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其目的性的,任何一個家長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不會是漫無目的的。每個家長在實施教育之前都已經在心裏勾勒出了一個自己想要的形象,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在家長的心裏有什麼樣的孩子的形象,在教育過程中就會努力地讓孩子向這個目標靠近。雖然每個家長心裏對孩子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大體上是這樣的一個理想形象。
一、會學習會休息記得在一篇學生的日記裏看到過這樣的話:
“今天是暑假的第十天了,我的作業還沒有做完,小明喊我去玩,我沒有答應。也沒有心思做作業,一直到晚上9點才把今天的學習任務完成,還挨了媽媽的批評。
“我當時在沒有做完作業的情況下,拒絕了小夥伴的邀請,沒有跟他們一起去玩,這一點現在看起來做的是對的,值得表揚。但是人雖然沒有離開書桌,注意力卻不集中,不用心當然做不好作業。這樣一心二用,又想學,又想玩,結果是學沒學好,玩沒玩好,還挨了媽媽的罵,真是劃不來……”
孩子不能總悶在教室裏看書,所以體育鍛煉這事兒,學校還是支持學生的,每天下午專門要安排體育活動時間,每到這時,孩子們就高興得不得了,打球去!可是家長的看法就不同了。家長最關心的是學習如何,有沒有考試,考得怎樣,在班上排到了多少名,不大會問起孩子的體育鍛煉堅持得好不好,心情怎樣。一些同學在家長開出的標準下太看重成績,輕視體育鍛煉,從早到晚埋在書堆裏、作業中,課外體育活動也不參加,認為多參加體育活動就是不用功。這些孩子臉上成天沒有笑容,精神不振,性格也有些古怪。
在孩子們的眼裏,回到家裏,家長要是看到孩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心裏就會高興——瞧瞧孩子在學校多用功,放心了。
要是學生帶著愉悅心情回家,家長又好奇了,總認為是考試不錯。如不是這樣,老爸老媽又要開始教育了——不要樂嗬嗬地喲,你的成績還有差距,還要努力喲!這讓孩子們感覺家長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心情,家長一味地強調學習隻會讓孩子處於疲憊狀態,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其實,小孩子在6~7歲的年齡,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如果考試前機械地頻繁地練習同樣的一些題目,孩子容易大腦疲勞,降低注意力,就會出現上麵所講的現象,會的也做錯了。所以考試前重要的是調整好孩子的考試心理。這時候需要家長給孩子以放鬆的機會,比如回家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唱歌,跳舞,然後和孩子分析出錯的原因,讓孩子感受到在家長這裏是安全的。千萬別讓孩子把學習當做了負擔,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需要家長和老師好好保護的。因為孩子都是帶著好奇來到校園的,如果因為一兩次考試,把孩子這種對校園對知識的好奇給抹殺掉,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有的家長對於剛上學的孩子要求過高,也容易造成孩子在考試中失常。不要強求孩子考滿分。孩子能夠精益求精固然很好,但是畢竟是孩子,要容許孩子出錯誤。
對於考試,要注意寬嚴適度,既要讓孩子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又要讓孩子以平常心對待。考前引導孩子認真複習,信任孩子,鼓勵孩子,增強孩子考好的自信心,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細心的好習慣。在平時做作業的時候,就注意要求孩子認真書寫,仔細看清題目要求,以提高作業質量,這樣,就會降低考試的失誤率。
孩子在日記中所體現出的問題恰似一片陰雲籠罩在一些學生的心頭,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空虛”。在很多中學生的印象裏,它往往與“寂寞”“孤獨”等詞是通用的,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寂寞”“孤獨”對於人並不總是消極的,有時甚至標誌著一個人獨具個性,而“空虛”卻隻能消磨人的鬥誌,侵蝕人的靈魂,使人的生命毫無價值。
空虛是一種內心體驗。每當我們聽到一些人說著諸如“唉,真沒勁”、“唉,這個世道我算看透了”之類的口頭禪時,我們就說他是個心靈空虛的人,但實際上,真正空虛的感覺往往隻能意會,無法言傳,隻有空虛者自己才能真切地體驗到,他人是難以深人體驗的。
空虛是隨時可以產生的。留意一下周圍,有的中學生剛進入一個新的班集體,因沒有及時地被接受,就會產生不被理解、無所依托的感覺;有的中學生由於學習差、紀律不好而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學生被沉重的學習負擔所束縛,就會覺得中學生活並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麼詩情畫意……這時候,空虛就可能會乘虛而入。如果孩子正好是個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虛所征服。
暑假本該是孩子們放鬆精神、娛樂身心的好時機,現在卻由於各種補習班大行其道而隱隱有成為“第三學期”之勢。在城鎮街頭,炎炎烈日下背著書包疾走的孩子隨處可見,不用問就知道他們是在趕往補習班的途中。他們中間不但有高中生、初中生、小學高年級學生,甚至還有目前沒有任何升學壓力的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
補習班之所以能夠這樣盛行,與家長的哄抬分不開,正是他們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將子女送到了補習班。但是,應該說,應試教育給家長和學生造成的升學壓力是目前補習班盛行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提倡素質教育,讓暑假不再成為“第三學期”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怎樣才能做到既學得好,又玩得好呢?學歸學,玩歸玩,用心學,認真玩,一心不二用。和小夥伴們比一比,誰做作業最專心,慢一點沒關係,跑步也有快慢之分,學得帶勁效果好,做完後玩得才放心。套一根皮筋在手腕上,一旦發現自己分了心就拉一下,並在紙上畫一道,讓疼痛提醒自己要專心。每次做作業都記錄下自己拉了多少次皮筋,每星期檢查一次,看看每天拉皮筋的次數是不是在降低,如果是,那說明你的孩子越來越專心了。
和媽媽商量商量,如果作業做得又快又好,讓她給你一份小獎勵,比如,星期天帶你去公園玩,和你一起看動畫片,暑假帶你去遊泳等。
二、會質疑會思考孔子向老子問禮,臨走時,老子說了這樣一段話: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也爛了,不過剩下那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那些話看得太死。這就是在告訴孑L子,時間的發展必然帶來人的意識和認識的發展,很多原來對的東西,在已經進步了的情況下,也許就是錯的了。不要拘泥於古、人的認識,要大膽地質疑,要有自己的思考。
記得在上小學的時候,課本上有這樣一篇課文,叫做《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講的是大科學家伽利略挑戰亞裏士多德的故事。
1590年伽利略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正是這個年輕人發出了對當時公認的科學泰鬥亞裏士多德的挑戰。這天早晨,伽利略登上了50多米高的比薩斜塔,他右手拿了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了一個1磅重的鐵球,他將在斜塔上做物體自由落體實驗,以便驗證古希臘學者亞裏士多德的關於物體下落速度的結論的錯誤性。
亞裏士多德關於落體的理論一直統治著科學的天空,人們把他的話奉為真理,他認為: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物體降落的速度和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如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l磅重,如果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而且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他的理論的來源是一隻雞毛落下的速度要比一個鐵球落下的速度慢得多。在今天的人看來這個結論是可笑的,但懾於亞裏士多德的威名,從來沒有人懷疑過。
直到伽利略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思考,他認為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他說:“假如亞裏士多德的這個理論是正確的話,由此推理,那麼100磅重的鐵球的下落速度就應該是1磅重的鐵球下落速度的100倍,可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正是這種不迷信,敢探索,能思考的精神,才為他以後在科學界做出巨大貢獻奠定了基礎。
成千上萬的人都來觀看他的實驗。雖然不少神學家、哲學家和物理學家都責難伽利略,說他“狂妄”,並說他“背叛”等,但伽利略沒有屈服,他登上比薩斜塔,要以事實來證明自己結論的正確性。伽利略堅定地登上了斜塔,把兩個重量不等的鐵球同時扔了下去……“啊!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了!”
“輕重不同的物體,它們的下落速度是一樣的。”
亞裏士多德的落體理論在事實麵前被推翻了。
相信今天人們站在比薩斜塔前感受到的除了斜塔給我們的建築學上的審美以外,更多的是懷念那個勇於挑戰權威、勇敢地進行科學探索的偉大的科學界的勇士。
伽利略敢於質疑、敢於挑戰的精神直到晚年仍然不改。當時荷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激蕩了整個人類社會,也直接觸及了基督教信仰的根本,這讓教會很是惶恐,他們想盡一切辦法要阻止日心說的傳播。而伽利略卻不顧教會的迫害,勇敢地向世人宣告著這一天文界的偉大發現。這終於惹怒了教會,他們將伽利略囚禁起來,對他進行壓迫和折磨,最後伽利略不得不在教會前發誓,但是當他發誓後站起來的時候嘴裏念叨著:“可是地球仍在轉動啊。”
亞裏士多德也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
胡適在他的學術研究中也曾提出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一個想要有所建樹的人,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是一種忠實科學、忠實真理的獨立思考的精神,隻有具備了這樣的精神才能突破權威的束縛,才能看到真理的麵紗。一味服從權威不敢質疑的人無疑距離真理還很遠。
然而在現行的教育製度下,家長和老師更多的是追求統一化的教育目標。從我們的學校教育中就可以對這種教育體製的局限性略知一二。我們的課堂講授知識的模式,對於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查方式,無不在把所有的孩子放進一個模子裏。
我們的數學教學,總是老師在黑板上講例題,而且例題和解法長年沒有變化,講來講去,幾屆孩子拿出這道題,解題的思路也是相同的一成不變的。在這樣的教學模式裏,我們的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知識,就像一個自動的答案錄入工具。
再看我們的語文教學,這點在閱讀的訓練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我們的考試從小學到高中,無不是給出一篇文章,在後麵列出幾個問題,無非是關於文章的結構,作者的思想,隻是幾道問答和選擇,需要學生們把一樣的答案寫上去,符合出題者意思的就是正確的,不符合的就不得分。這樣的考試不過是讓眾多的腦袋服從一個或幾個人的想法。
再看我們的其他教學,英語學了好幾年,就是說不出,聽不懂,寫不好;曆史課上,我們隻記住了幾個年代和皇帝,連我們經曆了多少朝代都說不全;地理課後,我們的孩子連地圖都看不好,我們的物理課……我們的化學課……我們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們的孩子隻能盲目記答案,像是一個個的移動書櫃。這樣的教育又怎麼會培養出人才呢?我們的家長和老師都要反思,對於成績的追求我們都有責任。老師和學校追求升學率,爸爸和媽媽追求考高分,而在現行的教育製度下,考高分意味著答案的正確性,而正確性又意味著唯一性,於是我們的孩子被家長和老師聯手培養成了標準人才,而不是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