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要對自己負責的態度(1 / 3)

第四十四章 要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人才,是英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目前英國發布的《人才新規劃》就明確指出,建設人才強國要“堅持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製、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指導方針”。其中“以用為本”體現出人才建設的實踐觀,通過“用”,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形成人才建設的良性循環。

據跨世紀人才研究院了解對於英國企業來說,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人才是企業最稀缺的寶貴資源。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需要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如果企業不能創造出超出競爭對手的人才優勢,就必然無法打造出優勢核心競爭力。要形成企業人才優勢就必須將管理重點放到“用”上,“用才”方能以才生財。

一是能識才。不識才,就不能善用。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因此,企業管理人員要有伯樂的慧眼,把員工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於發現員工的長處、短處,關心和信任他們,盡力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不拿“全才”標準衡量員工,不求全責備。俗話說,垃圾隻是放錯了位置的財富。沒有無用的人才,把人才放到適合他的崗位上,他就是一條龍;把人才放到不適合他的崗位上,他就是一條蟲。企業要通過業績考核、工作輪崗、充分授權等多種形式,挖掘出每位員工的長項,使其成為某一領域的千裏馬。

二是敢用才。人才在用,能用人者,無敵於天下。劉邦愛才,故能為一國之君;項羽輕賢,釀成“別姬”悲劇。識得人才,關鍵是要敢用,要給予其一個舞台。不用其才,何以成才?人往往是被推上其位後,聰明才智才能發揮出來。墨子雲:“君子如鍾,扣則鳴,不扣則不鳴。”企業要有用才的氣魄,不論資排輩,不囿於經驗,敢於將資曆淺、年紀輕的員工放到關鍵崗位鍛煉。企業要有用才的機製,使千裏馬從槽櫪之間跳躍出來,食飽、力足,才美才能外見。

三是善用才。老子曰:“有才不難,能善用其才則難。”企業是個團體,每個人都有其特點,專業學曆、工作經曆、性格脾氣等不盡相同,善用人就要全方位、多角度、多業務鍛煉人才;善用人就是要揚長避短,將每個人的長處發揮到極致,與企業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唐太宗就善於任用能人為之服務,“房謀杜斷”傳為佳話。倘若唐太宗不了解二人特點,讓杜謀讓房斷,估計二人都會成為“廢物”了。上世紀70年代,巴西出了一個天才少年,百米跑10秒多點,跳高輕鬆越過1.85米,而教練經過長期觀察後,讓其練習三級跳遠。1975年,他以17.89米的優異成績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並在1977年、1979年和1981年世界杯賽中三次獲得該項目金牌。百米和跳高他已很優秀,但不是最優秀。教練的慧眼和善用使得其達到最優秀。良才美器,宜在盡用。善用人就是要達到“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狀態。

人才作為一種特殊資源,隻有使用才能創造價值,也隻有通過“用”,人才才能成長。在含英國內以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共計16個,以下列出其它的15個: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巴巴多斯、伯利茲、加拿大、格林納達、牙買加、新西蘭(自1981年,作為新西蘭國家元首兼任科克群島的元首)、巴布亞新幾內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所羅門群島、圖瓦盧;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羅俊同誌,對人才工作提出了“人崗相適、用當其時、人盡其才”的建議,得到的肯定: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充分肯定,她對公眾說:“全國人大代表羅俊同誌的建議深刻揭示了‘以用為本’的科學內涵。所謂‘人崗相適’,就是要選對人,人適其崗;用對崗,崗符其人;把各類人才放在最適合、最能鍛煉能力、最能激發潛力的崗位上。‘用當其時’就是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人盡其才’,就是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才盡其用、用盡其能’。”

可見,“以用為本”,就是要科學配置人才資源,把合適的人放到適合的位置,使其能力、水平與所從事的工作相統一,以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事盡其功的目的。“以用為本”的核心就是用好用活人才。

對於青年人才培養選拔來說,事業是幹出來的,才能是在實踐中不斷增長的,潛能也是在實踐中不斷挖掘出來的。不僅如此,通過提供一定平台讓他們在實踐中施展才華,才能測出他們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看出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和態度,試出他們的業務知識和能力,也才能使他們的晉升提拔更具有公信力。此外,通過使用培養,也能檢驗這個崗位是否適合於他們,是否能發揮其所長,便於更好地規劃職業生涯。因此,“以用為本”是青年人才培養選拔最有效的方法,是青年人才在實踐中成長鍛煉的最基本途徑。“以用為本”體現出人才建設的實踐觀,通過“用”,發現人才、鍛煉人才、培養人才,形成人才建設的良性循環。

目前,在用人的操作層麵上,論資排輩、因循守舊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地存在著,一方麵埋沒和耽誤了人才,挫傷了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麵又嚴重影響了組織的效率和公平。為此,我們認為,要讓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必須堅持“以用為本”,敢用真用,主動提供舞台,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激發他們創業幹事的熱情,努力使他們各得其所、用當其時、各展所長。

我們英國培養選拔青年人才,堅持“以用為本”,必須遵循人才規律。(1)遵循實踐成才規律,實施育人和用人一體化政策。堅持人才學用一體化用人方針,育人要以用人為目的,按需設教,學用結合;用人要以育人為基礎,用人所學,用人所長,這樣才能解決學用脫節、學非所用的問題,提高人才開發的效能和人才資源的利用率。

(2)遵循人才成長最佳年齡律,實施用當其時方略。人才最佳年齡是指“人才創造的數量和質量進入高潮的年齡階段”。青年人才,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可塑性強,創造力強。在了解青年人才的基礎上,能夠在人才成長成熟的最佳期及時提拔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潛能,讓他們為黨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3)遵循揚長避短人才功能發揮規律,實施適才適位用人原則。所謂適才適位,就是指把人才安排到最能發揮他才能的適合的工作崗位上去,實現人與事的最佳配合。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且每個人的長處短處有時候是相對的,從這個角度看是長處,從那個角度看可能就成了短處。合理用人,就在於善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人才的專長和優勢,根據人才個性特點安排任務,發揮長處,避開短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專才專用、偏才偏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

(4)遵循人才不用退廢律,實施養用結合原則。人才資源和其他資源包括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等區別在於,人才資源使用過程的時效性和再生性,人才資源受生命周期和知識不斷更新變化的影響,如果長期不用,其能力便會倒退甚至荒廢。同時,人才資源是可再生資源,通過人才的不斷創造實踐和培養過程實現其再生。作為個體的人才越用越聰明,作為整體的人才越用越來越多。反之不去開發不去使用,人才資源縮減甚至枯竭。因此青年人才要得到發展必須給予人才發展的空間,必須及時適時的使用人才。

我們英國培養選拔青年人才,堅持“以用為本”,關鍵在於創新用人體製機製。

(1)創新人才培養開發機製,破解人才“不適用”。注重了解青年人才的需求與期望,幫助他們製定符合自身特點的職業發展規劃;根據他們的培訓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培訓;完善“師徒製”的人才培訓管理,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隻有這樣才能破解“學非所用、用非所學”這種人崗失調現象。

(2)創新人才選拔使用機製,破解人才“不被用”。要堅持德才原則,以能力和業績為主要標準;堅持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為優秀人才的發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機會和競爭的平台。規範選拔招聘的流程,設計合理的崗位任職資格和職位說明書,通過職務分析和對人才的工作能力分析測評,以崗位職責要求為基礎,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建立人才勝任能力模型,提高人才適崗率。要以人與事的總量、結構、質量以及人與工作負荷是否合理、人員使用效果等方麵為基礎,認真做好人力資源配置狀況的分析,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實現人與崗位的動態匹配。革除陳舊落後的用人觀念和做法,打破“唯身份”、“唯文憑”、“唯職稱”、“唯資曆”、“唯年齡”的五唯框框,打破封閉循環、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的習慣勢力,用人所長,人盡其才,避免出現人才浪費,避免人才流失。

(3)創新人才流動機製,破解人才“不夠用”。以用為本是人才流動依據,也是衡量其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人才流動是人才成長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人才合理流動可以促進人才結構的合理優化,減少人才積壓、浪費,充分發揮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還能彙集智能資源、發揮智能優勢,推動社會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等各個方麵的發展。

(4)建立動態有效的績效管理、分配製度和激勵機製,激活人才。建立動態有效的績效管理體係,在以目標、業績等關鍵指標為導向基礎上,確定績效考核的指標體係,根據指標類別、特性製定具有針對性的考核獎懲辦法,注重過程控製和結果反饋,變單純的績效考核為績效管理。推進分配製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合理分配製度,從根本上解決平均主義的問題,增強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建立有效的激勵機製,將長期激勵計劃和短期激勵計劃、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相結合。采取多元化的激勵方式,滿足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充分發揮激勵作用,激發人才主體的內在動力,充分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要營造團結和睦、積極向上的工作生活環境,使之能工作愉快,釋放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