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經濟活動分析的內容
工業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內容從經營管理方麵來看是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
(一)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過程,即表現為產品使用價值的形成過程,也表現為產品價值的形成過程;同時,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又體現為物質運動和資金運動的過程。經營成果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經濟效果,從物質形態來說,體現為企業向社會提供多少物美價廉的商品從價值形態來說,體現為企業和國家積累多少的建設資金。
(二)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過程,對這個過程中,要加強企業經營管理,要合理地組織與有效地節約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用最少的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生產出更多的價廉物美的產品。同時企生產經營過程又表現為資金不斷運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減少資金的占用,加快流動資金的周轉,節約生產費用的支出,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利稅。
(三)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內容,主要是建立企業的經濟效果指標體係,並抓住重點,對各項經濟效果指標進行經濟效果分析,反映企業經濟效果指標可概括分為以下四個方麵,
1.反映生產經營成果的指標反映生產成果的指標。如產量、品種、質量等。
反映經營成果的指標。如銷售收入、銷售合同完成率、銷售利潤等。反映物化勞動和勞動消耗的指標反映物化勞動消耗指標。如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等物質消耗指標。
反映活勞動消耗指標。如工時定額等。
綜合反映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的成本指標。
反應物化勞動占用及其利用效果指標。
反映物化勞動占用指標。如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占用額等。
反映物化勞動利用效果指標。如資金利稅率和資金利潤率等。
2.結合各行業的生產特點,製訂的本行業技術經濟指標。
反映生產成果的指標。如電力工業頻率合格率,機械工業加工件合格率等。
反映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的指標。如電力工業的供電煤耗,單位千瓦人數,機械工業的鋼材利用率等指標。
反映勞動效率的指標。如電力工業、一定時期內每一個職工生產的發電量,冶金工業,每一個職工的煉鋼產量等。
企業經濟活動分析的另一個內容是對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經濟活動分析。對上述反映企業經濟效果的指標進行事前預測分析,事中控製分析及事後評價分析。但企業的再生產過程連續不斷地進行,所以經濟活動分析各個階段也不是分開的,預測分析是建立在事後總結分析的基礎之上的,控製分析則是為執行根據預測分析而製訂的經濟目標的實現。
第三節經濟活動分析的組織與形式
科學地組織經濟活動分析工作,采取有效的分析形式,是使經濟活動分析堅持不懈地進行和充分發揮分析作用的組織保證。
一、經濟活動分析的組織與分工
(一)經濟活動分析要和企業的管理體製相結合,要和企業的統計係統、核算係統相一致。
(二)經濟活動分析要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絡係統。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部門專責、綜合歸口”的原則。在廠長的統一領導下,由總經濟師和總會計師組織全廠各部門、各車間開展經濟活動分析工作。
(三)廣部的經濟活動分析,實行“部門專責,綜合歸口”。按照各部門分管的業務,負責部門分析,並由綜合職能部門負責綜合分析,一般分工是:
1.綜合計劃部門負責產品產量、品種和質量的分析。
2.生產技術部門負責設備利用、安全和技術經濟指標分析。
3.勞資工資部門負責勞動、工資和勞動生產率的分析。
4.供應部門負責物資供應和利用的分析。
5.財物部門負責產品成本、利潤和資金分析。
6.基建部門負責投資完成及工程項目進度的分析。
企業的計劃和財務部門負責全廠經濟活動分析的綜合歸口,並在廠長和總經濟師、總會計師的領導下,具體負責全廠經濟活動分析的日常組織工作,包括起草製訂經濟活動分析製度,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彙總編寫綜合分析報告,指導基層經濟活動分析業務工作,開展經濟活動的學術研究及業務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