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英國政策和戰略回顧(2 / 3)

費舍爾的思想實在是超前,因為直到1885年,德國人戴姆勒才發明了第一個使用燃油的引擎。而直到1905年,英國情報部門和英國政府才意識到這種新燃料的戰略價值。

富有遠見的英國人在1909年開始實施費舍爾的燃油引擎改造計劃,1911年溫斯頓·丘吉爾接替他擔任第一海軍大臣後,更是開始鼓吹將軍艦的燃料改為石油。石油,開始成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出現在英德法等所有強國爭奪的核心。

當年為了製造具有強大殺傷力的長弓,英國人大量進口紫杉木並將其囤積為戰略物資,此後為了建立海上霸權而建造風帆戰艦艦隊,英國人幾乎砍光了全英格蘭的巨大林木以製造桅杆。但英國人發現,他們的國土並沒有石油(北海油田是20世紀中期發現的)。出產石油的波斯(今天的伊朗)卻不是英國的殖民地,阿拉伯世界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它正是德國在“一戰”時的盟國,而德國人的鐵路正在向那裏延伸。為了獨霸世界海上貿易線路,英國阻止一切得以連通歐亞大陸內部的交通樞紐,為此他們曾試圖阻止另外一條鐵路的建設。

1891年,俄國啟動了一個鐵路建設項目,這條鐵路全長5400英裏,橫跨西伯利亞,把俄國西部和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連接起來,它的建成將改變整個俄國經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項目。對此英國也曾極力阻撓。

跨西伯利亞鐵路項目開始不久,英國評論員科奎姆表達了英國外交部和倫敦金融城的主流觀點。那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資助者是英國的老對手法國)最終將巴黎、莫斯科和海參崴連成一線,成為俄國人手中的政治武器。因為該鐵路會使俄國以外的一個國家不再需要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或蘇伊士運河,實現經濟獨立。

然而隨著西伯利亞鐵路1916年全線通車,英國人的阻撓失敗了。德國人卻並沒有俄國人那樣幸運,因為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程都在俄國國土之內,英國人的軍事和外交對此無能為力。柏林至巴格達鐵路卻穿越了十幾個國家。更可悲的是,從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等國宣布退出帝國開始,作為鐵路主要通過國家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版圖正像一塊春天的浮冰,正在令人心驚膽戰的轟然聲中加速分崩離析。

這是英國人竭力獲得的結果。在英國看來,“如果柏林至巴格達鐵路建成,這塊生產數不盡的經濟財富、海上軍事力量根本攻擊不到的巨大內陸疆土將統一在德國的周圍。俄國與他的西方朋友——英國和法國,將會被這一屏障隔開”。

事實上,無論俄國還是法國都不是英國的朋友。英國需要聯合土耳其卡住博斯普魯斯海峽,以遏製俄國人進入地中海和溫暖的印度洋。在蘇丹的法紹達,英國人曾經後來居上占了便宜。在埃及,英國人最終在蘇伊士運河竊取了法國人的果實。自1882年英國軍隊“暫時”占領埃及後,英國公務員為“保護”英法在蘇伊士運河公司的利益事實上管理著埃及政府。最後,英國人又在法國人的眼皮底下悄悄地竊取了埃及。

於是,英國人在“一戰”爆發前遲遲不給予威廉二世一個明確的答複,反而在1901年動用武力,迫使奧斯曼土耳其政府將阿拉伯河下遊的海灣地區港口劃為“英國領地”。這塊當時由穆巴拉克·薩巴赫酋長控製的地區,就是後來的科威特和伊拉克,正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英國人此舉已經從政治地理上阻止了柏林至巴格達鐵路未來向東方延伸的可能。1907年,薩巴赫酋長簽署了一項協定,把土地永久地出租給“尊貴的英帝國政府”,並且承諾不會把這塊土地上的石油開采權授予任何人。

英國人的地緣政治理念既然是要製衡,那麼這條關係到中東這個在地緣和能源上都居於核心地位的土地,就絕不能讓德國人的鐵路抵達。正如1892年英國寇鬆勳爵(後來的印度總督)說的:“任何國家向俄羅斯開放波斯灣沿岸的港口,我都視之為對英國的蓄意辱慢,對現狀的肆意破壞,是一種戰爭挑釁行為。”

於是,在柏林—巴格達鐵路的另一端,英國人秘密支持了1912年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宣戰,導致土耳其失去了它在歐洲的大部分土地。柏林—巴格達鐵路不再全程無憂了,巴爾幹國家成為鐵路線上隨時爆發的火藥桶。更悲劇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8月4日,奧地利對塞爾維亞宣戰僅8天之後,英國對德宣戰。這條鐵路承載的合作和競爭,對中東和它的石油的期待和夢想都成為一場夢。

排斥和侵蝕:用戰爭和外交進行的重新洗牌。1918年11月21日,就在“一戰”停戰協定簽字10天後的一次慶功晚宴上,時任戰時石油委員會主任的法國參議員亨利·貝任格說,石油就是“勝利的血液,德國過於誇大它在鋼鐵和煤炭方麵的優勢,而對我們在石油方麵的優勢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其實在羅馮·麥肯森元帥的率領下,德國進攻羅馬尼亞的主要考慮就是為了羅馬尼亞在黑海的油田。這是戰爭中唯一能夠保證德軍石油供應的地方。而英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戰役同樣也是為了確保來自俄國巴庫的石油供給。

“一戰”結束時,40%的英國海軍艦隊是以石油作為燃料。英、法、美在最後的西線進攻中每天消耗的石油達到了出乎人們想象的1.2萬桶。1913年,在英國第一海軍大臣丘吉爾要求下,英國政府秘密購買了盎格魯·波斯石油公司的多數股份,英國從此得到了第一個可控製的石油資源。而這個公司正是今日BP,也就是著名的英國石油公司的前身。石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戰”的爭奪對象,而“一戰”本身又讓所有的強權意識到石油的價值。

“一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德國人對於中東的染指。重新分配奧斯曼帝國的遺產讓中東石油地理版圖發生巨變。誰能征服奧斯曼帝國及其埃及等屬地,誰就由此控製通往東方的極為重要的通道,誰就成為地中海、黑海、紅海的主宰者。英法如願以償,將奧斯曼帝國過去的領土、全球最大石油產地中東,收入囊中。

根據“賽克斯-皮科特協議”,英法分得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中東的幾乎一切領土(那些未來將布滿井架的沙漠和綠洲)。另外,英國還控製著海法和阿克等港口。在石油資源爭奪中,英國再次大獲全勝。就連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也認識到,他們的英國盟友十分巧妙地把他們排除在外。

這個秘密協議讓英國首開隨意劃分領土的先例,這讓今日的中東地圖邊界多平直如線,狀若拚圖。在中東,幾乎贏得英德、英法博弈全勝的英國唯有一個失算,那就是忽視了沙特阿拉伯,當時那不過是一個布滿白沙,還沒有勘探出石油的遊牧人的沙漠

“一戰”的失敗者其實還不隻是德國。通過“一戰”,英國人還巧妙地竊取了盟友和競爭對手法國在中東曾經的利益。

此前在中東,法國是所有列強中輸出資本最多的國家,也是奧斯曼土耳其最大的債主。然而1916年“一戰”正酣時,法國和德國正將一代青年送入“凡爾登絞肉機”,英國卻把超過140萬人的龐大軍隊投入到了東方戰場,準確說,是地中海東部和波斯灣。

英國對此的公開解釋是,確保俄軍對抗同盟國的同時,又能保障俄國的糧食通過達達尼爾海峽運進急需糧食的西歐。但到1919年,英國在中東依舊保持了上百萬軍隊。“一戰”讓德意誌第二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讓法蘭西共和國成為殘廢(法國犧牲了將近150萬士兵,並有260萬士兵受重傷),而波斯灣卻在1919年變成了“英國湖”。

戰爭毀滅了奧斯曼帝國,過去的合同廢棄了。此時被大戰極度削弱的法國卻無力大規模染指中東。過去的利益隻能在英國這個強有力的勝利者的控製下重新分配。

大英帝國對阿拉伯人的欺騙。“一戰”之後中東本來有另外一個勝利者,那就是和英法並肩作戰,從奧斯曼帝國獨立的阿拉伯人。他們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做獲得解放的機會,最後卻換來殖民主義者的“委任統治”。

1918年10月30日,海軍大臣勞夫率領的奧斯曼政府代表團在摩德洛斯港外的英國軍艦上與協約國簽署了停戰協定,曾經占據中東、控製歐亞非三洲要道的奧斯曼帝國終結了它的曆史。

然而除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少數國家通過民族解放運動相繼擺脫了西方大國的控製成為主權國家外,從摩蘇爾到波斯灣、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巴勒斯坦海濱,還有埃及、中東地區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相繼被英國和法國納入其殖民體係。到了上世紀30年代,大英帝國成為中東的真正統治者。法國僅僅控製著包括黎巴嫩在內的敘利亞西部地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治下阿拉伯人的命運,其實早在戰爭結束前就已經被決定了。

“一戰”最激烈的1916年4月,英國外交官賽克斯與法國駐黎巴嫩貝魯特總領事皮柯秘密商談,如何在戰後劃分阿拉伯領土。這個最終由英、法、意、俄四國秘密簽署的“賽克斯-皮科特協議”阿拉伯人卻一無所知,如果不是1917年11月布爾什維克在列寧領導下退出“一戰”,並將在沙皇外交部檔案裏發現的這份協議曝光,列強在大戰期間簽訂的秘密分割奧斯曼帝國的協議可能還不為人知。

“賽克斯-皮科特協議”的細節被意外公布,讓英國處境十分尷尬。

“一戰”主戰場雖然在歐洲大陸,但英國人卻在中東得到了阿拉伯人全方位的支持。這份支持不是無條件的。為了確保阿拉伯人在“一戰”中對抗和德國結盟的土耳其,英國人向阿拉伯軍隊保證,戰後將給予整個阿拉伯以主權和獨立。這支阿拉伯盟軍在英國人勞倫斯的指揮之下。勞倫斯正是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的好友,也一直被懷疑是英國的情報人員。

英國人的保證雖然沒有正式的協定,卻不乏白紙黑字的確鑿證明。英國時任埃及最高長官的亨利·麥克馬洪爵士給麥加的統治者、自稱阿拉伯領袖的謝裏夫·侯賽因的一封信中有過明述。許諾“除位於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和阿勒頗以西地區的敘利亞部分以外”,所有土耳其帝國中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區將獲得獨立。

對於英國人欺騙阿拉伯人的手腕,勞倫斯在多年之後的回憶錄中表達了無用的懺悔:“我甘冒欺騙之不義,是因為我確信,要想以低廉的代價迅速取得東部的勝利,就必須得到阿拉伯人的幫助,而勝利加欺騙總比失敗來得要好……阿拉伯人的士氣是我們贏得東部戰爭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向他們保證,英國將信守諾言。在這樣的許諾之下,他們幹得十分漂亮;當然,除了為我們共同成就的大業感到自豪外,我還時常感到深深的愧疚。

委任統治,即確立了中東主要國家之間的疆域劃分,但委任統治下的阿拉伯國家沒有獨立主權,邊界是按照英國和法國的意願劃定的,遺留下這些國家後來眾多有關領土和邊界的爭端。顯然,當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國突然崩裂,演變成多達40多個主要由單一主體民族組成的國家時,他們過去在帝國內部尚可被控製的民族、宗教和領土方麵的矛盾,將變成日後難以解決和控製的國家紛爭。

即便是英國內部也不是所有人都主張占領和瓦解奧斯曼帝國。整個19世紀都有英國人堅持認為,保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對英國有利。丘吉爾就曾表示,“一戰”後對奧斯曼帝國的肢解是一個錯誤。

麥金德理論下中東的地理戰略價值和挑戰。英國曆史學者羅伯納德·路易斯曾說:“中東地區的曆史發展,從拿破侖的遠征軍在18世紀來到埃及後,就深深地受到歐洲列強的利益、野心和行動所影響,而在其陷入危機之際,更是受到歐洲列強的利益、野心和行動所主導。不隻是英國、德國和法國,幾乎所有歐洲列強和美國,無不參與到大中東的爭奪中。”

如果說中東是大英帝國僅次於本土最重要的領地,美索不達米亞(後來的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是中東石油的倉庫,那麼埃及和巴勒斯坦則是中東地理位置上的命門。