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一〕。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二〕。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三〕。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四〕。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五〕,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六〕。
〔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張預曰:“能審地形者,兵之助耳,乃末也;料敵製勝者,兵之本也。”助,輔助,輔佐。
〔二〕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張預曰:“既能料敵虛實強弱之情,又能度地險厄遠近之形,本末皆知,為將之道畢矣。”上將,指賢能之將、高明之將。一說,指將之最尊者。
〔三〕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梅堯臣曰:“將知地形,又知軍政,則勝;不知則敗。”用戰,指揮作戰。
〔四〕“故戰道必勝”六句:梅堯臣曰:“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張預曰:“苟有必勝之道,雖君命不戰,可必戰也;苟無必戰之道,雖君命必戰,可不戰也。與其從令而敗事,不若違製而成功。故曰:‘軍中不聞天子之詔。’”戰道,指戰場情況和戰爭規律。
〔五〕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王皙曰:“皆忠以為國也。”
〔六〕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張預曰:“進退違命,非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國家之寶也。”人,指民眾、百姓。
【譯文】地形是用兵的輔助因素。判斷敵情,奪取勝利,考察地形險厄遠近,這是賢能之將的用兵原則。了解這些原則而去指揮作戰,必能取勝,不了解這些原則而去指揮作戰,必定失敗。所以依據戰場情況和戰爭規律有必勝的前景,但國君卻說不要出戰,這種情況下堅持出戰是可以的;依據戰場情況和戰爭規律並無取勝的把握,但國君卻說必須出戰,這種情況下不出戰也是可以的。所以進不求功名,退不避罪責,隻求保護民眾,而且有利於君主,這種將領是國家的珍寶。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谿;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一〕。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二〕。
〔一〕“視卒如嬰兒”四句:李筌曰:“若撫之如此,得其死力也。故楚子一言,三軍之士皆如挾纊也。”張預曰:“將視卒如子,則卒視將如父;未有父在危難,而子不致死。……信乎,以恩遇下,古人所重也。故《兵法》曰:‘勤勞之師,將必先己。暑不張蓋,寒不重衣,險必下步,軍井成而後飲,軍食熟而後飯,軍壘成而後舍。’”視,看待,對待。谿,指山澗河溝。
〔二〕“厚而不能使”五句:曹操曰:“恩不可專用,罰不可獨任。若驕子之喜怒,對目還害,而不可用也。”杜牧曰:“黃石公曰:‘士卒可下,而不可驕。’夫恩以養士,謙以接之。故曰‘可下’;製之以法,故曰‘不可驕’。”厚,厚待。令,命令,這裏是服從命令的意思。
【譯文】對待士卒像對待嬰兒一樣,所以可以與之共赴幽深的河澗山穀;對待士卒像對待愛子一樣,所以可以與之一起赴死。厚待士卒卻不能使用,溺愛士卒卻不能使其服從命令,局麵混亂卻不能懲治,好比嬌慣的孩子,是不能用來作戰的。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一〕;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二〕;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三〕。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四〕。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五〕;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六〕。
〔一〕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梅堯臣曰:“知己而不知彼,或有勝耳。”趙本學曰:“敵兵較我則寡、則弱、則怯、則虛、則勞、則饑、則氣衰、則不登、則不精、則不和、則無備,此固敵之可擊也。若雖寡而常勝,雖弱而有奇,雖怯而陣有法,雖虛而能備,雖饑而心不求生,雖勞而援兵不遠,雖氣衰而未遭挫敗,雖不整而用兵簡便,雖不精而敢於死戰,雖不和而外無隙,雖無備而間諜未實,是亦不可擊也。”
〔二〕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王皙曰:“知己不知彼,知彼不知己,皆未可以決勝也。”
〔三〕“知敵之可擊”四句:梅堯臣曰:“知彼知己,而不知地形,亦或不勝。”
〔四〕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杜牧曰:“未動未舉,勝負已定,故動則不迷,舉則不窮也。”陳皞曰:“窮者,困也,我若識彼此之動否,量地形之得失,則進而不迷,戰而不困者也。”動、舉,互文見義,指軍事行動。迷,迷惑。窮,困窘,困厄。
〔五〕知彼知己,勝乃不殆:張預曰:“曉攻守之術,則有勝而無危。”殆,危險。
〔六〕知天知地,勝乃不窮:杜佑曰:“知地之便,知天之時。地之便,依險阻、向高陽也;天之時,順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勝乃可全,又何難也?”吳如嵩說:“從軍事地理學的角度說,孫子對他所認識的地理環境,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結合上論述了其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名言‘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地形》),以及他在論述‘五事’、‘七計’時講的‘天地孰得’都是從戰略高度強調地理對於克敵製勝的重要作用的。”
【譯文】了解我方的士卒可以出擊,卻不了解敵方的士卒不可攻擊,獲勝的概率隻有一半;了解敵方可以攻擊,卻不了解我方士卒不可以出擊,獲勝的概率也隻有一半;了解敵方可以攻擊,也了解我方士卒可以出擊,卻不了解地形條件不可以作戰,獲勝的概率也是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軍事行動既不迷惑,也不困窘。所以說:既了解對方也了解自己,就能獲勝而不會失敗;既了解天時也了解地利,勝利就會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