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裏求斯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毛裏求斯,1968年獨立。
尼日利亞1851年在該國建領事館,1861年吞並部分地區,1885年成立尼日爾地區保護地,1886年交由英國皇家尼日爾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間英國繼續占領尼日利亞的剩餘領土,1900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對尼日利亞施行統治。1914年南北尼日利亞合並,1919年將英屬喀麥隆並入尼日利亞,1960年獨立。
北羅得西亞今讚比亞。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24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該地,1953年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和南羅得西亞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尼亞薩蘭今馬拉維。1875年起就有傳教士在次建立據點,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07年被命名為尼亞薩蘭,1953年與南北羅得西亞合並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
塞拉利昂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180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其內陸地區被宣布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獨立。
南羅得西亞今津巴布韋。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並由英屬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責任政府,由英國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間與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組成中非聯邦,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布獨立,隻獲得南非等少數國家承認。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群達成共治協議,更名津巴布韋,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英屬索馬裏蘭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意大利短暫占領,1960年並入索馬裏後獨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麵吞並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英國占領了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並了這兩個地區。納塔爾則於1843年被英國吞並並成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1878年納米比亞的沃爾維斯港被宣布為英國領地,1884年被並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國吞並了該港周圍的德國殖民地,於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統治地。1990年獨立。
斯威士蘭,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斯威士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蘇丹,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占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桑尼亞。
桑給巴爾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桑尼亞。
烏幹達1890年英國東非公司與布幹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幹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幹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北美洲與大西洋,阿森鬆島1815年拿破侖被囚禁於聖赫勒拿島後,英國為防止法國人控製該島在此駐軍,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
英屬圭亞那,今圭亞那。英國於1796年和1803年分兩次奪得了原屬於荷蘭的三塊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塊殖民地被合並組成英屬圭亞那殖民地,1966年獨立。
英屬洪都拉斯,今伯利茲。1636年起就有英國的洋蘇木砍伐者在該國沿岸定居,之後西班牙與英國展開了對該地控製權的爭奪,直到1786年英國取得完全的控製權。1862年至1884年該地由牙買加管轄,1884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81年獨立。
加拿大法屬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國占領,1763年成立英屬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魁北克被分為上下加拿大兩個獨立的殖民地,後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為東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稱作西加拿大,東西加拿大又分別是後來魁北克省與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們與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於1867年合並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之後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西北地區和紐芬蘭島又陸續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福克蘭群島,1765年英國首次占領福克蘭群島,後在西班牙的抗議下於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占領,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蘭群島歸其所有引發馬島戰爭,英國在戰爭勝利後重新取得該島的主權。
紐芬蘭,15世紀後期起英國的船隻就在該地區海域捕魚,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登陸紐芬蘭並宣布其為英國領土,1713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1855年紐芬蘭成立責任政府,但1934年英國又恢複對其殖民統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安圭拉島,1650年部分聖克裏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該島被宣布為英國領土,1882年至1967年它與聖克裏斯托弗由一個聯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國恢複對該島的統治。
安提瓜聖克裏斯托弗於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於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提瓜和巴布達。
巴哈馬群島,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巴巴多斯,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百慕大群島,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英屬維爾京群島,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開曼群島,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群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占領;1978年獨立。
格林納達,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林納達,英國則於1783年再度占領;1974年獨立。
牙買加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蒙特塞拉特,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聖基茨和尼維斯,1623年聖克裏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年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占領。1882年聖克裏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盧西亞,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占領,1814年英國永久吞並聖盧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英國於1762年占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占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獨立。
特立尼達,1797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該島,1888年與多巴哥成立聯合政府,1962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獨立。
特克斯和凱克斯群島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國吞並該群島,之後曾先後由牙買加和巴哈馬的殖民政府管轄,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聖赫勒拿島,1651年英國吞並該島,1661年起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管理,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
特立斯坦和達庫尼亞群島為防範1815年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侖而由英國皇家海軍於1816年占領該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於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
南極洲,英屬南極領地1819年英國對該地區聲明主權,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南極洲領土聲明主權的國家。1908年和1917年英國分兩次取得了南極洲的部分領土,1959年《南極條約》製訂,規定南緯60°以內的土地不屬於任何國家,也禁止在南極洲其他地區擁有領土的國家在此移民或從事其他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
亞洲,亞丁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範圍。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於1967年獨立為南也門,1990年南北也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也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議,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不丹,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占領了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了對不丹的控製。
英屬新幾內亞1884年英國在此建立保護地,1906年轉由澳大利亞管理並更名巴布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並並獨立為巴布亞新幾內亞。
文萊,1888年英國宣布文萊為其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占領,1983年文萊脫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緬甸,英國經過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戰爭後占領緬甸全境,並將其置於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領過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錫蘭今斯裏蘭卡。1796年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該島的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的國王,將錫蘭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獨立,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裏蘭卡。
香港,1842年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取得香港島;1860年英國又獲得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與清朝簽訂租約,將新界置於香港的管理之下,租期99年。1984年英國同意在新界租期屆滿後將全香港歸還,1997年政權順利轉移,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