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輕鬆 就能浮上來(2 / 3)

她是一位領導幹部的孩子,她要是考砸了,怕別人笑話。

記得,一次她從外麵背書回來,正好和我碰上。我開玩笑地說:“別太辛苦了呀!”這本來就是有一句沒一句的話,沒想到她聽後,竟十分認真地回答道:“不努力不行呀!那麼多人看著我呐!”

顯然,她在心裏已經把自己放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上。

另外,提前那麼長時間就去參加脫產培訓,這對於她來講,也未必就是好事。因為,那時候,單位對參加學習、培訓管理是非常嚴格的,不像現在一說要參加什麼考試就可以請假,甚至放假讓你去參加各種培訓。

因此,她那時候的這種待遇就已經讓一些人頗有微詞了,對這一點她是清楚的。而這恰恰又構成了她的另一個心理負擔:如果考不上,該如何交代呀!

於是,全力以赴,背水一戰,就成了她的全部籌碼。

她誌在必得,不能失敗。

所以,別人複習功課是在一些重點問題上下功夫,而她則是“海陸空”齊頭並進,全麵開花。因為,她怕有所遺漏,不想放過這次機會。而這些,恰恰分散了她的精力。

同那個籃球隊的教練一樣,一道題也不想丟的結果,就是丟了更多的題。

太在乎得到 往往就是失去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片森林中住著一群兔子,其中有一隻白兔審美意識很強。它特別喜歡皎潔的月色,每天晚上,都會來到林中的草地上,一邊無憂無慮地嬉戲,一邊心曠神怡地賞月。

它是賞月的行家。在它的眼裏,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風韻:彎鉤一樣的弦月,玉盤一樣的滿月,柳梢頭似美人含羞,風露中似情人相逢……它常常把這些講給其它的動物聽,它為此而陶醉。

一天,森林之王召見它,對它說:你既然如此喜歡月亮,那麼就把它送給你啦!從現在開始這個月亮是你的了!

白兔大為感動。

於是,它更加頻繁地到原來的那個地方去賞月。可是,它突然發現,以前的那種閑情逸致竟一掃而光,腦海中隻是不停地閃出這樣的念頭:這是我的月亮!

它牢牢地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財寶。烏雲蔽月,它便緊張不安,唯恐財寶丟失;滿月缺損,它更是心痛如割,仿佛是遭到了別人的搶劫。

月的陰晴圓缺,已全然沒有了任何韻味,反倒是險象環生,勾起它無窮的得失之患。

終於,這隻可憐的白兔累倒在森林的草地上。

對於屬於自己的東西,想要看好它,讓它永遠屬於自己,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總怕被覬覦,怕自己的寶物太過於耀眼而引來別人的爭奪,甚至怕別人多看一眼而占了自己的便宜。

就這樣,許多人成了那隻看守月亮的兔子。

毫無疑問,這些人也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快樂。其實,那個讓你精心看守的東西,離你還有十萬八千裏呢,那壓根就不是你的。這就是人的誤區,一個心理誤區。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如果一個家庭很窮,一般都會很和諧,尤其是兄弟姊妹,都很講情意。一旦這個家庭有了財富,立刻就會變得雞犬不寧。房產、汽車、投資、存款,每一樣都可能成為決裂的導火索。

人,往往是同患難易,共富貴難。

2013年12月5日,有一個非洲國家的前總統不幸病逝。他為尊嚴、自由和平等奮鬥了一生,贏得了全世界人們的哀悼。他享受到了全球迄今為止最為隆重的葬禮,也得到了全世界各民族、各種政治信仰的人們的普遍尊重,是個了不起的偉人。但令人遺憾的是,就在世界上那麼多人在為他舉行國葬的時候,他的後院卻起火了。

他的妹妹與他的兒子,為他的遺產而大打出手。

他的這些親人,也許真的太在乎錢財了。但這樣一來,他們其實又全都失去了。他的整個家族會不會因此而蒙羞,我不敢講,但至少,隨著那位偉人的辭世,許多本應該繼續閃光的故事,也許就此謝幕了。

太在乎了,人就無法放鬆。放不鬆,就會緊張、計較和較勁,就會影響自己、包括家族的命運。

近些年,我發現一個費解的現象:有些原本活蹦亂跳的鮮活生命,一旦哪一天被查出患有什麼癌症之類的所謂絕症,很快就會臥床不起,然後不久就會有噩耗傳來。

為什麼生命會如此脆弱?為什麼癌症竟是這樣凶猛?這裏固然有客觀上的病情,是否也有主觀上的原因?因為,我也看到許多勇於同癌症作鬥爭的人,他們樂觀、豁達、進取。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不在乎生死,活一天,就高高興興地過好一天。而事實上,這些人反成了不老的春藤。

這或許也是一條規律:太在意求生了,反而容易招來死神。

就像有的人,在溺水時的掙紮。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同在一個病房的兩個人,一個得的是絕症;另一個卻是普通的病症。但醫生在與他們交流的時候,搞錯了。把沒有癌症的人說成了癌症。結果,真有癌症的那個人,越活越精神;而隻是普通病症的那個人,很快就病入膏肓。盡管後來醫生進行了一係列的補救,但還是沒能挽留住他的生命。

雖然,這個故事有明顯的編撰痕跡,但其中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還是耐人尋味的。

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嚇死的。

命運是個勢利的女神,有時你越在乎她,她越會讓你失望。

美國華盛頓山的一塊岩石上立有一個標牌,告訴後來的登山者,那裏曾是一個女登山者倒下死去的地方。她當時正在尋覓的庇護所,也就是俗稱的“登山屋”,隻距離她百步之遙。如果她再撐一百步,就能夠活下去。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即使是在筋疲力盡的時候,身體裏也仍然會“殘留”一點能量。隻要激發,它就會迸射出超乎尋常的力量。但遺憾的是,有些人至死也沒有找到這種激發。

於是,便隻有沉下去。

影響這種激發的最大障礙,就是恐懼或者緊張。也許是因為恐懼而緊張,也許是因為緊張而恐懼,終究使人無法放鬆,生命也就無法浮起。

沒有放鬆,便沒有浮起。

這就是這塊牌子告誡後人的道理:勝利,往往是在努力堅持的最後一分鍾。

過分追求 是無法放鬆的禍根

為什麼愈是太在乎的事情,往往愈是適得其反呢?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貪婪。太在乎就會過分追求,過分追求就是貪婪。而貪婪就是一副精神枷鎖,一旦扛在肩上,終身難以輕鬆。

有一想十,有十想百,有百想千……直至把人拖進墳墓。

在河北省曾發生過這樣兩起案子。

一起是李友燦受賄案。

李友燦在擔任河北省對外貿易廳副廳長兼省機電辦公室主任期間,接受北京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的請托,利用職務便利,為該公司提供了1249台進口汽車的配額,並收受了其法定代表人給予的人民幣4723萬元。

這期間,李友燦還利用職務之便,向唐山某機電設備公司索要了價值19萬元的一輛高爾夫轎車及相關手續費用,共計21.44萬元。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十分貪婪的人。給人家批了一千多台汽車配額,就索要四千多萬的賄賂,實在是貪得無厭。而且大小通吃,連一家小公司的一輛普通轎車他也收,並且還向人家索要汽車落戶的手續費。

收了這麼多錢,今後肯定是衣食無憂,安享富貴,可以一身輕鬆地麵向未來了。實際則不然。他並不快樂。因為,他整天都在為自己贓款的“安全”而寢食難安。

於是,他在北京專門找了一間房子來存放那一捆又一捆的鈔票,一到周日就往北京跑,一進那間房子,就插上門開始數錢。

對錢的過分“追求”,使他成為了錢的奴隸。

直到東窗事發,走進牢房的他才開始睡上踏實覺。直到2004年9月9日,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李友燦犯受賄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這時的他,才如夢方醒:他存放在那間小屋裏的“錢”,還一分沒動。

他太在乎錢了。可最終金錢安然未動,他卻成了溺水時懷抱錢袋不撒手的人,愈墜愈深,直至沉入深淵。

2006年4月26日,李友燦被執行了死刑。

另一起案子是李真受賄、貪汙案。

李真在河北省曾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年紀不大的時候,就成了原河北省委一名主要領導的秘書,後來又出任河北省國稅局局長。在政治上可謂是平步青雲,春風得意。用他自己的話講:我的座車,無論走到哪裏都是一片鮮花和掌聲。

但他還是很快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

究其原因,雖然有其骨子裏對金錢的欲望,但主要誘因還是對權力的貪婪。在被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處死刑後,有一位記者在看守所裏曾與他進行了以下對話:

問:“你當初涉政時的理想是什麼?”

答:“做個好秘書。”

問:“你給自己未來設計的藍圖不是要做一任封疆大吏或政府閣員嗎?”

答:“是的。但這個想法是在從秘書到出任河北省國稅局局長之後產生的。”

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答:“錯認為有了大權就有了一切,就有了地位和金錢。走到哪裏都是鮮花、美酒、笑臉和恭維。”

問:“也就是說,你追求權力未必想的是恪盡職守,造福於民?”

答:“我覺得持這種想法的不隻我一人。”

聽到這樣的對話,我心靈有一種發顫的感覺。古語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李真從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走到死囚的地步,竟源於對權力的追求,這是許多人始料未及的。於是,為了攫取更大的權力,他開始網絡人脈。

“你第一次收的禮品是什麼?”記者繼續問道。

“是在做秘書時,有一個市級幹部到省裏彙報工作,送給我一條中華煙和一個刮胡刀。”

“從此就一‘收’不止?”

“受人情、友情的影響,有時不想收也得收。一位很有名氣的廠長曾送給我5000元錢,這是他人第一次給我送錢,我雖再三推辭,也沒擋住。事後覺得不妥,就想把錢退掉,可那個廠長非常生氣,幾乎是掉著淚說‘我瞧不起他’。”

“這件事對你產生了影響?”

“影響很深。我認為,在當前大環境中,帶有明顯企圖的人送的禮應堅決拒絕,一般層次的人送的禮也可以拒絕,但有一定地位的人送的禮值得考慮。因為回絕後不但可能影響感情,更重要的是可能會失去政治上的支持。總之,這件事讓我想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