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校園、教育天地被好多人認為是新聞很少,故事平淡,生活千篇一律的地方。我們的文學藝術,是反映和歌頌工農兵的;教師、學生算老幾?“老九”或“準老九”,很長時間內,他們登不上社會主義文藝的大雅之堂。然而,讀過遠方出版社新近出版、齊劍君先生精心創作的長篇小說《放飛》你會徹底消除這類老舊的觀念。這是新時代的勸學篇,是敦促社會各界重視教育的呼籲書,也是針對“望子成龍”中種種迷思倒行的警世錄。作者從基層起步,幾十年裏幹過許多行當。我特別分明地感到,他在局長的崗位上做得最投入,也最有成就。他不僅熟悉各類學校的管理,各科教師的活動軌跡,而且了解眾多青少年學子的求知潛力、性格受好、家庭結構。書中既有條分縷析的分類掃描,又有鞭辟入裏的心理剖析。讀者仿佛看到,作者時而登上高處,手持聚光燈和如椽彩筆,仔細觀察生活圖景,凝眸探索求知規律,潛心提煉教育哲理;時而置身師生群體之中,與他們同悲喜,共進退,拍攝各種行為動作,詮釋不同的心靈律動。他太熟悉中小學生這些後生晚輩了:從各種“正課”內容,到他們喜愛的課餘讀物、愛唱的流行歌曲以及讀過的古詩,看過的動漫、先賢的警句、神話故事,還有網上聊天的話題。作者像做過許多家訪和社會調查的班主任,又像一位大齡的中學生、對各種類型的師承家教爛熟於心,傳神於筆,將一幅“青春上進圖”展現在廣大讀者麵前。盡管覺得似曾相識,相信確有其人,但還是受到強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啟迪。好多年來,人們偏重於發展經濟,過度地關注“效益”,而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似乎不到位。人們常說,農業部管的人超過全國半數;教育部牽動著城鄉千家萬戶。如今是獨生子女充斥的時代,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社會環境是一樣的;學校、老師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家庭教育的願望與目標高度一致,而方法與效果卻千差萬別。書中望遠市學生秦飛的父親秦銘德,特別是母親李慧勤的家庭教育是作者筆下成功的典型。他們對兒子既不放任不管、又不“嚴加管束”,而是尊重孩子的個性,啟發孩子的自覺,“放飛”他的智慧、潛能和夢想。雖也經受過父親下崗,同學“揭短”的挫折,但從小學到高中,秦飛基本上健康成長,最後被保送清華大學。與秦家相對照,另處幾個學生都走過大大小小的彎路,但在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下,都完成了高考前的學業。作為反襯,郅峰、王鑫的家庭教育則是完全失敗的。前者父母愛之太深,責之過切。加上孩子本來有些內向,產生嚴重逆反心理。重重壓力之下,精神崩潰了;後者家長驕縱過度。從小到大,受不得點滴委屈。給女同學寫信求愛遭到拒絕和戲弄後,立馬投水自盡了,這太值得家長們深思和引以為戒了。
正文 讓孩子們在寬鬆和諧中健康成長(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