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亞特王朝時期1588年(在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大勝正式確立了英格蘭作為海上強權的地位。1590年代幾次與西班牙戰事的暫時失敗。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與西班牙簽訂了《倫敦條約》。
1607年英格蘭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個海外殖民地。在之後的300年,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侵略擴張勢力範圍並鞏固了本土的資本主義製度的發展。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英國對美洲的殖民: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初,此時英格蘭已經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了日後的美國、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和巴巴多斯。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倚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美洲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了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殖民地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通過英荷戰爭,英國獲得了新阿姆斯特丹(紐約)。殖民地不斷向西擴展。七年戰爭中英格蘭擊潰了法國,並在1760年占領了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了北美更大地區的控製權。
隨後,澳大利亞(1788英國人才發現)和新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領土)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土著人口也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銳減了60%至70%。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白金的出口地。
請看英國的自由貿易與“非正式帝國”:原本的英國殖民體係在18世紀開始衰落。在輝格黨人長期控製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麼重要,直到一連串試圖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了從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稅收)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了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
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英國對美國控製權的喪失表明,殖民地並不一定對英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了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依然主宰了美國與英國的主要貿易。
跨世紀人才研究院從德育任務的角度分析說,德育包括發展學生的道德認識、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等三個相互聯係的方麵。當代學校德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斷力即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對一定的事件或行為進行對與錯、當與不當的判斷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銳地感知、理解和體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但是現在在英國,重商主義很快就要讓位於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了。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時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這就是為什麼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而愛爾蘭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它於1801年被並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英國也宣布廢除奴隸貿易(1807年),並很快將這一禁令強加到別國身上。到19世紀中英國已經基本在全球範圍內消滅了奴隸貿易。奴隸製本身於1834年在英國的殖民地被廢止,情況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穩定狀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製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標誌是英國撤銷了《穀物法》(CornLaws)和《航海條例》(NavigationActs)。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了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了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雖英國喪失了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上拿破侖的最終戰敗確立了英國最成功的國際強權的地位。在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的地位之時,皇家海軍則主宰著海洋。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意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劃,這種海外擴張是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所建立起來的一個“非正式帝國”。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當時人類世界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低廉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隻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以上就是印度征服者羅伯特·克萊武的管理辦法)
英帝國在亞洲1757年普拉西戰役(BattleofPlassey)的勝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統治權,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征稅而惡化的饑荒引起了英國國內的爭議。到了19世紀,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製了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女王政府管理。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被宣布為印度女皇。
錫蘭(今斯裏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1841年在獲得了鴉片戰爭的大勝後,英國從人手裏奪得了香港。英國對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茶葉的進口國。茶葉進口導致了英國方麵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雖然這麼做違背了的禁令。因鴉片貿易所引起的兩次鴉片戰爭都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保持了一種複雜的關係。雖然英國獲得了香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了的港口進行。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因為的崩潰意味著其他西方強權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
同時,英國也不希望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因為這就意味著將取消或要求重新協商一些原本簽訂的條約。這種態度解釋了看似矛盾的英國對華政策:一方麵協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另一方麵卻和法國聯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不列顛治下和平(PaxBritannica)的瓦解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曾經能夠將整個世界作為其原材料的來源國和工業品的出口市場。但是隨著其他國家的工業化,在19世紀這種情況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保護其原材料的供應和出口市場。到187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品麵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競爭。
工業化在德國和美國迅速進行,使它們迅速趕超了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比如,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結構和技術效率上已經超越英國,並且在德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擊敗英國同類產品。到19世紀末,德國甚至開始為當年的“世界工廠”生產這些產品了。
雖然無形出口品(如銀行服務、保險和船運)讓英國不至於出現貿易逆差,其貿易額占世界總貿易額的比例從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國不僅隻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競爭中落敗,其產品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占優勢。英國甚至正在喪失它曾經所擁有的,對印度、、拉丁美洲和非洲海岸等地區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英國的商業困境因1873年至1996年的經濟蕭條而雪上加霜。因商業衰退所導致的通貨緊縮更進一步給各國政府增加了壓力,迫使它們鼓勵扶植國內工業,從而最終導致了歐洲強權逐漸拋棄自由貿易的原則(德國於1879年、法國於1881年先後放棄自由貿易)。
這麼一來的結果是國內和出口市場的雙重萎縮。歐洲和之後美國的政府與企業領袖們因此開始將海外的殖民地作為他們新的市場:這些海外殖民地將成為宗主國的出口市場,而他們則被安置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之下,使得其他國家商品無從與宗主國產品競爭。同時它們還依然是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雖然英國將自由貿易一直堅持到了1932年,英國也參與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以避免那些曾經在其影響之下的地區落入別的工業化國家之手。
我們係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和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我們所說的道德教育,是指社會公共道德教育和個人私德教育。這兩方麵都是英國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都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指導的。兩者相互聯係又相互區別,是英國思想道德教育的兩個層次。進行道德教育,就是通過對受教育者進行倫理道德知識的灌輸,把社會公共和私有道德觀念、道德原則變成人們普遍遵循的道德風尚和道德習慣,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社會公共道德觀念和原則是社會關係的基本特點的反映。在現階段,我國普遍實行社會公共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就是要求國家幹部、黨員和群眾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條件下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正確認識和處理戀愛、婚姻和家庭關係;正確認識和遵循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在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同時,必須認真提倡社會公共道德教育,即克己奉公、助人為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提倡羅富隴那樣大公無私的愛國主義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