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然 大氣 惟美(1 / 2)

這是一個千瘡百孔、危機四伏的星球。

美國宇航局航測到南極東部冰蓋每年融冰570億噸;

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帷幕,很多人稱這次大會為“人類拯救地球的最後一次機會。”會上,一名斐濟代表在談到海平麵上升而麵臨消失危險的太平洋島國時淚灑會場。

生物學家彼得·雷文指出:氣候變暖直接影響物種的加速消失。

圖瓦盧即將成為首個沉入海底的國家,此外基裏巴斯、庫克群島、瑙魯和西薩摩亞等低地島國,都已感受到海水在逼近家園。

今天的人類麵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我們開始審視自己的行為,我們反思。

帶著對大自然深沉的愛和人類生存環境地憂患意識將軍馮凱文的攝影集日前出版發行了。將軍在他的後記裏寫道:“童年生活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群山為居,鹿魚為友,多少酣夢尚在昨夜。走出故鄉,幾十年親曆祖國山河,更感悟了自然生態對於人類生存發展的內涵。我熱愛大自然,擁抱大自然,把思想感情深深融入了大自然。”

馮凱文將軍對於大自然的情結緣於他的故鄉也緣於他的軍旅生涯。這位從高高的興安嶺走出的森林之子先後輾轉於解放軍、武警森林部隊和消防部隊。他和他所在的部隊無數次地為保護祖國的森林草原資源和人民的生命財產殊死搏鬥,在“紅色”與“綠色”之間鑄造了鋼鐵般的長城,在森林武警的歲月裏,經曆過血與火的洗禮。一次,他和戰友們為堵截森林大火的蔓延,在追著火頭連續奔突36小時,三塊兒石頭支起的行軍鍋煮沸的疙瘩湯,他和戰友們你推我讓,一個蘋果在70多位撲火隊員的手中傳來傳去,誰也不肯吃第一口,傳到最後一位時,蘋果還是完整的一個。戰友們說:“空山水是甜美的五加白,沼澤地是最好的席夢思”。他所在的部隊英雄輩出。有在界河邊為遏製涉外事件的發生獻出年僅20歲生命的蒙古族士兵阿斯楞、有幾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活雷鋒”前徳門、有帶傷後滾爬40裏報告火情,後來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見的鋼鐵戰士張金利······

也許正緣於這種驚心動魄的生活,才鑄造了將軍對大自然的細微捕捉。當我們置身在由他精心製作的這幅畫卷裏時,既可以體悟到“胡天八月即飛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氣象,又能夠領略藍天白雲下那無數奇山異水和色彩斑斕的奇花異木。從白頭雪嶺的梅裏雪山到蜿蜒奔騰的伊克沙瑪河邊,從陰山之麓到賀蘭山巔,無論落日胡塵西風塞馬的粗獷風貌,還是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的磅礴氣勢,無處都不浸透著攝影家奔跑的津津汗液。那巍峨雄壯的山嶺,蜿蜒奔騰的長河;那煙波浩淼的湖泊,遼闊美麗的草原;那浩瀚無垠的戈壁,奇特峻峭的岩石,憑借攝影家那靈動眼睛,在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故事。

伴隨攝影家神思羽翼一同飛翔的還有:森林裏氤氳的煙嵐,草原上姹紫嫣紅的野花,河流中飄動的落葉,落霜後冰清玉潔的樹掛,殘雪消融的流水,疏林低地間樹幹的倒影,小河狂草般飛舞的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