚至是破碎的心靈中必然會埋下陰霾和冷酷。一個孩子沒有了自尊和自信,活在一個沒有人愛,沒有人關心,隻有落下的棍棒的冷冰冰的世界裏,這個孩子該有多少恨來向我們的教育反抗和報複呢?
我們做家長的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哪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壞蛋,哪一個孩子從小就不要求上進,哪一個孩子從小不想做個好孩子、好學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差異,這是很正常的,但麵對孩子的落後,麵對孩子的不足,很多家長往往不能平心靜氣地幫孩子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症結,而是錯誤地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錯誤的方式必將導致錯誤的結果。不要用我們手裏的棍棒打碎孩子的世界吧,讓我們做一個親切而通情達理的家長吧。
善意提醒:
1.放下手裏的棍棒,平心靜氣地坐下來,開誠布公地和孩子談心,和顏悅色與孩子相處。
2.當然如果作為父親,覺得棍棒是自己不可缺少的威嚴,那麼你可以“好好”使用這根棍棒,高高地舉起可要輕輕地放下,嚇唬嚇唬孩子算了。
二、交給孩子責任的接力棒在我們的傳統意識裏,男人在一個家庭裏應該是一家之主的角色,他負擔著整個家庭的責任,他要照顧自己的妻子、孩子還有父母,肩負著繁重的責任,所以有責任感已經成為一個男人必備的優秀品質,也是一個父親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做出的榜樣。我們的孩子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都需要這樣的品質。責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因為有責任心的人,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水準,否則他也不可能對事情負責任。責任心也是做事情的標準之一,沒有責任心就不可能認真去做事。
然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值得深思,現在有些父母隻關注孩子的成績,不太重視孩子的責任心的培養。這是我們教育的缺憾。當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為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於是在生活中,家長和老師們就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問題,孩子們總是丟三落四的,不是忘記了筆放在哪裏,就是書找不到了,布置的任務和作業有時會忘記了。
已是很暖和的時候了,孩子們悶了整整一個冬天,終於可以去外麵痛痛快快地玩了。學校也為了給孩子一個放鬆的機會,決定組織去公園野餐,同學們一致同意自己做吃的,老師就將需要帶的東西分派了下去,由班上的每個同學負責回家準備一項。同學們都積極地去準備自己的那份工作,有的負責去超市買食品,有的負責準備做菜的調料,有的負責所有的餐具……劉威分到的任務是負責準備烤肉要用的調料。
劉威是個愛玩的孩子,對這次野餐渴盼已久了,因此,一聽到這個好消息,劉威就開心地蹦了起來,一放學他拎起書包就往家裏跑。回到家,他開心地樓上樓下地歡呼,惹得爸爸媽媽一陣憐愛。爸爸考慮得比較周全,提議劉威把需要帶的東西先想好了,列一個單子,然後交給媽媽檢查,這樣可以防止沒有經驗漏拿了東西。但是劉威卻不以為然,他迫不及待地要出去,跟小朋友宣布這個消息,說回來後再列清單。他說:“放心吧,爸爸媽媽,我會帶好的,別擔心。”
爸爸雖然不是很相信他,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可以培養他自理的能力,也就沒有再督促他必須現在就開列出清單來,而任由他跑去玩了。劉威在外麵玩了整整一個下午,臨到晚上該睡覺的時候,他才記起自己的任務,匆忙跑到廚房裏收拾。
第二天,大家都把自己準備的東西帶了過來,一起忙亂了好半天,當食物準備就緒,開始野餐時,劉威卻怎麼也找不到用來調味的孜然,雖然大家都沒有再說什麼,他還是感到了非常慚愧。這次野餐由於自己的疏忽,使這次活動大為遜色,影響了大家的興致,自己心裏也非常難過。這種情況的發生正是由於缺乏責任心造成的。
責任心不單單是指孩子應該做事情時認真負責,盡職盡責,有條理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麵是要勇敢地承擔後果。這是責任心的更高要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親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都要承擔它的後果,無論好壞。這是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著力培養的良好品質。父親作為孩子身邊的榜樣,也應該以身作則,由於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後果絕不推卸到孩子身上,成為自己承擔後果的表率。這種責任感的教育是母親無法取代的,父親身上凝聚的責任感的強大力量是孩子仰慕和學習的榜樣。
春天是個多風的季節。陽光很溫暖,7歲的小楠就坐在靠近門邊的書桌前寫作業。外麵風很大,作業本被風吹得“啪啪”直響,書也被風刮得亂七八糟,小楠不得不一次次跑去關門,每次關上沒多久,一陣猛烈的風就又把門吹開了,這讓他多少有點惱火,心裏有點煩躁。這時,鄰居劉叔叔來找小楠的爸爸,他看見小楠在寫作業就沒有進門,而是和小楠的爸爸站在大門外閑聊起來。
沒多久,惱人的風又把門吹開了,小楠於是又去關門。他很不耐煩地猛地把門合上,然而意外的是,大門卻因為碰到障礙物反彈了回來,與此同時,爸爸痛苦的叫喊聲響起。小楠驚恐地看到,緩緩打開的門外,爸爸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一起,大口地墟著氣,頭發一根一根地豎著,而他的五根手指則怪異地纏來擰去……看到小楠出來,爸爸怒憤地衝他揚起了手,臉上現出暴怒的表情。原來,剛才爸爸的手放在門框上,小楠突如其來的關門,差點把爸爸的手指夾斷。
小楠嚇壞了,知道自己闖了禍,而且看起來還非同小可,以為這次一定免不了一頓暴打。小楠立在原地,等待暴風雨的來臨,但是爸爸的巴掌一直停在空中,沒有落下來,小楠的臉頰,感受到的也僅僅是一陣掌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