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己,保持歸零心態
隻有敢於時時歸零,才能保證步步為營。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著名球星貝利,參加過1364場比賽,進球1282個,創造出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當他個人進球滿1000個時,記者問他最精彩、最驕傲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回答說是“下一個”。
成功僅代表過去,如果一個人沉迷於以往的成功,那他就再也不會進步。對於一個具有遠大誌向的人來說,成功永遠在下一次。
不沉湎於過去的成績,而是著眼於未來,這就是歸零心態。所謂歸零,就是將過去的成績、自己所重視和在乎的很多東西,以及曾經輝煌的過去從心中徹底清空。
從幾十萬元起家,到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聯想創造了中國企業的奇跡。
有人曾問過聯想控股集團人事部經理楊彤這樣一個問題:“聯想這些年發展那麼快,與你們的團隊建設密切相關。那麼你們團隊建設的‘核心密碼’是什麼?”
“核心密碼談不上,如果有什麼深切的體會,那就是我們聯想經常要求管理者和員工做到的一點——時刻歸零。”楊彤回答說,“也就是說,在聯想,不管是誰,也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永遠不要把過去當回事,永遠要從現在開始,進行全麵的超越!”
聯想的歸零行為,不是一次或幾次,而是一種常態,是一種延續不斷、時刻要做的事情。
企業如此,員工也應該如此。能夠反思自己、主動歸零的員工,才能不斷地超越、不斷地發展、創造新的輝煌。
但是在現代職場中,有許多員工缺乏歸零的心態,不願意把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歸零。他們往往懷抱著過去取得的一點成績,沾沾自喜、孤芳自賞。這種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不思進取的做法,隻能讓自己止步不前。
李晨是某公司的一名員工,他剛到公司的時候工作非常努力,很快就在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老板也非常賞識李晨的能力,所以把他提拔為銷售部的經理。
剛當上經理的那段時間,李晨依然是每天忘我地工作,每一件事情都做得盡善盡美,而且經常抽出時間來學習,參加各種培訓班,彌補自己知識上的不足。
時間長了,就有朋友對他說:“你犯什麼傻!你現在都是經理了,還那麼拚命幹什麼?要學會及時行樂才對,再說了,老板也不會檢查你做的每一件事,你做得再好,他也不知道啊!”
在多次聽到朋友說他“犯傻”的話後,李晨變得“聰明”了,他覺得自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老板以後不會把他怎麼樣了。所以漸漸地,他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了,也放棄了很多的學習計劃。
在公司中,也很少看到他加班加點工作的身影了。如果他覺得某件事情老板不會過問,他就不會認真對待,有時甚至都懶得去做。
由於工作馬虎,李晨出了很多問題,但是老板覺得他以前為公司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所以就沒有對他深加責罰。最終,有一次因為李晨的工作失誤,公司失去了一個重大的客戶,老板對李晨非常失望,很快把他解雇了。
機器設備都會按一定的年限折舊,同樣,員工賴以生存的知識、技能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折舊”。個人價值是一個變數,今天你可能還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滿足現狀,那明天就有可能貶值。
懂得反思自己,始終保持歸零心態的員工不僅能在不斷的學習中保值,更能在不斷的進步中升值。他們能認清自己、放低姿態、學會包容和吸納,敢於迎接新的挑戰。
學機械專業的林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機械廠工作,被分配到基層部門擔任管理工作。因為不懂生產,不熟悉工藝流程,所學的專業與實際操作銜接不上,林雨明顯感覺工作起來力不從心。
與林雨一起來到工廠的幾個大學生,同樣不能勝任工作。但他們卻從不反思自己,而是一味地抱怨,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讓廠長給他們安排更好的工作崗位。
就在同伴們都相繼調離基層崗位之際,林雨卻向廠長提出了相反的要求:下車間當工人。廠長起初對他的選擇十分驚訝,轉而又對他的選擇表示讚賞。消息傳出後,全廠嘩然,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
林雨卻不理會那些議論,安安心心地做起了一名工人。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努力鑽研各項技術,熟悉各個工種。兩年後,林雨升為車間主任,因為他技術紮實,所以他管理的車間在廠裏總是最好的。
幾年後,廠裏決定試行承包製,林雨承包了他所在的車間。因為產品質量過硬,營銷方法得力,林雨的車間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後來,林雨通過融資買下了這家工廠。現在他已經成為有名的民營企業家,而當年與他同時進廠的同學,現在成了他的員工。
隻有敢於時時歸零,才能保證步步為營。如果想要超越自己,超越工作所需,獲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有一個歸零的心態。
歸零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它讓你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麵對所有的困難,應對所有的挑戰。
歸零是一次重新的定位。它讓你冷靜地思考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明確奮鬥目標,重新定位自己。
歸零是一個蓄能的過程。它讓你不斷激勵自己,保持永不消逝的激情,讓你把能量蓄積。
歸零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它讓你正確地審視過去的成功和失敗,反思自己,總結經驗,重新上路。
隻有給自己歸零,在吐故納新之後重新出發,掩埋曾經的失敗,刪除以往的成功,才能煥發出蓬勃向上的朝氣,迸發出勇往直前的勇氣,才能輕裝上陣,讓明天的一切從零開始。
淘汰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隻有淘汰了昨天的你,才能成就今天的你。隻有學會淘汰自己,才能以一個新的視角來正視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才能以一種新的高度來剖析自己的心態和能力。
幹一行,就應該努力去超越一行。超越一行,就是超越工作的需要,這就要求員工除了每天不斷地反思自己之外,還應該學會淘汰自己。
隻有淘汰了昨天的你,才能成就今天的你。隻有學會淘汰自己,才能以一個新的視角來正視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才能以一種新的高度來剖析自己的心態和能力。
在美國NBA職業籃球隊中,有天分的籃球隊員很多,而真正稱得上“飛人”的卻隻有一個人——喬丹。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在我的一生中,還沒有看到有其他的運動員能將頭腦、身體和精神諸項素質結合得像他那樣完美。如萊特兄弟和其他美國先驅一樣,他證明了人類確實可以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