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通訊重在寫一個單位或一個群體,他們通過有創舉的或紮實有效的措施、方法、手段,使一個單位形象增輝,麵貌大變,人心歸一,成效卓著。好的工作通訊應在標題“點睛”上下功夫,問題切入上做文章,成效取得上著重墨。
根紮沃土樹千尺——觀音橋派出所愛民為民故事
工作通訊重在寫一個單位或一個群體,他們通過有創舉的或紮實有效的措施、方法、手段,使一個單位形象增輝,麵貌大變,人心歸一,成效卓著。好的工作通訊應在標題“點睛”上下功夫,問題切入上做文章,成效取得上著重墨。
聽說要寫觀音橋派出所,江北區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居委會主任李耀方掰開指頭,如數家珍:派出所裏有48名民警,近年有7名民警入黨,8名民警走上領導崗位;轄區有84個居委會,常、暫住人口10萬人了;派出所去年榮立市公安局集體二等功,被樹為全市“為人民服務,樹公安新風”示範單位。
“50年代的民警又回來了!”觀音橋中學德育教研室主任肖軍提起觀音橋派出所,馬上豎起大拇指。
警風監督員、離休老幹部申子合經常對觀音橋派出所明察暗訪,他感慨地說:“這個派出所治警嚴、警風正,班子很團結,隊伍過得硬,不愧是連續4年江北區和公安分局的‘四好’班子。”
一個普通的基層派出所何以能贏得如此好的口碑,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了觀音橋派出所……
獲獎日記的“故事”
“明天,爺爺就要接我走了,我多想留下來喲。王鬆軍叔叔、高嘉阿姨,還有王穎姐姐,他們對我太好啦!王叔叔給我買姐姐一樣的衣服,高阿姨給我做最好吃的菜,姐姐幫我補習落下的功課。可是,我不得不走,他們也不寬裕。那天給我買球鞋,叔叔阿姨夜裏商量了半天。王叔叔轉業幾年了,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買,住的兩小間十來平方米的房子,還是租來的……我一定好好讀書,將來長大了也當警察,做王叔叔高阿姨那樣的好人!”寫日記的小姑娘叫何蘭芝,母親患肺癌去世,父親因病住進精神病醫院。鄰居把她送親戚家,姨媽不收,找父親單位,鉛筆廠又不要,無奈之下,隻好把她送到了派出所。王鬆軍所長沒與當警察的妻子商量,就把小蘭芝領回了家。49個日日夜夜,夫婦倆給蘭芝以親生女般的關懷。他們打算領養下來,正準備申辦有關手續,蘭芝爺爺找來了。懂事的小蘭芝也強著要走。這篇感人至深的日記是一個孤女心靈的表白,是蘭芝要離開新村小學三年級時寫的,得了學校日記比賽一等獎。
滴水穿“頑石”
望著眼前這位臉色紅潤、身材壯實的帥小夥,你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曾有過4年吸毒經曆,先後兩次送強戒,然而,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誰創造了奇跡?
小夥子叫何越,今年27歲,現在某公司開車。提起往事,他用“不堪回首”4個字來形容:“是觀音橋派出所民警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沒有他們,我早毀了,哪有今天!”現年55歲的無線電三廠技師何誌堅在電話中談起兒子,聲音哽咽:“觀音橋派出所教導員毛平安、副所長楊建、民警曹明忠、陳暉為了何越,把我家門檻都踏破了,嘴都磨破了,在我們家長都失去信心的情況下,硬是把他從深淵的邊緣拉了回來。”毛平安、楊建對這事都很平靜,說:“鐵棒都能磨成繡花針,何況人呢?隻要舍得下功夫,身到心到,沒有幹不成的事。”何越複吸第二次強戒後,很多人都不相信再做工作會有效,有人甚至跟民警打賭:“如果何越戒掉毒癮,願用手板心烙豆腐。”民警沒有退卻,他們苦口婆心,從英國的侵略講到林則徐虎門銷煙,從理想、事業講到家庭、未來,從青年麵臨的曆史使命講到每個人擔負的責任,幫助何越樹立信心,戒掉毒癮。民警們下定決心動了真情,那夜,何越哭了好久……
拉“網”與築“牆”
副所長王輝談起刑偵改革神采飛揚,他認為派出所領導要有“成本”觀念,抓防範隻要舍得投入,回報是豐厚的。他幽默地把自防比作“網”,群防比作“牆”,說:“有了‘網’和‘牆’,壞人無處藏。”
一段時間,紅旗河溝、鷂子丘、塔坪等地發案頻繁。所長王鬆軍帶人跑遍了轄區所在單位,成立了有150個單位參加的群防協作組。現在觀音橋轄區內,由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的義務巡邏隊在民警的帶領下,晝夜巡邏在各個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