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現代秘書與商務禮儀(3 / 3)

(四)安排發言

對一個主持者來講,應當安排好發言,並根據議程所占時間委婉地轉告發言人的發言時間。一般是:主持人先發表簡短致辭,向各位來賓的光臨表示感謝,並扼要介紹本公司或商場的經營特色和經營目標,然後請來賓代表發表祝辭。各發言人之間的時間間隔要安排得緊湊,為增強典禮的氣氛,可以適當播放一些節奏歡快的樂曲。發言人切忌長篇大論,做報告式的發言是令聽眾反感的。

(五)引導參觀並歡迎首批顧客

開業典禮一經結束,應當引導來賓進入商場或公司參觀,並適時介紹本商場的經營特色和主要設施,以與同行交流,要以誠懇的態度聽取來賓的建議。有許多單位在開業時都請來賓在留言簿上簽字或留下意見。

開業儀式結束後,還應當安排工作人員在商場門口站立,迎接第一批顧客。在第一天營業時,一般要向顧客發放介紹本單位經營特色的廣告,或者準備一些印有本單位經營特色和開業典禮紀念等字樣的購物袋,免費贈送給顧客以表紀念。

為了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開業單位還可以張貼一些啟事或公開信,比如:

二、剪彩儀式應當注意的禮儀某公司的開業、某設施的正式投入使用等,經常要舉行剪彩儀式。熱烈而隆重的剪彩儀式能給公司樹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並使公眾通過剪彩儀式了解公司的特色和真實水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剪彩儀式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一)安排好與會人員的座次

在儀式開始前,會議工作人員應預先安排好與會人員的座次。對於在主席台就座的人員,應當充分考慮好,並事先通知說明;當他們到達會場時,應由工作人員引領入座。對公眾參加者,也應當由工作人員提示他們坐好,不要喧嘩,也不要你坐著我站著,顯得亂哄哄的,要保持一種嚴謹的氣氛。

另外,應當是事先選好剪彩者,一般是選用1-2名剪彩者,並征得他們的同意。

(二)分發材料或紀念品

剪彩儀式開始前,一般應發一些有關本單位經營特色、經營目標、服務手段等的材料給與會者,也可把剪彩儀式的開幕詞、發言材料給與會者。如果有必要,還應當給與會者發放一定的禮品或紀念品,但不能太奢侈,一般是發放一些印有“××公司開業剪彩儀式紀念”或本公司經營特色等字樣的紀念品,比如小提包、精致的購物袋等。

(三)剪彩儀式開始

由會議主持者宣布剪彩儀式開始,並帶頭鼓掌向來賓祝賀。如有上級領導、社會知名人士參加剪彩儀式,還應當向與會者作一介紹,並對他們的光臨表示謝意。

(四)剪彩儀式中的發言

一般由主持人請本單位的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有關情況作簡短介紹發言,內容可涉及本單位的經營特色、宗旨,或展銷會的宗旨,或新設備投入使用的意義等。還可以安排同行單位代表發言,但都必須簡潔明了,呈現歡樂氣氛。

(五)剪彩的進行

一般由主持人宣布剪彩人員並請剪彩者起立,引領他們到剪彩指定位置。其餘人員應尾隨剪彩者,保持一定距離。當剪彩完畢,應麵向四周鼓掌祝賀。

對剪彩者來講,必須講究風度和舉止。一般由有名望的人或上級領導充當剪彩者。剪彩者必須儀表端莊,精神煥發,幹淨利索。剪彩者的形象和舉止直接影響著儀式的效果和與會者的印象。剪彩者要姿態穩重,步履穩健,不慌不忙,麵帶笑容,精力集中,不隨便與熟人招呼,以影響儀式的莊重氣氛。當工作人員呈上剪刀時,要微笑致意,並對牽綢帶的工作人員表示謝意,然後精神飽滿地把彩帶剪斷。剪斷後應轉身向四周觀眾鼓掌致意,也可以發表簡短賀詞。

(六)剪彩的結束

剪彩結束後,主持者要再次向與會者表示謝意,並組織與會者對本單位的情況進行參觀,也可以準備簽字簿,讓與會者簽字。

三、張貼告示和發送請柬的注意事項

店鋪開張,公司開業,遷址營業,為使顧客周知,引起人們的注意,往往寫開業啟事,張貼在商店門前或附近公共場所允許的廣告欄中,也可通過新聞媒介廣而告之。舉行開業典禮或剪彩儀式還要發送請柬。下麵我們簡單介紹開張啟事和發送請柬的注意事項。

(一)開張啟事

開張啟事是為了擴大業務,內容一般比較簡潔,隻需注明開張時間、經營範圍、服務宗旨即可。如有必要,還需注明商店(公司)地址、交通路線、電話號碼、電報掛號、郵政編碼、開戶銀行及帳號等。開張啟事的內容必須實事求是;自吹自誇,華而不實,隻能影響商店的信譽。

開張啟事、開業告示一般在開業前一周之內發布。

【例1】

開業啟事

彙源商場定於10月1日隆重開業。本商場經營五金交電、家用電器、時裝布匹、各種家具、裝飾材料、煙酒糖茶、日用百貨,並承擔批發業務。產品薈萃全國名優特新,品種齊全,價格合理,保證質量,並配備售後服務。歡迎廣大顧客惠顧。

開業三天大酬賓優惠。

商場地址:人民東路888號

商場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正陽儲蓄所

帳號:08-2858

彙源商場

1994年9月28日【例2】

開業啟事

品味餐館定於8月8日開業。本餐館特聘一名全國特級廚師掌勺,主理魯菜、川菜,風味特異,價格合理,並推出預訂服務、送菜上門、包辦婚宴及各種酒席。竭誠歡迎廣大顧客光臨品嚐。

電話:0668-9885888

品味餐館

1994年8月1日【例3】遷址啟事

東方商廈已從沿海路遷至東風路,目前已裝修一新,自即日起恢複營業。裝修後的商廈設有空調、電梯,裝有噴泉景色,並推出自選貨櫃。產品薈萃南北名優,品種齊全,保證質量,價格合理。是您購物的理想場所。歡迎新老顧客光臨。

東方商廈

1994年7月1日

(二)發送請柬

店戶開張,開業典禮,剪彩儀式,為了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和親朋好友參加,往往要印發請柬。

印發請柬要注意:

1.請柬要精致、美觀,不能用油印的通知形式,給人一種不莊重的感覺。

2.文字要簡潔,措詞要熱情、有禮貌,要寫清被邀者的姓名、儀式的地點、日期、機構名稱及聯係電話。

3.被邀者的姓名要書寫整齊、美觀,不能潦草馬虎,給人一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4.請柬應當在儀式之前一周左右的時間發送,以便使受邀者及早做好考慮和準備。如果對方無暇前往,會跟你聯係,以便重新安排。

5.對有名望的人士或主要領導,一般應派舉行儀式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親自送往,以顯示誠懇和尊重。

第四節現代秘書與商業禮儀觀

一、商業觀

曆史上,商業的社會地位在一些國家並不高,特別是在中國和歐洲,傳統上是蔑視商業的。在德國,企業的經理們常常對自己的成功三緘其口,甚至多有歉意。作為個人,德國商人可以爭取商業上的成功,但是決不外露或炫耀其成功和財富。作為公司,也盡量避免太招搖。在法國,商業也不太受人尊敬,最受人尊重的行業是政府官員和文職官員、醫務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工程師、大學教授、藝術家和作家,他們一般都比生意人更受尊敬。在德、法兩國,最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都進入了政府部門。

商業的社會地位最高的是美國,各大企業不僅吸引了最優秀的大學生,而且非常誇耀自己在商業上的成功。商人也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從辦公樓上也可以看出來:美國企業的辦公大樓到了夜間就燈火通明,雖然很少有人在裏麵辦公;室外的霓虹燈、流光燈也

是徹夜通明。

受傳統商業觀的影響,歐洲大多數商業機構和商店在周末(星期六和星期天)是不營業的,像德國的商店晚上營業的也不多。美國的商店許多每天都營業到晚上9、10點鍾,周末除星期日上午外也都營業,不少商店24小時營業。

二、企業文化 我國的企業文化正在形成中,在這裏主要介紹一下西方商業界的企業文化觀,以資借鑒。

西方商業界的習慣在各國不同,主要有:德國模式,北歐國家與之相類似;美國模式,北美多采用;法國模式,南歐國家及拉丁美洲國家多采用。

德國的企業中分工明確,部門負責人對自己責任範圍的事務有很大的自主權,但備部門之間不大互通信息。德國企業的總經理傳統上是由技術專家擔任。德國的生產性公司大約60%的總經理由擁有哲學博士學位的工程師擔任。企業的管理大都由兩個委員會負責:一個是監委會,負責監督;一個是執委會,負責直接的日常管理。監委會任命執委會,並且批準其主要的決策。

在企業內部的管理上,德國希望每個人都自覺幹好自己的工作,下屬有任何缺點,就立即當麵提出批評。曾有一位日本企業家在德國開設了一家公司,有一位工人遲到過幾次,這位日本人按日本的習慣,沒有當麵給他“難堪”,而在月底評估時給這個工人打了一個“一般”的分。這位德國工人問他,為什麼隻有個“一般”,日本人說他曾有幾次遲到。這位德國人很生氣,問他為什麼當時不說。以後這位日本人就隨時批評,反而取得了好的效果。美國人批評下屬時一般也先表揚一番,然後指出錯誤,但這可能使德國雇員感到不知所雲。當然,德國人也希望私下批評,而不是當著同事的麵進行。屬下有不當而不馬上糾正,在德國企業中屬於失職。最好的辦法是寫成文字的東西通知屬下,因為德國人對文字的東西特別重視。

德國人追求盡善盡美,把一件工作做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上司很少因為一個人工作得好而表揚他。德國雇員在工作時一般希望:

第一,一絲不苟地按程序辦事。

第二,每一件事都要告訴具體的細節。

第三,不能侵犯個人隱私和個人的領域。

第四,遵守正確的社會行為規範。

第五,彬彬有禮,在商業活動中尊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

第六,不炫耀權力、金錢和個人影響。

第七,人際交往中要坦白、誠實和直率。

法國的企業都是高度中央集權的,重要的決策都要由總經理決定。法國人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每件事該怎麼幹。他們從不告訴下屬或同事任何事該怎麼幹,但是如果事情沒幹好,他們就會生氣。法國人很少表揚雇員的表現,而對任何錯誤很挑剔。法國經理人員對企業的情況了解得很多,總經理經常對各部門的情況掌握得很清楚,不像美國總經理那樣,需要時下屬向他彙報。但是,法國人對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從不告訴下屬,隻同同級的人員共享信息。

法國人很重人情和個人關係。如果同一個家庭企業打交道,那光同總經理打交道還不行,還要同他的家庭成員打交道。盡管這些人名義上可能不在公司有什麼職務,但他們對企業決策還有很大的影響。

大多數法國高級經理人員和中層管理人員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對文學和藝術都有較高的鑒賞力。但是,他們大都難以合作,我行我素,比較難管理,所以法國的上司往往對下屬很專橫。

美國的企業給個人以較大的靈活性和權力,一般部門的負責人都有權力處理所管轄的事務。總經理隻管大的方麵。美國的雇員在一個公司工作,首先要問的是“我對誰負責”。在大中型企業,雇員一般希望能用書麵方式向他們說明他的工作和責任。美國企業中的下屬希望不時地知道上司對自己工作的評價,上司也經常在公司各處的布告欄中公布對職工的工作評估,並表揚傑出者。雇員到一定時間得不到這種信息,就會感到心裏不踏實。在美國的企業裏,上下級關係可能比較隨便,雇員和老板都以名相稱,互相比較合作,但心裏都很清楚各自的地位和權力,並且遵守相應的不成文規矩。

美國商人辦事講速度,不繞圈子。他們辦任何事都希望盡快看到結果。

書麵交流在美國企業中很重要。企業經常向雇員發出一些備忘錄,將與他們工作有關的事態和情況告訴他們。公司經營情況都有月份報告甚至周報告,各部門之間經常有備忘錄來往。

美國企業的計劃與歐洲和日本相比是短期的,它們重視事務的直接結果,不像德國和日本公司製定20年、30年甚至50年的計劃。美國職工流動性比較大,調換工作是經常的事。為了得到好的職位和更高的工資,他們從一個公司轉到另一個公司。一生中他們可以換很多工作,這在美國是很正常的,不會被認為是不忠誠。而在德國和日本,職工隊伍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在德國,雇主要求職工忠於公司,有責任感,服從上司,大多數人如果不是終身不換工作,也至少多年不變。德國工人的工作條件和工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德國的法律使解雇工人比較困難,所以企業對不稱職的職工往往采取把他們安排到可能造成損害最小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將他們解雇。德國企業內部的工資級差相對較小,最高經理層與最低層的工人之間的工資差別遠遠小於美國,此外不享有全額醫療保險、人身保險、社會保險、育兒補助,每年6周以上的假期、1個月工資的獎金,所以工人都比較安心。

三、公共關係

不同商業文化的公共關係模式不同。法國的企業與政府的關係很密切,企業的高層官員往往與政府部門的高層官員都是名牌大學的同學,這種關係非常重要,外國公司在法國一定要有這種關係的人,這一點與日本相似。

法國企業的銷售情況也與銷售人員同雇客的個人關係有很大的關係。有時,一個公司幾代人都為同一雇客服務。所以,銷售人員“擁有”雇客,一旦他離開企業,雇客也就隨他一塊離開了。

法國人交貨時常常拖延,其中~個原因就是他們常常為了照顧一個熟人而優先向他供貨,拖延給原定客戶交貨。和其他企業打交道時,法國商人傾向於去找最高決策人,而德國人總是找對方企業中與自己的職位相同的人。在法國,如果在一個企業的中層遇到問題,可以直接去找總經理,而在德國和美國,這樣做行不通。

德國的企業比較重視與同行業中的其他企業的關係,以便協調行動。德國同一行業中的企業數目遠遠少於美國,競爭不如美國激烈,主要靠與其他公司的協調獲得發展。

美國公司特別重視公司在公眾中的形象。這不同於歐洲公司,一般都由總經理親自過問此事。他們喜歡誇耀自己的成功,誇大自己的業績。許多公司有意把公司和公司的總經理聯係起來,特別當總經理是個英雄時,比如把雅科卡與克萊斯勒公司聯係在一起,把比爾·蓋茨與微軟公司聯係在一起。因為在美國,公司的聲譽可能是公眾是否接受~種產品的決定性因素。所以,美國商人每年捐給教育和文化事業大量的錢(學校每年接受捐款超過16億美元),還投資或捐助慈善事業、公益事業,來改善自己在公眾中的形象。德國和法國這種捐助很少,因為那是政府的工作。公司形象的概念在歐洲國家是不存在的。思考題1.在商界,辦公室禮儀包括哪些內容?2.商務交際禮儀包括哪些方麵?3.在商務談判中應注意哪些禮儀?4.開業典禮和剪彩儀式應分別注意哪些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