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執行情況一般是這樣的:開始還好,後來就沒有遵守。原因當然是各種各樣的。比如說上午有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孩子要看動畫片,所以上午的任務就完不成,隻好挪到下午,這樣原來的計劃就亂了。因為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要求和興趣,所以家長製訂的計劃往往執行不力,虎頭蛇尾。
所以製訂計劃也是有技巧的,總的來說,應有以下幾個原則:
1.要考慮孩子的要求和想法,最好和孩子商量著製定,把孩子的要求考慮進去。
2.一般家長總是優先考慮學習的時間,希望孩子先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再去玩,認為這樣孩子玩起來才沒有負擔,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電視節目的時間是固定的,有孩子喜歡的電視節目的時候,硬要讓孩子去做作業,心掛兩頭,反而做不好,倒不如把他愛看的電視節目時間留出來,他既能安心地做作業,又滿足了娛樂的需要。
3.家長在製訂計劃時,不光要重視孩子的學習,而且懂得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如果孩子不夠合群,就要安排一點時間讓孩子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玩。假期也要兼顧到_孩子的發展,兼顧到孩子的成長。
4.孩子們喜歡自由,而且總是喜新厭舊,我們的計劃也要讓孩子感到新鮮,我們的作息時間表,每個星期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的要求進行修改。’
5.當孩子做得比較好的時候,可以給予合適的獎勵,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獎勵的原則是精神獎勵重於物質獎勵,鼓勵性大於功利性,知識性多於娛樂性。
這裏有一份獎勵菜單,可供家長們參考。
一等獎:雙休日去美術館、動物園、遊樂場……任選一種:
二等獎:爸爸媽媽陪孩子去打球、玩一次電子遊戲……任選一種;三等獎:買圖書、航模、空模……任選一種。
隻要用心,相信你也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來教孩子合理計劃他的假期生活。
三、降低要求循序漸進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案例——門檻效應。有一段時間,很少有人響應慈善機構的募捐活動,心理學家查爾迪尼在替慈善機構募捐時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結果募捐到了比平時多一倍的錢物,這就是著名的“門檻效應”。“門檻效應”也可以稱為“層遞效應”。它的基本內容就是:
向別人提要求,要想獲得別人的響應,就要由低要求開始,然後才能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同樣是我們教育的重要法寶,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這種“門檻效應”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個心理效應正是把握了人性的特點來實現的。通常過分的要求我們可以一口回絕,但是當你向人們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要求時,人們通常很難拒絕,因為他們怕被別人認為是自己不通人情。當人們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小要求,就仿佛跨進了一道心理上的門檻,如果在此基礎上再提出一個更高一點的要求,那麼,這個人為了認識上的統一,或為了給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傾向於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樣,人們就像走進了一個已經預先設計好了的圈套,在你一步步跨進其中的時候,仍要做著自我心理暗示,這也是人性的特點。
我們經常說做事情要按步驟進行。走的過快很容易做出拔苗助長那樣的蠢事。在培養習慣的時候,也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接受能力,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序漸進地進行,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像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走路一樣,得先學會走,才能跑,否則不但會摔跤,而且也學不好走。但是很多父母都在“為了孩子好”的心態下,不顧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提出過多過高的要求,這是不考慮孩子的年齡、心理發展以及個性特點的做法。
例如,有的父母認識到了培養孩子的習慣的確很重要,因此就特別心急,生怕孩子一時落在了別的孩子的後邊,總希望能一下子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所有好習慣的人。在這種心態的支配下,父母們往往很盲目,一會兒讓孩子做這個,一會兒讓孩子做那個。但是在孩子還未完全掌握一種能力,還處於不成熟的階段時,如果家長急於進入更高的階段,隻會讓好不容易才萌發的能力慢慢喪失,非但不能培養良好習慣,還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抵觸父母的要求。對孩子的培養不能順著家長的心願任意教育,教育也是不能走“左傾”路線的,“大躍進”對孩子同樣是噩夢。
所以,我們的家長一定不要再做拔苗助長的事情,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裏自由地成長,在科學的方法中健康地發展。
1.父母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科學規律,循序漸進地對孩子進行培養,按照他們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因為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在不同的年齡段對他們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2.駭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經常循環反複,不斷地鍛煉和磨煉才能形成。那些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培養的習慣,在小學中高年級的時候還要經常進行反複的訓練,不然以前的習慣就很難鞏固。因此,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在之前培養的一些習慣,就應該在不同的時間加以鞏固和不斷訓練。
3.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還有一些不同的關鍵時期。在小學來說,中高年級時期是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已經開始完善和成熟,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進行強化,將會有不錯的效果。
4.就培養孩子的“做事要有頭有尾”的習慣來說,不同的年齡段就有很顯著的差另U:對幼兒園的孩子,我們就要求他們在玩遊戲或者是小活動之後要收好自己的玩具;對小學生,就應該要求他們看書和做作業的時候要仔細認真,做完之後要認真檢查,把書本和相關的文具收拾好了才可以去玩;對中學生和大學生,我們就要求他們做事情和處理學習的時候要有責任心;對於進入工作的孩子來說,我們就要教育他們“責任大於興趣”……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不要幻想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培養好。因此,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一些主要的習慣進行培養,一些重要的習慣培養好了,也可以促使孩子養成其他的一些好習慣。
四、做好習慣的加減法有位教育專家說過:“教育的核心不僅是傳授知識,而且是學會做人。習慣是一個人存放在神經係統的資本,一個人養成好的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清它的債務。”每個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對此都會深有感觸的。
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就要做好加減法,培養好習慣用加法,克服壞習慣用減法。
家長和老師們時常可以發現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不專心,寫數字的時候,時常把“21”寫成“12”,計算的時候,明明是減法卻用了加法;遇到抄寫、閱讀課文的學習活動時,更是力不從心,眼睛看著書本讀書,照樣讀錯;每天交不了作業,天天挨批評,不僅學習跟不上,也很難在課堂上安安靜靜地坐上幾分鍾,很容易被一些細小的事情所分心,過道的走路聲,門外的咳嗽聲,都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上課還總是喜歡找人說話;老師課堂裏講過的內容,經常記不住;時常不經過老師的同意就搶著回答問題;作業也是丟三落四,不能按時完成;上學總是遲到或者早退,經常不完成家庭作業;由於不愛遵守其他同學的遊戲規則,所以也不能很好地和同伴們相處;做事常常不顧後果,即使危險的事情,也是“勇往直前”,雖然每次事後談話,也都能很好認識自己的錯誤,但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還是毫不猶豫地衝上去,好像什麼事情都不經過腦子似的,批評、表揚和懲罰對他來說都是無效的。
這樣的孩子身上實在有太多的不良習慣,如果不及時改正,很可能由倒黴的一天演變成倒黴的一生。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墨子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故染不可不慎也。
賈誼說:習與知長,心與化成。心未濫而諭教,則化易成也。
什麼是習慣呢?請朋友們來做一個小小的遊戲(兩掌相對,十指交叉。注意觀察大拇指的位置),這就是自然而又固執的習慣。英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縱觀曆史,但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良好行為長期堅持,養成習慣,形成自然。“好習慣,益終身”,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中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但就在我們身邊卻有著種種不良習慣,隻是我們沒有發現,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已。
在兒童的習慣養成過程當中,有一個危險存在,那就是習慣養成的過程變成了奴役兒童的過程。大家千萬注意這一條。什麼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習慣,大人在定規範,強迫孩子去做、去執行,這就很可怕。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兒童是主人,我們就是要發揮他們的主人作用。習慣養成的最高機製,是形成學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強製。這一點特別重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應該是要讓孩子們覺得:這是我盼望的,我特別希望有這個好習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對我的發展很有用,好習慣多了,我才是一個好學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這才是積極的,而不是強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