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捌 理論縱橫(4)(3 / 3)

(二)不能讓警察“革命本錢”耗盡。警察的身體健康,是公安機關戰鬥力的基礎。俗話說,人命關天,非同兒戲。對警察身體健康的愛護,對警察生命的珍惜,就是最大的“以人為本”,因為,生命權是人權中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有了它不等於有了一切,但失去它則失去了一切。

關心警察的身體健康。據《人民公安報》報道,2000年,全國公安民警未報銷的醫藥費達4.2億元,比1999年增加了1.2億,增長40%;到2002年度,全國公安機關累計欠發民警基本工資及各項補貼16.4億元,涉及34.7萬名民警,占全國公安民警總數的26.3%。據2004年《警察文摘》披露:積勞成疾而殉職,占最近每年犧牲民警的第二位。公安部特邀監督員,歌唱家殷秀梅提出:“民警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他們的身體狀況普遍較差,民警的職業病和其他疾病很多,現行的醫療保險製度不適合民警的患病醫療需求,民警個人醫療支出負擔過重,民警有病不及時治療的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經濟落後地區,民警每年的醫療費隻有幾百元,大病根本看不起。應該給民警特殊的保險機製。”

公安部特邀監督員,重慶作協主席黃濟人提出:“政府應加大對公安機關的投人,在增加警力和科技經費上舍得投資,大力提高民警工薪補貼,合理配置警力,堅決杜絕民警參與非警務活動。建立民警身心健康保障體係。”上海市公安局在分局機關設立了民警醫務室,每年由分局統一為民警辦理意外傷亡保險,民警患重大疾病和疑難雜症給予相應補助。同時,科學合理用警,摒棄疲勞戰術,極大地調動了民警的工作熱情。

關心民警心理健康。國外從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有了係統、規範的針對警察的心理衛生服務。現在,它的服務係統已達一定規模。2000年5月,心理素質測試被國家人事部寫進《關於地方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實行統一招考》的意見之中。2000年9月28日,深圳市公安局建立了中國內地第一家警察心理服務中心和第一條相關的心理熱線。2003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啟動了首都刑警心理健康工程。2003年8月,廣東省廳建立了全國最大、人員最多、設施最完備的民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2004年6月,四川省廳組織對10000名民警進行心理測試,得到了目前國內最完備的一整套數據。2004年12月30日,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網站”正式開通,當日上午就收到了1730條來自全國各地民警發來的心理問題信息。警察的精神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非常人可比,心理健康網站、熱線、谘詢等無異於心理按摩,受民警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據新華社報道,2005年新警察錄用和公安院校招生將增加心理素質測試,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的人員原則上不得錄用、錄取。

提高“單兵”裝備水平。一支隊伍的戰鬥力水平,起碼和最基本的是來自“單兵”裝備的水準。“單兵”是指人與物的結合。“物”,就是裝備。穿著警服的人不叫“單兵”,也構不成戰鬥力,因為他與穿著其他服裝的人本質上沒有不同。中國警察是世界上唯一不隨身佩槍的警察。在基層公安機關,武器裝備率不到20%,而武器隨身率基本為零。難怪在刑事犯罪呈突發性、暴力性、殘酷性的今天,犯罪分子襲警會屢屢得手。筆者建議,警察作為武裝部隊,應人人隨身配槍,基層一線民警、辦案民警、刑警、禁毒、巡警、經偵、治安等執勤應達到“六有”,即有槍彈、有匕首、有手銬、有警繩、有警棍、有強力麻醉劑(對付精神病人和武瘋子)。隻有“單兵”的戰鬥力增強了,才能對犯罪形成震懾,對自己形成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