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思考能力的培養,有以下的建議:
1.家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態度,家長不再過分追求孩子的成績,孩子才能有精力進行其他方麵的學習和思考,這是我們培養孩子的出發點。作為一個教育者有時候把握著被教育者的“生殺予奪”的權力,我們要合理地利用手中的權力,給孩子一片自由發展的天空。
2.鼓勵孩子的新想法,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孩子們總是對生活、對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總有自己的新想法,新見解,不要說那些大科學家都沒有能力做出來,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這些話直接傷害了孩子的自信,也打擊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積極性。
3.當孩子的想法與權威產生衝突時,不要急於否定孩子,盲目相信權威:也不要急於否定權威,無條件支持孩子,而要鼓勵孩子大膽地去探索,去實驗,追求真理,即使最後孩子錯了,也會從中有所收益。
三、有毅力能堅持毅力是成才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很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進取下創造奇跡的,沒有毅力的人往往容易半途而廢。學習就像爬山,隻有不怕困難,經過不懈努力、不斷攀登的人,最後才能到達輝煌的頂峰,才能看到不同一般的人間仙境。很多人之所以無法到達這樣的境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毅力。因為遇到了艱難險阻,不能憑借自己的毅力戰勝困難,所以隻能停在了山腳下,還有一些經過自己的努力到達了半山腰,於是滿足於眼前的風景而停滯不前,那也是不能到達的。
我們的先人在治學的時候往往很嚴謹,他們破書萬卷、寒窗十載的苦工夫就來自堅強的毅力。這也是我們現在應繼承的精神力量。
談遷是明清之際研究明朝曆史很有成就的史學家,由於不滿明末腐敗的政治統治,他引退官場,專心致誌於撰寫明代史,著有至今仍具有很高史料價值的《國榷》。《國榷》的醞釀始於談遷近而立之年。談遷本著對曆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立誌另寫一本符合史實的明史。為了考證曆史的真實性,他背著行李,帶著幹糧,曉行夜宿,一年到頭,總在不辭勞苦地借書,還書,如饑似渴地抄書。談遷尋遍江浙地區的私家藏書,閱讀了大量先人的著述。就這樣,他用了6年時間才完成《國榷》的初稿,以後增補訂正,六易其稿,先後用去20年心血,才基本完成《國榷》
一書。
正當談遷生活艱難、身體不佳、年齡已經54歲的困頓之際,《國榷》藏稿被盜!盡管他痛心不已,但他發憤重寫,再度背井離鄉,不避酷暑嚴寒,忍耐饑渴疲勞……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又寫出《國榷》的初稿。在花甲之年,他得以北遊京都,以補充、訂正自己的巨著。在京兩年半的時間裏,他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國榷》的充實求證工作,走訪了許多在京的明朝遺老,踏遍京郊的明陵、墓園、寺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裏,他終於修訂完成了共500萬字的巨著《國榷》。談遷“以淚和墨”,“汰十五朝之實錄,正其是非”,為此,他先後花去30多年的寶貴時光,這中間的艱難無法訴說。如果不是依靠他堅強的毅力,無論如何也無法在如此艱難的環境裏完成巨著。不得不說毅力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
當然也有一些人不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在學習的旅途中不能堅持自己最初的信念,流連於路邊的風景,終於一事無成。
《傷仲永》就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方仲永和王安石的舅舅住在同一個村子,方仲永5歲就會寫詩,許多人從四麵八方趕來看這個孩子。不管誰指什麼東西給方仲永看,叫他做詩,他都能立即寫出來,而且寫得很好。同鄉的人驚奇萬分,有些人就拿錢給方仲永的父親,請方仲永給他寫一篇文章。方仲永的父親很貪財,天天帶著小仲永到處串門,不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結果方仲永的知識一天比一天少,詩也寫得一天不如一天。
王安石那年跟著父親到舅舅家,見到方仲永。王安石的父親叫方仲永做7一首詩,詩寫出來一看,並沒有傳說的那樣好,但也還看得過去。又過了7年,王安石又到舅舅家,問到方仲永的情況,舅舅告訴他,方仲永已經和沒什麼文化的人差不多了。
學習不是用來誇耀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沒有毅力,不知學習,最終會迷失在生活中。方仲永的父親以為知識和能力是一勞永逸的,因而沒有給孩子學習的機會,方仲永終於在路邊的風景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毅力就要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注意培養自信心。
2.加強體育鍛煉。
3.家長做出表率。
4.多多鼓勵打氣。
5.從幼兒時抓起,培養毅力開始得愈早愈好。
四、有主見能創新每個家長都懷有對孩子成才的美好願望,但是要時常問自己:我們家長的美好願望是什麼?是一個門門考第一的孩子,還是一個思維活躍、有創造性的孩子?也許你會說兩者兼有,然而在現在的教育製度下,那樣美好的願望,恐怕隻有少數孩子能達到。中國基礎教育的紮實程度被世界所公認,每年都有中學生獲得世界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但為什麼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家國內大學和科研機構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的教育在這個領域再次遭遇了尷尬,原因何在?
美籍華人、教育專家黃全愈教授以他的親曆,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教育現實。黃教授說起了他在中國的一段經曆。他曾兩次到過南京的一個幼兒園。第一次去時,孩子們很乖很聽話,但完全是一種被動接受式的教育——恐怕也是大多數學校所具有的那種氛圍。
一年後他再次去那個幼兒園,並觀看了一場以《拔蘿卜》
為主題的童話劇——教育的內容一成不變,記得這個童話還是他很小的時候就有了的,而且他也曾經參加了這樣的演出。多年之後當他作為一個教育者回望他的經曆,再對照時下的教育時,隻能感慨,我們的教育一直在原地踏步。這樣的教育速度,是無法趕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速度的。
當表演到老虎加人拔蘿卜的隊伍,並和大家一起吃蘿卜時,台下一片掌聲。黃教授卻清晰地聽到一個小姑娘小聲嘀咕了一句:“老虎是不吃蘿卜的!”就這樣一句話,讓黃教授掉淚了。我們的教育甚至不惜扭曲一個簡單的常識——老虎是不吃蘿卜的——來講述我們的道德教育。這在無形中已經給孩子們造成了錯誤的引導,然而還有人鼓掌。黃教授感慨道,雖然那個小姑娘沒有像許多美國孩子那樣大膽地站出來,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但還是讓他十分欣慰,因為她開始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提出疑問的隻有這一個,而剩下的人卻都為孩子鼓掌。我們的教育應該如何繼續下去?
黃教授還講到了這樣的事,某年9月他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講學,在他講完課為同學們簽名時,讓一位學生幫他拆手提電腦與投影儀的連接線,可是直到他簽完名,這個學生還在一邊幹著急,原來他不知道螺絲應該往什麼方向擰。能進入這所大學的學生應該都是高考中的佼佼者,為什麼連這種試一下就解決的事都辦不好?我們的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而驕傲,可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連最起碼的動手能力都沒有的話,你又做何感想呢?黃教授語出驚人:中國培養的是一流的考生,能從容應付考試,卻不會創新,而美國卻是在培養有主見、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再對中美兩國的教育體製進行比較,相信你會感慨更多的。
美國的孩子們接受的基礎教育近乎兒戲,同我國孩子接受的教育相比較而言,隻能用小兒科來形容了。在美國老師教的知識點很少,對孩子提出的許多荒謬想法也不予評判,甚至考試時孩子表達不了的用畫畫代替照樣能得高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中國孩子到美國後,在小學時期往往能名列前茅,隨後卻“香銷玉殞”的原因了。但是我們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正是這種“兒戲教育”鼓勵了孩子有自我創新的精神。
我們的基礎教育是為了滿足高考的要求,是應試型的人才,而美國的“高考”卻與他們的這種教育一脈相承,綜合素質是不少名牌大學錄取的主要依據,比如有些高中生的學業並不突出,但因為“學雷鋒”非常突出而被大學錄取了。相反,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狀元”,如1996年把165個滿分的“狀元”拒之門外,理由就是對隱藏在分數後麵的綜合素質不滿意。在美國每年舉行7次高考,考生可以選考得最高的一次成績申請大學,而且大學招生時參考的第一項指標就是孩子的中學表現,隨後才是高考成績。
而我們的教育卻一直把成績當做評定孩子素質高低的標準,往往在考試過後,孩子們依據自己的成績被劃分為三六九等,而且在中考和高考前我們的老師都會依據孩子模擬考試的成績進行談話,一般是找考名牌的同學談話,考重點的同學談話,其他同學不在編,我們的老師就這樣依據考試成績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我們的孩子也就這樣不斷地在成績這個籮筐裏被篩選,那成績不突出但有頭腦的同學早已被我們的教育“淘汰”了。
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那你不妨聽聽下麵的話。
美國麻州布蘭迪斯大學教授亞曼比爾,提供這樣四項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技巧:
1.戲劇方式。假裝不能用語言溝通,必須通過啞劇——手勢及臉部表情傳遞彼此信息,可假扮飯店、機場或公園裏人的生活百態,而且給孩子一疊紙、鉛筆和蠟筆,畫出對方演出來的情節。
2.小小私人畫廊。讓孩子了解他畫畫隻為自己樂在其中,而非取悅任何人。
3.自製不花錢的禮物。鼓勵孩子在送禮物給人家時,自己動手做,這種禮物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孩子自己創作顯得特別可貴,對孩子很有鼓勵意義。
4.玩小大人“過家家”。讓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設宴請客,演習款待客人的禮節。隨處都有材料,隨時都有方法,隻要父母動起腦筋來,就能夠將創造力的訓練在家庭中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
五、有善心能節儉我國曆史上很多著名的大學問家、大文豪、畫家,小的時候家裏都是很貧窮的,他們無法像其他孩子那樣可以去學堂,甚至沒錢買紙筆和燈油,但他們依然向自己的命運發出了挑戰,最終走到了成功的頂峰。比如“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還有王冕在牛背上畫荷花、歐陽修在沙子上練字,因為生活的艱辛,讓他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機會的不容易,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麵對貧窮他們都是以一種節儉而堅忍的態度完成學業的。
舉陸羽一例。陸羽從小是由竟陵城外西塔裏的老和尚,法號“智積”的僧人養大的。他每天在寺廟裏忙著燒雜、洗碗、掃地、抹桌、放牛、砍柴,別說是進學堂上學,就連看書寫字的時間都沒有。他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背著書包走進學堂,自己也禁不住心馳神往起來。要讀書和寫字,哪裏弄紙筆和書本呢?這就成了結在他心頭的一個疤。有一天午後,他照例去湖邊放牛。當他坐在湖邊的竹林裏,依舊為無紙寫字的事苦惱的時候,無意間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根細竹管在地上畫起來。這本是個下意識的動作,但卻為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他想,沒有筆,這滿地的竹管不是可以代替嗎?沒有紙,腳下的大地不就是紙嗎?以後,他從別的孩子那裏借來書本,以竹管當筆,大地當紙,利用每天下午放牛的時間,在湖邊拚命地學啊寫啊,直到日落西山。回去的路上,他騎在牛背上,手裏仍拿著那個竹管,繼續輕輕地寫畫……就這樣,日積月累,陸羽學會了很多字,讀了很多書,最後終於寫成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因此他也被後人稱為“茶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