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教育。針對學員在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各種思想反映,注意抓住點滴時間進行思想教育。今年上半年組織開展了人生與理想、人生與價值、人生與奉獻、人生與道德、人生與婚戀、人生與成才等專題討論。針對少數研究生、本科生學習動力不足、成才觀念淡漠的現象,組織他們進行了“為誰學習、怎樣成才”的專題討論,激發了他們刻苦學習的責任感、緊迫感。學員李橫撰寫的《軍隊環保投資決策支持係統》一文,被中國科技協會首屆青年學術會議評為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博士研究生熊仁根、陳潑水研究出摩擦表麵添加劑、有機稀土抗摩劑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形象感染。針對青年學員榮譽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注意運用雷鋒和蘇寧的英雄形象、紅岩英雄群體、本院先進典型的事跡,教育學員樹立愛軍隊、愛後勤、愛專業的思想,自覺像英模那樣學習、生活和做人。今年畢業的860名學員都能夠服從組織分配,其中420名學員還主動要求到邊疆、基層和艱苦地方去工作。
傳統熏陶。經常組織學員參觀紅岩革命紀念館和歌樂山烈士陵園,聘請《紅岩》作者楊益言擔任學院兼職教授,邀請歌樂山烈士紀念館館長厲華來院作“學習紅岩精神,樹立正確人生觀”的專題報告。四隊學員畢業離校前,專程來到烈士墓前宣誓:決心把紅岩精神帶到邊疆,為實現人生理想努力奮鬥。
自我教育。針對學員愛思考、不盲從的特點,在教育中堅持讓他們唱主角,自覺擺脫和走出人生觀價值觀上的誤區。今年以來,20個學員隊先後舉辦演講會、報告會、賽詩會、歌詠會、經驗交流會上百場次,近千名學員登台談體會;70多個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對黨和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有35%的學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積極要求進步。
紀律約束。在幫助學員明辨是非、分清榮辱的基礎上,十分注意正確的行為引導,並對其做出嚴格的規定,如不準收聽敵台、不準看黃色書刊和影視、不準賭博、不準買賣股票、不準經商、不準到地方營業性舞廳跳舞等。對少數違紀學員,嚴格執行紀律,僅去年以來就對3名學員作了退學處理。
四、優化環境,鞏固和發展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成果
(一)優化成才環境。為開闊學員視野,近年來先後開辦課外專業知識、技術等培訓班20餘期,舉辦高新技術講座30餘期。為鼓勵學員奮發向上,實行本科生“篩選製”“主輔修製”,大中專“中期分流製”“選修製”,優等生“選升製”,僅去年就湧現出200多名優等生、優秀生和三好學員。
(二)優化人際環境。主要是要求各級領導公道正派地處事,在學員招生分配、入黨入團、獎勵處分等問題上,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搞庸俗關係學。全院上下形成了一個思想上講原則、工作上講支持、生活上講友誼的良好氛圍。
(三)優化文化環境。去年以來,共拿出250萬元用於文化體育設施和器材的建設,組建了10個業餘文體代表隊。今年還舉辦了“紅岩之歌”歌詠比賽、“紅旗下思考”征文演講、田徑運動會以及球類比賽等20次大型活動。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有力地抵製了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蝕,對學員革命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優化相關的社會環境。去年以來,通過信函、走訪學員家庭等方式,落實優撫政策,解決家庭困難,妥善處理各種糾紛,先後使252名戰士學員享受到了軍屬優撫金,為11名幹部學員解決了住房難問題,妥善處理了8起軍人家屬人身和財產受侵害的問題。
(原載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部《後勤政治工作》 1993年第8期,獲全軍政工調研論文一等獎)
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根據總部關於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指示精神,6月中下旬,我們對學院精神文明建設現狀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中,召開了專家教授、教研室主任、中青年教員和學員等8個座談會,與6個係(部)政委進行了個別交談,對900名學員、100名教員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學院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成就
1.思想政治教育形象特色,保證效應較為明顯。以樹立革命人生觀為主要內容的“四個教育”不斷深化。1993年以來,針對教職員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問題,分層次進行以革命人生觀為主要內容的“四個教育”,有重點地解決各層次存在的一些問題。今年集中抓了團以上領導和機關思想作風紀律整頓,進一步深化了四個教育,增強了抵製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能力。近5年來,6000多名畢業學員100%服從組織分配,其中688名學員主動申請到邊遠艱苦地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