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人才研究院要求我們分析英國與新帝國主義:1870年~1914年一戰爆發這段時期內,殖民擴張的政策與意識形態被稱作“新帝國主義”。這段時期內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各歐洲強權“為帝國而帝國”,在海外競相爭奪並鞏固其殖民地,在種族優越論的前提之下直接殖民與統治其他被視作是劣等民族的人民。
在這一時期,歐洲強權在海外的殖民地總麵積達到了2300萬平方公裏。非洲直到1880年代還很少有歐洲人踏足,但在這一時期內非洲成為帝國主義者們主要的目標。但是擴張在其他地區也十分頻繁,特別是在東南亞和東亞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和日本也加入到了爭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分水嶺,這一年本傑明·迪斯累利領導的英國政府從埃及的伊斯梅爾(Ismail)手中買入了蘇伊士運河的股份。英國從此鞏固了對這條對英國和印度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的運河的控製權。1882年,英法兩國對埃及領土的爭奪最終以英國人的勝利告終。
英國對沙皇俄國幾個世紀以來逐漸向南擴張的擔心也影響了英國的政策:1878年英國控製了塞浦路斯,將其作為保護奧斯曼帝國的據點;在此之前英國還參與了1845至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並試圖入侵阿富汗。所有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阻止俄國進一步向南擴張以至最終威脅到英國對印度的占領。英國發動了三場針對阿富汗的血腥戰爭,但都不成功,當地人民的反抗和複雜的地勢挫敗了英國的目標。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所遭受的最慘痛的軍事失敗,整個英國軍隊被由俄羅斯帝國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圖族人擊潰。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同樣是一次慘痛的經曆,英軍在坎大哈被擊潰、在喀布爾被包圍,最後隻能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引起了阿富汗部族的起義,徹底擊垮了剛剛經曆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軍,將他們永遠地趕出了阿富汗。英國人在亞洲內陸的冒險在1903年一次失敗的、並且完全沒有必要的侵略西藏的企圖失敗後徹底結束。與此同時,在英國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將正式的帝國視為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在世界市場上份額正在下降的英國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國全心全意地采取了新的政策,很快成為熱帶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搶奪者。
英國采取了新殖民主義政策的誘因可能是為了為英國產品和投資尋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性的先發製人舉措,為的是防止現有的貿易通道被別的強權破壞,或者讓別國在日趨封閉的國際貿易形勢發展下獲取更多的出口市場。1900年初張伯倫試圖對英國的貿易壁壘法案進行修改卻遭到很大的反對並最終被迫放棄,顯示即使在英國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多麼地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則。也有曆史學家們認為,英國采取新帝國主義政策其實是其影響力下降的表現,而非其影響力上升的結果。
英國在印度的殖民主義的演變過程足以警示我們,不應將新帝國主義時代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強權間經濟上的競爭視為英國加強殖民地管製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為英帝國的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對印度兵變的直接反應,而印度兵變的緣由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保守勢力反對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政策所導致。
英國對非洲的掠奪:1875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兩塊最主要的殖民地隻有阿爾及利亞和開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亞和利比裏亞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為了歐洲國家的殖民地。這種從原先隻在經濟控製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國”到對非洲殖民地直接管製的轉變,其實是以英國對這些原本就處於英國影響之下的非洲地區裸的掠奪而實現的。
當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在剛果河下遊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時,他們其實已經威脅到了英國向熱帶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就曾試圖調解強權之間的矛盾,該會議提出了以“實際占領”為確定各國殖民地歸屬的評判標準,而該標準的采納意味著歐洲國家更加肆無忌憚地襲擊非洲當地的部落和人民以求獲得更大麵積的“實際占領”地。
英國1882年對埃及的軍事占領(最直接的起因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同時也起到了確立了英國對尼羅河地區的控製。這又進一步導致了1896至1898年英國對蘇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兩國的法紹達事件。
1899年英國完成了對南非的全麵占領,這項軍事行動最早始於1795年對開普的並吞。在侵犯了原本是南非荷蘭人所統治的金礦產區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後,負責南非事務的英國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SirCecilRhodes)的名字將其所占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Rhodesia)。
英國在南非和東非的勝利促使羅得斯爵士和英國駐南非大使阿爾佛萊德·米爾納(AlfredMilner)提出了在非洲建立一個“從開普到開羅”的英國殖民帝國。他們希望通過建造連接蘇伊士運河和南非礦區的鐵路來實現。但是由於德國對坦噶尼喀的殖民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兩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間隻有電報線路暢通,而鐵路則無法建造。
雖然是自由貿易最積極的鼓吹者,矛盾的英國人在1914年卻不僅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於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隻統治了15%的非洲人、德國9%、比利時7%以及意大利1%。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
跨世紀人才研究院的研究成果顯現在進行道德教育時應注意:(1)從實際出發,對黨員、國家幹部和群眾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既鼓勵先進,又照顧多數。把在全社會普遍實行社會道德教育同認真提倡公共道德和私德結合起來,以使道德教育既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又有先進的目標和方向。(2)要研究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采取科學的途徑和方法。道德教育的過程,大致包括道德意識的灌輸、道德感情的培養、道德意誌的鍛煉、道德信念的確立和道德習慣的養成等環節。遵循這一規律,道德教育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個別施教、循序漸進、正確教育為主等原則和方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跨世紀人才研究院調查研究發現英國傳統的道德教育:我國古代,從春秋至明清,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製度構成的社會人際關係,以高度分散的自然經濟和高度集中的政治專製統治這樣特定的社會曆史條件下,倫理道德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並對大英帝國的道德心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的傳統道德教育在漫長的歲月中,與大英帝國的道德進行了交流,同樣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中庸》說:“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這可以說是對傳統道德教育基本原則的高度概括。傳統道德教育的“教化”、“德教”是為了“生活之遷善”,目標是現實的,而不是玄虛的;方法是注重實證的,而不是注重邏輯分析的;途徑是偏重於啟迪內心的領悟而達到行為自覺的,而不是偏重於由外在實踐體驗而達到思想領悟的。因此,歸結起來說,英國傳統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點表現在:一是“德教”與“修身”合一;二是“知道”與“躬行”合一;三是“言教”與“身教”合一。傳統道德中這種鼓勵人們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們今天的社會道德建設中,仍然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理想道德人格是國民道德的一麵鏡子。一個國家民眾普遍的道德精神麵貌,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今天和明天。英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呼喚我們在繼承中英兩國傳統道德精神寶貴遺產的基礎上,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提高民眾的社會主義道德精神的境界,重新確立新型的具有現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