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饅頭”引出的故事
去年,市局給九龍坡區分局分來幾十名大學生,左其中政委高興得像過年似的。這位從警數十年,鬢發微白的老公安知道以前的大學生少,全都留在了機關,現在大學生多,但一下子分來幾十名可還是第一次。
第二天,左政委叫上政治處的同誌一個單位、一個單位看望新分來的大學生。在某派出所,他見到了從四川農業大學分來的張建文。小夥子是涪陵農村人,特實在。“你學的什麼專業?”“食品發酵專業。”“你會什麼?”“發饅頭。”
政委愣住了,這就是我們盼來的大學生嗎?發饅頭與偵查破案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
左政委一查檔案,新分來的29名大學生中,除了7名是學政法的,另22名學的都與公安毫不沾邊,什麼會計、機械製造、汽車工程、投資管理等,怎麼辦?“為我所用皆為才”,左其中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培訓!他給每名大學生在本單位選了兩名老師,一名輔導業務知識,對公安業務和法律常識重點進行輔導;一名管幫帶,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別說,這一招兒還真靈。去年民警素質考核中,分局新分來的大學生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九龍坡區分局黨委在抓民警的在職文化學習方麵是下了很大力氣的,先後選送163名民警參加各類成人高等院校的函授學習,全分局民警的文化結構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民警已達到總人數的24.9%。整個隊伍的文化素質顯著提高,文明辦案已成為分局全體民警的自覺行動。去年分局刑事案件審結率達到99.9%,審結合法率達100%;查結率達到93.14%,查結合法率達100%;未發生一起冤假錯案。
創造激發之二:建警之策,素質為本。
專家們曾斷言:在21世紀,一個國家要在世界上取得優勢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質資源,而是掌握著先進思想和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國家是如此,個人是如此,警察這一特殊群體更是如此。但是,長期以來,許多同誌對警察素質的理解過於褊狹,似乎隻有政治素質;在素質培養上,似乎隻有學習;後來強調文化了,又一窩蜂地忙著提高學曆;有的人幹脆把素質與文憑畫等號……所有這些認識上的誤區,大大妨礙了真正警察素質的提高。
在九龍坡區分局采訪期間,大量的富有創造性的培育警察素質的生動實踐,使過去也一直困擾著我們的概念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所謂警察素質,包括六個方麵:一是政治、道德素質,對社會規範和警察職責的遵守,對國家、法律、人民的忠誠,這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素質,主要來自平時的點滴養成;二是知識素質,對人類知識的占有量和合理的知識結構,它是最基本的,主要來自書本,新來的大學生在這方麵占有優勢,但並不全麵,尚待實踐的磨礪;三是能力素質,對各種公安業務知識、技能的熟悉掌握,它是最能體現警察職業特點的素質,主要來自公安實踐;四是智慧素質,對事物的洞察力和領悟力,以及創見、創新、創造,它是區別一名警察水平高低的顯著指標,主要來自公安工作經驗的積澱和升華;五是心理素質,它表現在對工作和環境壓力的承受、疏導和調節上,是高素質警察的基礎性素質,過去沒能引起重視,主要來自對警察的選材、訓練和教育;六是身體素質,這是幹好公安工作的本錢。
為全麵提高警察的這六個方麵的素質,分局可以說用了一切手段,行政的,非行政的;開通了所有渠道,正規的,非正規的。目的就是為了強化每位民警的素質,因為他們懂得:唯有良好的素質,才有創造一流業績的堅實基礎。
“換不了”引出的故事
分局某個派出所的所長和指導員很長一段時間不配合,鬧意見,既影響隊伍建設又影響了工作,分局多次做工作,甚至把工作組開進這個所也仍然起色不大。
左其中不信邪,親自出馬,深入搞調查,挖思想,很快發現,原來那兩名主要領導“鬧意見”的重要原因,都認為按有關規定,派出所領導一般要任滿4年才可能輪換,鬧點矛盾換不了他們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