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捌 理論縱橫(3)(2 / 3)

以偏概全,以訛傳訛。筆者最近在與一退休老幹部交談時,他說現在的警察如何如何。我問:“依據呢?”他答:“流傳得有話——吃喝法院,嫖賭公安,樣樣占全檢察院。”我問:“你相信嗎?”他反問:“還用懷疑嗎?報紙雜誌不是剛登了沿海某市公安局局長的醜行嗎?局長都這個樣子,下麵能好到哪兒去?”筆者啞然。筆者的一些熟人包括妻子的一些同事,大多對我轉業進公安表示不理解,問我:“怎麼到那裏去?”我反問:“公安有什麼不好?”答:“那裏好人也會學壞。”我問:“你咋知道?”人答:“別人都這樣說。”

別有用心的人造謠。一些被公安機關打擊過的不法分子,在各種場合利用各種機會製造散布流言蜚語,汙蔑貶低中傷公安形象。筆者認識一個以前在公安局工作,後因犯罪被開除的人員,這幾年不知道通過什麼手段暴富,他常掛在口頭上的話就是,公安局是四窩:匪窩、賊窩、賭窩、淫窩。

要消除負麵宣傳對公安形象帶來的影響,非一朝一夕能辦到,需要做艱苦的努力和大量的工作。筆者認為——

首先,把正麵宣傳搞上去是關鍵。堅持正麵宣傳為主,大力弘揚正氣,是我們黨對宣傳工作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公安宣傳陣地正麵的東西不去占領,負麵的必然乘虛而入。相反,正盛邪弱,“貓勤鼠匿”,正麵的上去了,負麵的自然就沒了市場。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大環境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內新形勢下,人民警察的使命更加艱巨,責任尤為重大。從某種意義上說,和平年代警察的付出與奉獻超過軍人。筆者曾問過許多人:“你知道全國平均每天有1名警察為保衛人民的生命財產光榮獻身,有10名警察身負重傷嗎?”答:“從未聽說過。”有了解才有溝通,有溝通才有理解。要下大力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因素,運用多種手段,各種載體,廣泛深入地宣傳公安係統大量生動感人的正麵典型,不斷加深人民群眾對公安和公安幹警的全麵認識與了解,從而真心信任和擁戴公安,在行動上支持公安工作。公安園地,同樣蘊藏著文學創作的豐富寶藏;公安文學,同樣是文學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要努力去發掘,去培育。可有計劃地邀有關作家等來體驗生活,協同作戰,合力攻關,力爭創作出叫得響的高質“拳頭產品”。

其次,把自身形象樹起是根本。樹形象必先正形象,正形象須敢較真。重慶市公安局黨組書記陳邦國在處理違法違紀幹警大會上的講話中擲地有聲地指出:“誰壞形象,就砸誰飯碗。”對那些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絕不能存有“婦人之仁”,要痛下決心“揮淚斬馬謖”。不然,我們那些貼在牆上的紀律條款就成了紙畫的“原子彈”。要知道,群眾看公安形象,是通過每一個幹警、從公安機關做的每一件事來認識和評判的。我們的一言一行,無處不受到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檢驗;我們的一舉一動,無時不代表著人民公安的形象。所以,我們每個公安幹警尤其是基層單位和“窗口”單位的幹警,一定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履行職權,以嶄新的精神風貌、良好的作風紀律、過硬的業務素質、一流的工作成績,向黨和人民彙報。隻要我們自身形象過得硬,所有非議就會變成無稽之談,所有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最後,嚴守宣傳紀律是保證。理論無禁區,宣傳守紀律。新聞出版部門等一定要嚴守新聞紀律,健全各種製度,完善監控機製。記者、作家在從事公安題材的采訪與創作中,要認真核實,深入采訪,切不可道聽途說。報紙、廣播電台等媒體在對公安隊伍中的反麵典型曝光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不能為吸引讀者小題大做,更不能故弄玄虛。對那些有損公安形象的文字和圖片絕不能見報;對那些非法出版物要堅決取締;對那些居心叵測的不法之徒,要依法給予有力打擊,絕不能聽之任之。從而,確保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嚴肅和健康,確保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繁榮與穩定。

當代警察人權保障憂思

警察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機器的重要構件。可是在中國的現實生活中,警察卻成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工具,一是逃避矛盾和風險的工具,二是急難險重的工具,三是邀功領賞的工具。警察是人,不是超人更不是神,公民享有的他都應該享有,否則,一味濫用、超用,嚴重透支,則是對共和國基石的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