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然 大氣 惟美(2 / 2)

著名攝影家李前光評價:將軍通過攝影這門視覺藝術,蘊含了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切感悟。《時光湧動》正是對光影在時空中湧動的記錄,作者把對大自然的摯愛融入每一幅作品中,也溢於字裏行間。

那是大地的雄奇。

在新疆紅其拉甫,“時光隧道瞬息萬變,演繹著一個個神秘的寓言。”

在青海唐古拉,“因為有了雄渾大山的滋潤,我們才能蹣跚著走出謎底。”

在西藏珠穆朗瑪,“億萬年見證橫空出世,白雲掠過山巒,地球挺起不屈的脊梁。”

在內蒙古海拉爾,一棵獨立樹在冰冷的雪野中孤傲地站立“望著驟然消逝的同伴,卻不敢放棄這孤獨的守護。”

那是對故鄉的依戀。內蒙古伊圖裏河,“木屋童年疊滿兒時足跡,風風雨雨吹拂陣陣鄉思。”木屋、升騰的炊煙、柵欄(板杖子)、氤氳的山嵐、雪地清晰的足跡。

祖國山川的盎然生機,讓將軍流連忘返,他把自己和自然融為一體,天人合一,盛裝出擊,生命充滿詩意。

荷爾德林說:“人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然而,大地的情形正在發生著巨變,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正在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青山禿了,流水枯涸,流沙掩埋,湖泊下陷······

將軍——一位捍衛綠色的使者發出深沉的呐喊:

新疆卡拉麥裏,“將打碎的瓷器,重新粘合,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小心翼翼。”

新疆吐魯番,“兩千年前的烽火台一旦發話,那一定是噴向宇宙的岩漿。”

內蒙古加拉嘎,“大地的耕耘,擁抱著日月的悲歡離合,陽光不住地撫摸傷痕。”

四川阿壩,“如果森林、草地、河流,甚至情愫都沒有了,故鄉就成了永久的悲痛。”

《時光湧動》這來源於自然的大氣之作,從始至終都張揚著作者的大愛和惟美。作者的許多鏡頭對準人類今天麵臨的尷尬處境。科學家說:人口增長,消費水平的提高和破壞自然係統,是造成眼下尷尬局麵的主要原因。全球範圍的氣候變化,也在造成物種的快速消失,植物滅絕速度要比動物快。這是因為哺乳動物和鳥類,可以移動遷徙,而大多數植物,要依靠種子或花粉才能“遷徙”。隨著城市化和人為因素,讓森林消失,而高山上、小島嶼等地方的植物,顯得更加無助。氣溫升高,兩極冰川消融,海平麵升高等影響,物種如果沒有在環境變化之前找到合適的棲身地,就有滅絕的危險。彼得雷文指出,“高緯度地區的氣候變化速度是最快的,中國高山地區的植物,就迫切需要幫助。”

《時光湧動》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不單單是祖國自然風光的斑斕和壯美,更是我們拯救家園、拯救環境、拯救地球,珍愛生命的宣言書。

〔責任編輯劉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