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心靈 需要信仰(1 / 3)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心靈多種多樣。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不同的。每個人成長的不同階段,心靈也是千差萬別的。

興奮和沮喪、浮躁和沉穩、堅定和迷惘、歡樂和悲傷,這些都無時無刻不纏繞在我們的心頭。

這種差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幹擾著我們的行為,甚至掌控著我們的生活乃至人生,相互交織,此消彼長。

自己的情緒,統治著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決定著自己的命運。

什麼才是掌控我們心靈的鑰匙呢?

毫無疑問,是信仰。

有一個記者,近年來集中采訪了一些因貪腐而獲罪的死刑犯。他把對那些人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采訪記錄整理出來,並且公之於眾。我看後頗為感慨,許久無法平複自己的情緒。

我不是為這些人從天上到地下的巨大落差而惋惜,也不是為他們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的愚蠢而感歎。我隻是為他們在那最後生死關頭不約而同說出的一句話而感到強烈的震撼。

“所有的一切,都源於我們自身對信仰的喪失!”

這些人,顯然是靈魂的丟失者。用自己垂死的聲音來呼喚靈魂,這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做的最後一件事。

雖然可悲,但發人深省。

信仰 是一種力量

心靈的世界,有時很大,陽光燦爛;有時又很小,陰暗猥瑣。

如果,你要獲得一個像藍天一樣遼闊和潔淨的心靈,那麼隻有建立起自己的信仰。

人有動物的本能,又有高度的社會屬性。所以,在生存、安全、繁衍後代的需求之上,人又有了自我實現價值的需要。這就是心靈對信仰的需求。

沒有這個需求,你的心靈就隻能在動物的本能上徘徊、掙紮。

個人如此,組織亦然。

大家應該記得,90年前,在那個國土淪喪、民不聊生和腥風血雨的年代,一個新生的隻有50多人的組織——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坦率地講,當時這個組織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的力量都十分薄弱,不僅無法與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相比,就是同國民黨和其他一些政黨相比,也相差甚遠。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力量微弱的新興組織卻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長達二十八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壓在中華民族頭上長達百年的三座大山。

人們不禁發問:為什麼曆史和人民選擇了她?為什麼那麼多仁人誌士,在白色恐怖的險惡環境下,義無反顧地追隨著她?

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這個組織有自己的信仰。

隻有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理解夏明翰在就義前寫下的詩句:“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才能夠理解方誌敏所堅守的“敵人隻能砍下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的信仰”;才能夠理解柔弱的江姐在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麵前,堅定而平靜地說:“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誌是鋼鐵鑄成的!”

信仰,會使平凡變成偉大。

東北抗聯將領楊靖宇殉國後,日軍迫切想看看這血肉之軀到底有什麼能量,使他能夠在零下42度的寒冬裏,竟然堅持了這麼多時日。然而,當他們對楊將軍進行解剖後,吃驚地發現:將軍的胃中隻有尚未消化的樹皮、草根和棉絮,一粒糧食也沒有。

此情此景,使主刀的醫師驚恐地手指痙攣,手術刀在四周驚異的眼神中墜地!

麵對這一切,殘忍凶暴的日本警務廳長岸穀隆一郎,不得不恭恭敬敬地低下自己的頭顱。他們把將軍的遺體用棺槨盛殮,並在將軍殉難處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信仰,會產生無窮的力量。

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人,他的敵人也會為之折服。

法國作家雨果說:“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

沒有信仰的人,就是什麼都不信的人。一個什麼都不信的人,就隻有相信自己感官上的欲望了。於是,做什麼都不再需要規矩,不再需要負責任,不再需要畏懼。

一個什麼都不怕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多年前,由於工作關係,我認識了一名“大款”。剛開始接觸,感覺這個人很豪爽、很仗義。不僅在酒桌上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而且在下麵對別人也可以說是有求必應。無論是什麼事,隻要有人開口,他都會說:“行,沒問題!”

後來,再一接觸,感覺這人說話有點大。用現在時髦的話講,叫不靠譜。有時牛皮吹得讓聽的人渾身都發顫。

有一次,正好我在場。有人對他講:“孩子要出國,能借我點錢嗎?”他聽到後,毫不猶豫回答道:“這還算個事呀!你把我的卡拿去,直接到銀行取美元吧,小意思!”那個向他借錢的人千恩萬謝地走了。

後來,我又見到了這個人,一提起這件事,他竟咬牙切齒地對我說:“那小子是個騙子!他卡裏別說是美元,就連人民幣都沒有。他給我的是一張空卡!”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弄不懂。

再後來,我們接觸少了。但又聽到了許多關於他的事,說他不僅牛皮吹得大,而且膽子也大。

一次,竟然把一張發票上的金額從五位數改成了七位數。結果,被紀委隔離審查了。

最後,雖然砸鍋賣鐵把窟窿給補上了,但凡是以前同他有瓜葛的人,從此都對他避而遠之。

他的朋友,連同他身上原有的“豪氣”統統不見了。他在原來的工作圈、同事圈、朋友圈中突然消失了。

他辭職了。

十幾年後,我又一次遇到他。發現他脖子上竟然戴了一條墜有十字架的項鏈,很是詫異。便好奇地問道:“信基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