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綜合分析的實例
工業企業的綜合經濟活動分析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電力企業定期的綜合經濟活動分析有,年、季、月的企業主要生產經營目標完成情況綜合分析電力工業十五項主要經濟效果指標分析。現分別舉出實例如下:
一、電力企業十五項經濟效果指標綜合分析
十五項經濟效果指標綜合分析是水電部規定的.按季定期上報的綜合分析。分析包括:十五項主要經濟效果指標報表統計及文字分析兩部分。指標統計要嚴格按上級規定的計算辦法及統一頒發的報表格式填寫,指標的數字一般要用實際完成的統計數,但有作財務指標實際統計數出不來,為了按規定時間上報,可采用快報數。文字分析。帶點說主要經濟效果指標完成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措施要切實可行。
(一)關於1986年電網根據全國經濟工作的精神。繼續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狠抓產品質量和降低物質消耗,使企業經濟效益與去年同期動態對比分析有較大的提高。實現了產值(或產量)。銷售收入和實現利潤增長三同步,利潤增長超前於銷售收入,收入又超前於產值。全網經濟效益動態指數達到72分。
(二)1986年一季度全網發電3完成171.142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7.50%,多發11.941億千瓦時,完成年發電量計劃682.38億千瓦時的25.08%,超過年時問進程24.66%的0.42%。由於發電量的增長,使電網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7.44%。
(三)頻率合格率完成98.04%,完成了國家考核標準的98%,並比去年同期升高。為了抓好電能質量,保證周波合格率的完成,全網加強計劃用電管,開展合理調荷工作,並把頻率合格率、可調出力完成率及地區供電負荷率納入電網內部的經濟責任製,作為對戰層發、供電企業的計獎考核指季度電網電力供需矛盾比去年同期有新加劇,但由於狠抓電能質置,仍保證頻率合格率的完成。
(四)工業產品物資消耗額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全網線損率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降低,但全網供電煤耗卻比去年同期升高2克/千瓦時,一季度供電煤耗比同期升高的原因是:網內大型燒油機組因缺油,一季度不得不限製出力運行,少發電量,約使全網供電煤耗比去年同期上升1克每千瓦時。有的省網對基層發電廠實行年度發電量承包。一部分中小型火電機組比去年同期多發電。使全網供電煤升高約0.5克每千瓦時。
(五)銷售收入一季度完成11.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47%,超過工業產值的增長。其中電力銷售收入增長10.8%增長2.59%,售電量增長8%。由於線損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使售電量的増長大於發電量的增長,在售電量增長的同時,由於高電價的照明用電量等結構比的加大,平均電價比去年同期有新增長,使全網實現增產增收,且銷售收入增長大於產量增長。
(六)財務指標按同口徑計算,完成的比較好,實現利稅、上交利稅,均有較大的增長,各得10分。流動資金周轉天數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得5分,可比產品成本按同口徑計算,比去年同期降低8.50%。
(七)全員勞動生產率比去年同期上升2.95%,其中:全網工業總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7.44%,而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卻比去年同期增加4.3%。職工平均人數增加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新投產機組在一季度運行不正常,發電量不多,但人數卻增加不少;其次去年下半年分配的大學、大專、中專學生及複員和轉業軍人數超過企業離、退休人員數。
(八)安全生產情況比去年同期有好轉,全網一季度因工死亡1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人。
關於下一步經濟工作的要求。
全網要繼續貫徹執行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方針,在狠抓電能質量的同時,抓好節能工作,進一步完善電網內部的經濟責任製,開展電網統一經濟調度工作,提高高壓、高溫機組的發電比,降低供電煤耗:其次要挖掘企業勞動潛力,完善和落實工資總額包幹責仟製,把精簡下來人員調出支援第三產業,使全網勞動生產率有較大的提高。
二、電力企業經營目標綜合分析
製定經營目標,定期開展經濟活動分析,根據企業內部經濟責任製對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與考核,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三個主要環節。
電力企業經營目標,其內容是企業的主要經濟效果指標,但具體包括那些指標,各企業不一樣,同一個企業在不同時期也不一樣。如某電網製訂的十大經營目標,不僅包括再生產過程的經濟效果指標也包括擴大再生產的經濟效果指標。
對電力企業經營目標定期進行綜合分析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一環,如何進行電力企業經營目標綜合分析,沒有固定的程序和固定的內容及固定的分析方法,現結合實例,分別作如下說明。
(一)分析的準備工作
1.調喪,收集和分析研究有關資料,包括,
各基層企業定期上報的有關企業各項經營目標的統計數字及統計分析報告,包括安全、生產、勞動工資、財務成本及基建的統計數字。對各部門來的統計數口徑不一致,出現同一個時期一個指標有幾個數,應以指標歸口管理部門的統計數為準。如設備安全指標,以生產部門提供數字為準產貸指標,以計劃部門提供的數字為準;以財務部門提供的數字為準。
收集企業經營目標的年度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及雙增雙節計劃和上級的目標要求。如企業的發電量年度指令性計劃為600億千瓦時,指導性計劃為610億千瓦時,企業的經營目標(即雙增雙節計劃)為620億千瓦時等。
收集企業各項經營目標,有關指標的本企業曆史水平,國內同行業的水平和國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
調查了解國內外經濟信息和網內外經濟信息,重點積累閏家及地區國民經濟完成情況的公報、報導和分析,並了解當前國家實施政策對國民經濟發展及電力生產發展的影響。
調查了解電網的經濟形勢,和電網各項經營目標的完成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存在主要問題,必要時要作深入了解。
分析本期電網的主要經濟工作及對今後經營工作的安排和布置。作會議的報告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