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講那些天才的故事給我聽,她說“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天才……”
的確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關鍵在於我們引導的方式。
很多孩子在教育中產生了厭學情緒,這就不得不讓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反思自己的方式,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孩子竟然不愛學習?
我們應該怎樣改變現狀?
一、換個角度看待學習一位學生曾經畫過這樣一幅漫畫:畫中一位瘦弱的女孩兒滿頭大汗地奔跑著,後麵有一隻瞪圓雙眼張開大口的老虎在追趕著她,老虎身上寫著“作業”兩個大字。更可怕的是,女孩兒已經被“作業”擋住了去路,無路可逃。這幅漫畫的題目是:課業猛於虎。
其實,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有很多,上麵的漫畫所表現的隻不過是其中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況,除此以外還有好多的原因。
因為與老師之間產生過誤會,心理上存在隔閡,從此便討厭老師,討厭老師上的課和他所教的學科,甚至上課時,經常挑老師的毛病;有些孩子是因為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處事原則、品德修養或外貌、言談而產生厭惡情緒,提不起精神,對他的教學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是因為在該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習中遭受過挫折,有過不愉快的經曆,以致責怪怨恨老師;有些孩子是因為受了家長的不良影響,家長在家裏喜歡對孩子的老師評頭品足,說長道短,甚至對某些老師頗有微詞,孩子往往沒有足夠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的看法自然會打上家長的思想烙印。
學生因為對某些老師存在誤解、偏見或是顧慮,與老師關係比較疏遠,容易造成對這些老師所教學科學習的負麵影響,如學習動機降低、學習興趣減少、學業成績下降。反過來如改變對老師的印象,改善與老師的關係則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學習指南:
1.端正態度。要明白學習不是為了老師,是為了祖國,為了自己的未來。不能以老師的善惡、美醜,以對老師的喜歡或厭惡來決定是否學習、是否學好這門功課。要從全麵發展、為將來打基礎的高度學習好每門功課。
2.嚐試溝通。俗話說:誤解是因為不了解。我們可以嚐試與自己不喜歡的老師進行溝通,消除原來的誤解,增進彼此間的了解。
3.更加努力。對某一老師的喜好與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的興趣之間,兩者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假如你對自己不喜歡的老師所教的學科,加倍努力學習,如上課更加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作業更加一絲不苟;複習與預習更全麵、更具體等,該學科的學業成績就會提高,從而增加對老師的好感,改變對老師的印象。對老師印象的改變,反過來又會促進你對老師所教學科的學習興趣。
4.積極暗示。我們可以多想想自己不喜歡的那位老師平時對學生的關心與幫助,如學習方麵耐心地輔導、生活方麵無微不至地關懷、思想方麵循循善誘地開導等,同時我們可以尋找該老師與自己喜歡的那些老師間相似的特征,最好是優點與長處,如上課時課堂氣氛都很活躍,知識麵都很廣,穿著都很樸素大方等。
這些積極的聯想會暗示我們喜歡該老師、喜歡該老師所教的學科。
家長麵對孩子在好奇心驅使下的好問與好動,應該耐心、虛心,還要有一顆童心、誠心和慧心。而做到這些的前提是家長必須有一顆愛心。
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鼓勵想象。孩子天真無邪,想象力豐富,大人要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結合情景有意識地誘導孩子去想象。如讓孩子想象假如自己到了月球上,會怎麼樣?假如自己在森林裏迷路了,又該怎樣生存?……對於孩子大膽地憑借科學的原理進行豐富的聯想,要給予肯定。孩子進而會想知道自己所想象的事能不能實現,這樣就會使孩子產生出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地探索未知世界。
結合生活中的情景,巧設疑問。這疑難問題引人深思,耐人尋味,對啟發孩子的思維很有作用。這樣可以給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設問要注意方式,好的設問可點撥孩子的思維,將孩子的思路引向正確的方向。如讓孩子看黃瓜經鹽漬後,體積縮小並出水的現象,啟發孩子對鹽的作用和黃瓜性質的思考。
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奧秘的環境,以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在家裏給孩子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如望遠鏡、放大鏡、地球儀、磁鐵、風車等,並演示給孩子看,使孩子對此類物質產生好奇心,家長再用語言給予點撥,進而誘發孩子的求知欲望。
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心裏著急,有的罵,有的打,久而久之,孩子便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怎樣讓孩子喜歡學習呢?在此給家長提幾點建議:
1.吃飯時,不要過多地談學習,什麼“昨天考試的怎麼樣?
放學後不許出去玩,給我做數學”等諸如此類的話,會破壞孩子的情緒。
2.不要總嘮叨學習,盤根問底喋喋不休,這會使孩子感到厭煩,最好先克製一下,等孩子找上門主動談時,要讓他把話說完不要馬上表態,以免中途打斷他對家長充滿信任的談話。
3.不要孩子一做功課,就坐在他的旁邊“提詞兒”。隻有在孩子真正想獨立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而不得不向你求援時,你才應當幫助他。
4.孩子偶爾帶著沒完成的作業去上學,請不要擔心,因為這可以使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知識上的漏洞,從而幫助他。
5.許多家長見孩子成績不好,就責罰他,而後又心疼,給他請家庭教師。不要以為把這種沉重的課業負擔往孩子頭上一扣,就算盡到了做家長的職責。
6.不要強求孩子門門功課都得“優”,要知道孩子日後的個人幸福絕不是與他今天的分數畫等號的。
二、給孩子喘息的機會我們的教育應該以什麼樣的速度行進呢?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否適度呢?這些很難說清楚,孩子更加疲憊,承受的壓力更大。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補課的大軍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也正逐漸成為“上班”一族。中小學生上的“班”大多是文化課培訓班,而這些小家夥們上的多是舞蹈、器樂、美術等藝術類培訓班。家長在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之後,是否會想到我們的孩子稚嫩的肩膀還能否承受得了如此沉重的壓力和愛。
家長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輔導班裏的潛在動機各有不同。
盡管很多家長把學藝作為培養孩子素質的一種方式,但是急功近利、互相攀比的心態仍存在於一些家長身上,他們普遍認為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如果不從小培養一技之長,日後孩子在同齡人中就會處於劣勢,所謂“一招先,吃遍天”,而且這麼多小孩兒都來學習,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孩子們的興趣真的在這上麵嗎?恐怕答案不盡如人意。這樣的學藝真的能幫助孩子建立起興趣嗎?恐怕孩子的答案會更讓人失望。
而讓學藝鬧紛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大概就得是廣大媒體的功勞了。4歲就會唱京劇、6歲就能登台表演街舞、上幼兒園就會打架子鼓,時下各種各樣的少兒選秀節目造就的小童星讓人羨慕不已。在這樣的錯誤引導下,眾多家長也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平平凡凡,於是家長一旦發現自家的孩子對聲音和顏色顯示出濃厚興趣,就認為孩子天賦極高,很早就把他們送到藝術培訓機構去學習。一味地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逼迫他們學習,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其結果很多是錢裝進了輔導老師的口袋裏,時間浪費在了家長接送和陪同的奔波中,真正的藝術和興趣對孩子還遙遙無期。
還有些老師和家長為了讓孩子出成績,不惜擠壓孩子的休息時間,把暑假作為補習功課的時間。他們想,總算有時間讓孩子溫習功課,或者提前學習一下新學期的功課了。學校老師給孩子們布置大量的暑假作業,孩子的父母也同樣布置很多家庭作業。
這些遠遠不夠,父母還把孩子送到各個補習班裏去學習。孩子們從星期一學到星期五,甚至學習的時間要比平時上課的時間還要多。孩子的假期就這樣在家長和老師的美好願望裏變成了漫漫征途。
我們的家長怎樣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呢?
1.講究勞逸結合,給孩子放鬆的機會。孩子們是需要靠暑假好好修心養性,好好放鬆一下,這樣才能在新的學期裏有好的精神麵貌。會休息的人才會學習,沒有休息,一味地保持大腦的緊張對孩子的學習很不利。
2.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可以有機會走出去。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四處遊逛,讓孩子長見識。還可以讓孩子去參加一些興趣班的夏令營。讓孩子們在玩中有學,不僅沒有把功課全部扔掉,而且還讓孩子們有一個充實的假期。有誰說實踐不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方式呢?孩子更需要親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